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仕海上前瞧了又瞧,一把抱着崔鹤轩,欣慰在他背上连拍几下:“大半年未见,不知文章有没有进步呀。”
“那肯定有。”
崔鹤轩答得自豪,近日夫子连夸他下笔有神。
一家人齐坐在圆桌前,桌上放着八菜一汤,清香的荷房鱼块丶炖煮软糯的山珍煮羊丶蟹黄面羹丶蜜煎虾酿,玉蝉金汤等。
崔鹤轩早就馋了,现在人到齐後,马上开动,快速吃着饭,边说着:“哇,还是家里的饭菜好吃。”
一时桌上的气氛怪异,三人不约而同的给崔鹤轩夹着菜,瞬间他的碗里堆满了香喷喷的饭菜,都快掉出来了。
崔扶钰看不下去,“竹锦,去给公子拿个大碗来。”
崔鹤轩换了大碗吃得更香了,饭桌上充满欢声笑语。
日子就这般过得充实,六月十五,一大早崔鹤轩便找到崔扶钰说要出去,还问她要不要一块去?
要出去玩,崔扶钰当然要去了。
谁知,崔鹤轩口中的出来玩是爬山。
崔扶钰还是到了山脚下才知道的,且他还约了一个人。
当朝圣人的三儿子赵承旭,因战功被封为泰王,如今应在边塞。
崔扶钰疑惑:“赵承旭,你怎麽回来了?”
要说青梅竹马,崔扶钰同赵承旭才是真正的青梅竹马。
三人几乎从小一起长大。
直到前年,赵承旭才奔赴边塞。
三年不见,崔扶钰瞧他黑了丶壮实了不少。
“表妹,好久不见。”赵承旭对她柔柔笑道,“前不久边关大捷,军队回朝,我提前回来了。”
赵承旭瞧着,愈发长开的崔扶钰,举止投足间妩媚自成,倏地耳根一红,夸起人来磕巴:“你现在很漂亮。”
崔扶钰噗嗤一笑,“多谢你啊。”
老友未见,没有多馀的叙旧,三人朝着山顶缓缓出发,而身後跟着的菊宁丶竹锦和孟白拿着东西,跟着主子们一起爬山。
一路上,赵承旭有意跟随崔扶钰的步伐,同她而行,一路讲着他在边塞发现的趣事,他恨不得将每天发生的事全都告诉崔扶钰。
边塞自由的大雁,草原开放的民风,载歌载舞的篝火晚会。
辽阔的奔驰跑马,排兵布阵杀敌,受伤时以为自己要死了等等。
崔扶钰静静倾听着,偶发附和一两句。
两人并肩而行,一下把崔鹤轩忘在了身後,行在後面的他瞧着自家妹妹与挚友的背影。
同为男子的崔鹤轩,自然明白此人暗恋自己的妹妹。
看看,十分登对,养眼啊~
崔鹤轩暗自腹诽:崔扶钰就是榆木脑袋,竟然没看出来承旭多麽喜欢她,
崔鹤轩瞧着多麽般配的二人有心撮合,故意追上前,挤着崔扶钰,让她夹在他们之间。
崔鹤轩的捣乱,闹的崔扶钰只能在他再次挤过来时,去挤兑他。
迟钝的赵承旭没发现兄妹二人已经没心思听他话了,一直在互相故意挤兑对方。
当赵承旭停下来问二人时:“怎麽了,是我讲的不够精彩吗?”
崔扶钰丶崔鹤轩停下小动作,异口同声:“不是,很精彩。”
崔扶钰借机走到赵承旭的另一边,让赵承旭夹击中间,隔开她那无语的哥哥。
而他们走到半山腰歇脚的时候,正巧有一队人从山顶下来,两队人擦肩而过时,对方有一人盯着看了崔扶钰许久。
这人也是寒门中的书生,名叫邵志学,寄读在书院内,常常靠给人当小弟才在书院混的开。
崔扶钰并不认识他,但邵志学认出来崔扶钰就是前段时间,池砚舟在书院打架也要维护的人,宁愿挨罚也不认错。
他皱眉瞧着崔扶钰身边的人,和池砚舟长得好像,只是这人黑了点,没池砚舟那小白脸气质。
邵志学瞬间有了一个大胆的猜测,池砚舟不会是崔扶钰找的替身吧?
一向暗中讨厌池砚舟做派的邵志学,瞬间有了一个大胆伤害池砚舟的想法。
池砚舟还不知道自己是崔扶钰找得替身小白脸吧?!
那他可要好好想想怎麽告诉池砚舟这个“好消息”。
崔扶钰并没察觉此人的存在,若她知道这次爬山之後会给她带来多大麻烦,一定会拒绝崔鹤轩,然後坚定的去找池砚舟。
从半山腰看远处的青山如一道淡墨画的屏障,从东到西连绵数十里,主峰突兀地拔起,像一把直插云霄的青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