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此番玄甲苍云上奏弹劾安禄山的结果就知道,他们长歌当初的弹劾也是惹火上身。
高居庙堂的圣上不觉得安禄山有反心,反而在安禄山的挑拨下说他们长歌门自诩清高以墨愚民,甚至还给他们扣了一顶扰乱朝政致使社稷动荡的大帽子。
满朝公卿俱在,堂堂皇帝不说明辨是非,竟觉得他们小小的长歌门是导致社稷动荡的根本原因,说出去也不怕被人笑话。
如果没有建宁王不惜触怒皇帝也要为他们求情,只怕整个千岛湖都要在朝廷的重兵下变成废墟。
长歌门上下深感建宁王之恩,若殿下有需要定会涌泉相报,即便殿下要做的事情在外人看来是大逆不道。
杨逸飞眸光幽深,圣上已经老了,大唐江山不能毁在昏庸的帝王手中。
不过他有一点不太明白,殿下这是和广平王合作?那将来怎么办?
广平王得圣上看重,在朝中也有威望,他当真会瞒着圣上行此大逆不道之事?
房间里没有外人,杨门主有疑问也没藏着,直接当场就问了出来。
李倓摇摇头,“王兄那里不必担心,现在要想的是如何劝九龄公回朝。”
具体原因太过离奇只能他和王兄知晓,解释也不好解释,好友只需要知道他和王兄绝对不会反目就够了。
杨逸飞皱了皱眉,却也没有多问。
殿下说不必担心那就不必担心,这事儿说到底主要还是看广平王在朝中的安排,长歌门起不到决定的作用,他们的主要战场在江湖。
大唐的盐铁不像前些朝代那样由朝廷转管专卖,食盐和铁器皆由民间自主生产贩卖,朝廷仅通过税收进行监管。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能钻的漏洞是不一般的多。
杨家先祖是盐商,几代展下来掌控的资源不可小觑。
若圣上实在不堪,他们长歌也不是不能代天择主。
正说着,外面忽然有人来报说南阳王殿下已经到了门口。
杨逸飞挑了挑眉,“方才没来得及问,殿下此番拖家带口前来莫非还有别的事情?”
李倓的脸色瞬间黑了下来,“他非要跟着,本王能有什么办法?”
那是他想拖家带口吗?他想带的分明只有一个!要不是实在甩不掉他才不会带外头那家伙同行!
不受欢迎的南阳王殿下很有礼貌的停在院门,待候在院门的长歌弟子进去通报才像模像样的问道,“倓弟?杨门主?我能进吗?”
话语间很有礼数,实际上说那些只是和里面人说一声他来了,就算不让他进他也得进。
来都来了总不好再把他赶出去。
南阳王殿下非常不见外的在旁边坐下,“二位刚才谈到哪儿了?有什么我能帮上的忙吗?”
杨逸飞:???
所以说不是殿下和广平王合作,而是太子家的三个儿子联手搞事情?
不是,替天行道是这么玩的?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这合适吗?
杨门主有些恍惚,他感觉情况有点不太对,但是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反正就是哪里都不对。
建宁王无视不请自来的糟心兄长,接着刚才的话继续说,“再过不久是七秀坊的碧霞会武,江湖中各大门派都会派弟子前去观礼,本王得到密报,有人要在七秀坊生事。”
安乐公主李裹儿隐居七秀坊内坊是个不算秘密的秘密,前两年废帝李重茂冒险去七秀和李裹儿会面,虽然七秀坊掩盖了此事,但还是被凌雪阁探知。
之后凌雪阁便和七秀商议派小组潜藏在七秀监视李裹儿的行踪,若有异动也能迅制止,此举对七秀坊也没坏处。
只是他们能监视李裹儿却监视不了李重茂,此番李裹儿生事,背后真正的推手怕是李重茂。
藏身七秀坊的凌雪阁弟子已经提醒叶坊主注意李裹儿,但是稳妥起见还是得多做几手准备。
李系兴致勃勃,“也就是说我们接下来还要去扬州?”
天下三大风雅之地长歌门、七秀坊、万花谷,最为热闹的非七秀莫属。
据说那儿的湖里画舫笙歌曼舞,玉琴锦瑟霓裳羽衣,才子佳人往来唱和,全天下的名人雅士王公贵人都爱去那儿玩。
不是说长歌门不好,而是七秀和长歌是不同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