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而合国之子弟焉 > 山月故人(第2页)

山月故人(第2页)

可彼一时此一时,经历五胡乱华的战乱,数度血洗,中原已渐成不毛之地,“十室九空”丶“千里无鸡鸣”的惨状近在眼前,原本千里沃野的农耕文明几乎破坏殆尽。

上官家世代乃国之栋梁,中流砥柱,见得此景,想到南朝臣民即将面临的命运,又怎能不忧心!

萧长安是见怪不怪,因他本就长于北朝,从小见惯了胡人暴政下的汉民生存处境。

上官佑唏嘘之际,公仪休在他身後,竟也一言不发,大违他平日作风。

萧长安年轻气盛,向来视权贵如无物,上官佑这些日子早已知悉。他不接话倒也正常。

但素来能言善辨丶善于奉承上官的公仪休竟也不答腔,上官佑有些诧异,回身问道:“左相见中原如此惨淡情景,身为士族难道就不感到肩上千钧之重吗?这北羌人如此治国抚民,我国怎能融合进入他们的体系?”

公仪休默然片刻,而後道:“上官大人是第一次来到中原吧?”

上官佑始则哑然,而後醒悟,恍然道:“我记起来了,左相原本出身河间望族荀氏,是後来南渡的。因此此情此景并未首次见到。难怪!”

他的声音之中,竟然有了些歉意。

因比之生于北羌统治下的公仪休,上官世家自渡江後已然三世高门,并不知晓北方情形。

他们的对话,正被一旁舞伎大车中的阿秋尽收耳中。

阿秋亦是不无惘然地想到,若上官佑得知,公仪休并不仅是出身北羌,本姓段氏的他更是举家毁于洛阳被征服的那场几近屠城之战,不知他会作何感想。

萧长安冷哼一声,嘲弄道:“右相想必养尊处优的日子太长了,见不得民间疾苦,真是善心!”

上官佑被萧长安顶撞亦不着恼,只是叹道:“见国家如此,我只觉自己老朽无用而已!”

三人正在议论,阿秋已悄悄掀开车帘,察看附近地理形势,来时路径。这是她多年作刺者的习惯,每到一地必然注意勘察地形。

就在此时,她眼角馀光瞥到远处一只白鹰展翅自空中掠过,盘旋一周後,径向这边而来,最终落在最前方的第二辆车辕上。

看车前符节旌旗,那正是斛律光所乘坐的马车。

这一异况,立即引得了上官佑三人注意。

上官佑和公仪休尚未反应,萧长安已经举步向斛律光的马车走去,要看看斛律光究竟弄什麽名堂。

未等他过去盘问,斛律光已经满脸欢容地自车内下来,手中举着一封刚才开啓的书信。

这是自中州之後,这一路以来,阿秋首次得见斛律光首度露出舒畅开怀的笑容。

但那笑容瞧在阿秋眼中,心头却只生出极不舒服之感。

斛律光笑容可掬地道:“这是小王府中的猎鹰,鄙管家用它传书过来,是告知小王,他们已经收到南朝贵使抵达洛阳附近的消息,已经派出一支军队前来迎接我们入城,不出意外,明日小王一支名为‘狼卫’的卫队便会到达此处。”

阿秋的心瞬间沉了下来,一路少许的自由畅意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斛律光看似是不设防地分享书信内容,实则是敲打。

他的军队明日便到,看南朝使节是否还敢继续地这般,将他和他的卫队当作软禁的俘虏?

而面对凶神恶煞的整支北羌军队,这三百馀人的神獒营,以及上官佑,公仪休,萧长安三人,又怎样能保住这支舞伎乐团?

这实为一路北行迄今为止,最大的考验。连阿秋心中,亦情不自禁捏了把冷汗。

萧长安本已走向他的脚步顿住,回身看了上官佑和公仪休一眼。

三人面面相觑,交换了个眼色。

公仪休先接口笑道:“如此甚好,恭喜王爷即将重获自由,且立下出使南朝,不费一兵一卒便劝降成功的大功。也望王爷勿要忘记了答应我们汉人的事。”

他是指斛律光在中州驿馆,因迫于形势而对天发誓,有生之年绝不与汉人为难,且会视汉人为最重要的政治盟友的事。

胜利在望,斛律光此刻心情极好,加之公仪休言辞得体,亦令他几乎忘却了这一路所受之辱,欣然道:“这个自然。”又志得意满地道:“如今进城在即,可否先将小王那些手下人先放开,以免届时狼卫见他们兄弟被缚情形,一怒之下生出些误会,那便不好了。”

他这话既是暗地的敲打,也是明着的威胁。

他刚说完,却觉肩头忽然搭上一只手掌,直将他惊出一身冷汗。

萧长安皮笑肉不笑地道:“胜利再近,也要王爷您有命看得到,您且先稍安勿躁。”

他这句说完,搭在斛律光肩头的那掌重重一按,险将斛律光直按趴了下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