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系挑了挑眉,“什么正事?”
“关乎谢云流能不能和纯阳重归于好的大事。”李佾郑重其事的点点头,然后一路小跑回去找他们家大哥。
纯阳众人叙旧结束会改乘其他船只,水师将士准备好便会返程,岸上有官兵接应,只有李佾他们这一艘船要脱离大部队前往蓬莱。
李俶在船舱里思索接下来的事情,看到小家伙跑回来弯了弯眼睛,“怎么回来了?”
“我朋友有封信想转交给谢云流,但是她不知道这封信让谢云流看了是好还是不好,所以想让大哥帮忙把把关。”李佾拿出那封抄录的《纯阳秘录》,神神秘秘的递过去,“大哥你看,看这名字就知道肯定都是机密。”
碍于仙人朋友在信件提要上的才华横溢,他现在看到这种带“秘”“回忆”“不看后悔一辈子”的信都要纠结好久才能决定要不要打开。
鬼知道这个《秘录》正不正经?万一又是和《皇家秘录》一样的谣言呢?
所以他昨晚压根就没看。
“什么东西?让我看看。”李系从后面跟上来,看到信封上大大的《纯阳秘录》四个字很是无语,“小八月,你就算送信也不能在信封上写这些,这几个字出现在外面就像是要被纯阳弟子追杀的样子。”
秘录秘录,不能让外人看的才叫秘录,随便什么人都能看到的不是秘密。
李佾推着他们家二哥去一边,“这不是我写的,仙人的事情二哥不要管。”
李系啧了一声,轻轻松松将小孩儿丢到旁边的椅子上,“别动,二哥看完再陪你玩。”
李俶无奈的看了他们一眼,打开信件开始看。
这份《纯阳秘录》一共八章,不是高深的武学,而是用大白话写成的故事,一章只有三四百字,加起来也没多长。
篇幅不长,里面的信息量却不少。
从当年太宗皇帝出生时得道人拜访到大唐立国,从吕纯阳在武皇的支持下建立纯阳到收徒教导,再到谢云流卷入朝堂政变远走东瀛,直到藤原广嗣兵败出逃前往中原寻找谢云流试图东山再起。
虽然字数不多,但是关键的时间节点都写的清清楚楚。
“这么一看感觉谢云流还怪倒霉的。”李系搓搓下巴,“年轻时为了救好友被朝廷通缉,因为误会打伤师父离开师门,在外漂泊多年好不容易回来,又被一刀流利用名声尽毁,那个一刀流还逮着他一只羊来薅羊毛,他要不赶紧回纯阳拜拜吧。”
怎么有人年轻的时候所遇非人,遭逢大难后还所遇非人?未免太倒霉了点儿。
李俶将写着“纯阳秘录”的信封放在蜡烛上烧掉,然后找出个新的信封写上“吕纯阳亲启”五个字,“这信可以送去纯阳宫,不过还是送到纯阳子手上更合适。”
谢云流是个执拗的人,在岛上的时候他也提了几句当年的事情可能是误会,不过谢云流并没有太大的反应,能答应回纯阳只是因为愧对洛风。
当年的事情没法说对错,只能说是造化弄人,谢云流这些年未必没有想过会是误会,然而覆水难收,他又是那般拧巴的性子,就算想到可能是误会也会刻意忘掉。
这信要是真的送到谢云流手中,只怕洛风道长又要重演一出眼睁睁看着师父离去的悲情大戏。
“竟然是正经的信?”李佾哇了一声,赶紧凑过去看里面到底写了什么,看完之后眨眨眼睛,“感觉好像都看过。”
是散落在年表里的信息,他有印象,但是让他对着年表找他还真找不出来。
李俶将信重新封好,然后唤来凌雪阁暗卫让其通过凌雪阁的渠道将信件送去纯阳宫吕洞宾手上。
虽然祁进等人很快也会返回纯阳,但是他们得给吕纯阳提个醒儿,误会生过一次已经是痛彻心扉,好不容易让谢云流回到纯阳,希望他们不要再添新误会。
系儿说的不错,静虚真人的运气实在不行,非常需要在纯阳宫好好拜拜。
李佾完成仙人朋友们交代的任务,后知后觉意识到身边少了个人,“大哥,三哥哪儿去了?”
这些天大哥三哥形影不离,这会儿怎么只有大哥一个人在船舱里?三哥刚才出门了?
李俶吹灭蜡烛,温声道,“你三哥有点事情先去了蓬莱。”
“王兄,我们去蓬莱干什么?”李系不太明白,“兴师问罪?日轮山城的事情东海的江湖门派有点责任,但主要还是朝廷的疏漏,应该也问不到蓬莱头上吧?”
“是的,主要是朝廷的疏漏。”李佾跟着说道,“遣唐使的队伍是在朝廷那里过了明路的,上一批遣唐使私下里带来那么多不在名单之中的东瀛武士,可见当初他们来中原的时候朝廷就没怎么审核。”
追责!两边都要追责!
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大哥正好能趁机在朝堂上安插自己的人手,这般如此如此这般,用不了几年就能把圣上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