笔趣阁

紫夜小说>永乐琐记by萧文殊 > 第15章 何止15(第1页)

第15章 何止15(第1页)

第15章何止(15)

万寿节在夏末,没几日就是初秋,文殊自那晚後有些不安,一连几日守在家里闭门谢客,林平出门采买时能听到不少消息,据说玄清正在筹备第二次北伐。

据说朝中这次仍有反对的声音,不过这次他们纠缠的是国库,朝廷一年的军费已经不菲,这样连年征战让户部压力太大,吵来吵去就是没钱。

不过玄清总有办法让别人顺着他,朝中也并不全是反对的声音,据说他将困守铁岭城的事一件件讲给朝臣们听,皇帝困在铁岭城喝稀粥,老百姓只能煮树皮,为什麽不吃呢,因为树皮太少了,煮水能多分一点。

鞑靼每次没有钱就派使者来大梁朝贡,送点皮子换真金白银,不给就打,边城的居民被屠戮的不知多少,你们喊没钱喊得真容易,老百姓没了命连喊的机会都没有,国库的银子收上来不是为了安邦定国,难道是为了囤着积灰?

林平和文殊复述这些话时,文殊几乎可以想象玄清的语气和神情,想到此他不由笑了下,不过军费吃紧也是事实,并不是玄清说几句话可以改变的。

照文殊看,他也是不赞同此时出兵的,今年有水灾,河南的税收不上来,还要朝廷补贴,之前打仗也已废了一大笔钱,文殊推算国库现在应当只有不到两千万两的白银,这点钱还要备着明年花,不够玄清打阿鲁台。

他替玄清想了许久,也没想到怎麽筹钱,他若执意要打,或许只能征税了,文殊一时猜不透他想怎麽办,虽有去问问的心思,却最终作罢了,想着若是玄清真改了赋税再去找他不迟。

他没去找玄清,玄清自己找上门来了,这次他是白天从正门进的襄王府,来之前没有通知,林平手忙脚乱的组织仆从开门迎接圣驾,襄王府的人从门口往後排,直排到正厅,文殊听到他来,连忙换了衣服到正厅面圣。

玄清在主座上坐下,打量了周围一圈,最後看向文殊,微微笑道:“皇叔这几日清闲的很呐?”

文殊坐在他左手边,垂着眼答道:“臣惭愧。”

玄清又道:“皇叔这麽闲为何不进宫来看朕?”

文殊有些不好答,他没事干嘛上赶着招惹是非?

玄清不等他回答,接着道:“皇叔不肯进宫来看朕,朕只能自己来瞧皇叔了。”

文殊道:“臣惶恐。”

玄清笑道:“皇叔有什麽惶恐的,你可是什麽话都敢跟朕说啊。”

文殊微微蹙眉,心道他今日吃错了药了麽?上门来找我麻烦?他定了定神道:“臣不敢。”

玄清心里骂了一句,冷着脸道:“皇叔能不能多说几个字?”

“……陛下今日来是为何事?”

玄清面色稍缓:“今日天气炎热,朕不想闷在屋里,皇叔陪朕去随园走走吧。”

文殊说了声好吗,挥退了衆人,领着玄清往随园走。

襄王府里的景致并不华丽,但别出心裁,回廊曲折,花木繁多,令人如行山间,文殊陪在玄清身旁,李宣远远的缀在两人身後,一路无话,直至到了随园门口玄清才道:“皇叔真是一句话都不想和朕说啊?”

文殊道:“臣不知该与陛下说什麽。”

玄清瞟他一眼,文殊照旧垂着眼,不知道他在想什麽,玄清这几天一直和各个大臣吵,心里烦得很才想来找文殊聊聊,哪知文殊不肯理他,他更烦了。

玄清深吸了口气,说道:“朝中之事皇叔半点也没有听闻吗?”

文殊道:“臣在家中未曾听说。”

玄清冷笑一声:“那朕给皇叔说说,朕欲北伐,一举歼灭阿鲁台,户部说没钱,皇叔看朕该怎麽办?”

文殊道:“臣以为陛下此时北伐不妥。”

玄清行至浸月亭,坐下後道:“为何?”

文殊在他对面坐下:“陛下如今春秋鼎盛,阿鲁台已垂垂老矣,如今我大梁有良将戍边,陛下不必急于一时,若等几年阿鲁台离世,他的儿子们自然会替陛下分化鞑靼,到时即便不出兵,鞑靼也会向我们俯首称臣,臣虽不通军事,也知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上策。”

玄清对他这番说辞不置可否,看来他片刻後,笑道:“皇叔这番打算不像是临时想的呀,怎麽之前和朕说没听说这事呢?”

文殊不答,只觉玄清掌权後越来越难喜怒无常,不禁怀念起他幼时在自己身旁撒娇讨饶的样子,他叹了口气,只当没听见这话。

玄清站起身走到他面前,与他贴的极近,近到可以数清文殊的睫毛,文殊跟着他一起站起来的,此时站也不是,坐也不是。

玄清将他按到长椅上,文殊僵直了身体,玄清的气息太近了,逼得他无暇考虑其他,玄清还要凑上来,俯身在他耳边轻说道:“皇叔,你知道吗?朕最烦的就是你装傻,明明什麽都明白,就是装不知道,装又装不像,何必呢?”

文殊藏在袖中的手捏紧了,直言道:“臣已卸下监国之责,不敢逾矩。”

玄清一手撑着他背後的栏杆,一手撩着他耳边的碎发,发丝擦着文殊的面颊,有些痒。

他继续轻声道:“朕对皇叔掏心掏肺,从来没有怀疑过皇叔的心思,皇叔为何这麽害怕朕?”

文殊心慌起来,从脖子一直红到耳朵根:“陛下九五至尊,天下……天下无有不惧者。”

他的慌乱被玄清尽收眼底,玄清心情好起来,满意的站直了退开些许,坐到文殊身边,说道:“朕自然知道阿鲁台若是死了,他的儿子们会打起来,不过阿鲁台这个人阴险狠辣,未必不会在自己死前为下一个鞑靼王杀光其他儿子,何况他野心勃勃,若再给他几年,他统一蒙古怎麽办?”

文殊想了想,觉得也不无可能,不过……

“朝廷现在确实没钱,陛下若是打空了国库,明年吃什麽呢?”

玄清靠在栏杆上叹了口气:“朕要是知道还来问皇叔吗?”

他这话语气总算正常了些,文殊瞧了他一眼,玄清面上有些疲惫,现在还不到午时,怎麽会累?想是前两天和人说多了这事。

文殊道:“陛下既然也没有办法,北伐之事何不等等再说?”

“朕不想再等了,明年也未必会是丰年,如今阿鲁台是借兵出战,这些人见势不好会自己逃命,若再等几年,等他组织起自己的军队,那时再打,就没有现在这麽容易了。”

“解决了鞑靼,瓦剌也好制衡,皇叔去草原看过,那片土地辽阔美丽,我大梁国富兵强,为何不将其收入囊中?”

文殊有些意外,大梁自立国起就没有君主打过草原的主意,并非不想打过去,一是蒙古三部盘踞已久,并不好打,二是草原只适合放牧并不适合耕种,真的打过去也没办法长久统治。

他不确定玄清是不是真的想开疆拓土,一时拿不准要不要劝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