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未来还有很多个独自入睡的夜晚,但至少今夜,他们拥有着彼此。
回到津城,重新投入大学生活的梁辛崇,将“黏人”二字发挥到了极致。
以前那个在粤海中学酷酷的丶对什麽都显得漫不经心的少年,如今成了手机的重度依赖患者。
经济学原理的课堂间隙丶食堂排队打饭的队伍里丶甚至晚上从图书馆回宿舍的路上,他的耳机里永远传来北川那边的声音。
“茉茉,你中午吃的什麽?”
“今天法理学老师讲的这个案例,我觉得好离谱……”
“我们宿舍楼下有只猫,长得好像小茉莉(狗),我给你拍视频……”
“什麽小茉莉,不是跟你说它叫小崇崇吗!”
“好吧。”梁辛崇憋着笑。
黎茉又问他,“你那边天气怎麽样?我看预报说明天要降温,你记得把我买的那条围巾戴上。”
起初是微信语音条轰炸,後来干脆升级成了每晚雷打不动的电话粥。
黎茉的舍友们从一开始的调侃——
“黎茉,你家‘小狗’又来查岗啦?”
到後来的习以为常。
每晚到了差不多的时间,看到黎茉戴上耳机走到阳台或者爬上床铺拉起床帘,大家就心照不宣地降低音量。
电话那头,梁辛崇的声音透过电流传来,带着一点慵懒的鼻音,事无巨细地分享着他一天的生活。
有时候是抱怨小组作业的队友不给力,有时候是兴奋地说他参加的篮球赛赢了,更多的时候,是没什麽实质内容的闲聊,甚至只是听着彼此那边轻微的呼吸声和翻书页的沙沙声。
“你还在看书吗?”他听到她那边细微的笔尖摩擦纸张的声音。
“嗯,整理一下笔记。你继续说,我听着。”黎茉的声音轻轻的,带着安抚的意味。
他其实也没什麽特别的事要说了,但就是舍不得挂断。
好像只要电话通着,那一小时高铁的距离就被无限拉近,他还能像那个在北川的夜晚一样,感受到她的温度和气息。
有一次,黎茉这边临时有个社团会议,忙到很晚才回宿舍,忘记带手机。等她回到宿舍,看到手机上几十个未接来电和一堆焦急的微信消息时,简直哭笑不得。
她赶紧回拨过去,电话几乎是被秒接。
“黎茉,”梁辛崇的声音带着明显的慌乱和如释重负,“你怎麽不接电话?我差点就要买票去北川了!”
“对不起,刚才在开会,忘记带手机了。”黎茉心里有些愧疚,又觉得他这反应有点夸张得好笑。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传来他闷闷的声音:“……下次不能这样了。我会担心。”
“好,知道了。”黎茉软声答应。
她其实并不觉得烦。
相反,在他这种近乎笨拙的丶密集的“骚扰”中,她清晰地感受到自己被需要着,被深深地爱着。
异地恋的虚无和不确定,被他用无数的语音丶视频和绵长的电话粥一点点填满,变得具体而踏实。
当然,她偶尔也会“反击”。
比如在他第二天有早课时,故意板起声音:“梁辛崇,十一点了,你该睡觉了,挂电话。”
“再聊五分钟,就五分钟……”
“不行,现在,立刻,马上。”她的语气不容置疑。
“……哦,好吧。那你亲我一下。”他开始耍赖。
黎茉对着话筒,轻轻“mua”了一下,然後果断掐断电话。
听着忙音,想象着他在宿舍床上懊恼打滚的样子,她忍不住弯起了嘴角。
距离确实让人煎熬,但爱会让煎熬也变得甜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