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天刚破晓,一道懿旨便如惊雷般炸响在后宫。
太后出手了。
青珊将打听来的消息一五一十地说了,末了,气得直跺脚。
“小主,您听听!太后也太偏心了!”
“丽嫔言行无状,秽乱后宫,褫夺封号,打入冷宫!”
“就这么轻飘飘一句话,华妃娘娘就彻底脱身了!还顺带拔掉了丽嫔这根钉子!莞贵人她们岂不是白忙活一场?”
“不白忙。”
孙妙青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雨后被洗刷得格外干净的琉璃瓦。
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冷峭的笑意。
“甄嬛想要的,是出一口恶气,顺便扳倒华妃。她目的达到了一半,出气了,也让华妃伤了元气。”
“华妃想要的,是保住自己的地位和皇帝的恩宠。她也达到了。”
“皇后想要的,是捏住华妃的把柄,顺便卖甄嬛一个人情。她也达到了。”
“太后想要的,是后宫安稳,不要给前朝添乱。她,更是达到了。”
孙妙青转过身,目光落在青珊震惊的脸上。
“你看,在这场风波里,除了那个真疯了的丽嫔,几乎人人都是赢家。”
“只不过,是赢多赢少的问题罢了。”
青珊喃喃道:“那……那我们呢?”
“我们?”
孙妙青笑了,那笑容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意味深长。
她走到妆台前,拿起一支金镶玉蝶步摇,对着镜子,缓缓插入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镜中的女子,眉眼沉静,却野心暗藏。
“华妃虽然脱身,但太后还是下旨,收了她协理六宫之权,以儆效尤。”
孙妙青的声音压得极低,像是在对自己说,又像是在对这盘棋局的未来下注。
“协理六宫,这么大一块肥肉,皇后一个人吃不下,总要分出去笼络人心。”
“而我这个一直‘安分守己’、‘与世无争’的孙常在,是不是也该动一动,去分一杯羹了?”
她看着镜中的自己,扶正了那只欲飞的蝴蝶。
“甄嬛她们忙着斗华妃,皇后忙着坐山观虎斗。”
“那这空出来的权力真空,就由我来填补好了。”
“青珊。”
“奴婢在!”
“备轿,我们去给皇后娘娘请安。”
孙妙青站起身,理了理衣袖,眼底的光芒,比窗外的日光还要锐利。
“顺便,去探望一下受了惊吓的富察贵人。”
“毕竟,同为新人,总要有关怀同僚的情谊,不是吗?”
丽嫔之事,雷声大,雨点小,最后以一个“疯”字草草收场。
华妃虽然被太后收了协理六宫之权,禁足翊坤宫思过,但谁都看得出,这不过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
后宫的风向,变得愈微妙。
皇帝心里有数,知道甄嬛受了委屈,便频频召她去养心殿伴驾。
这一日,皇帝正在批阅奏折,甄嬛在一旁静静研墨。
殿内燃着清雅的龙涎香,唯有朱笔划过纸面的沙沙声。
浣碧捧着新沏的君山银针,垂手立在不远处,眼观鼻,鼻观心。能随主子进出养心殿,这是旁人求都求不来的体面。
“我听着你阿玛上朝时咳了几声?”皇帝头也不抬,忽然开口道。
这寻常的一句问候,却让殿内的气氛松动下来。
甄嬛手上的动作一顿,随即笑道:“劳皇上挂心,阿玛素有咳疾,只是年纪大了,额娘年年要为这咳疾牵心。”
话语里带着女儿家的娇嗔,皇帝听了,也放下朱笔,抬眼看她。
“你父母伉俪情深”皇帝说着,握住甄嬛的手,“所以才能生出你这么个温婉多情的女儿。”
“皇上……”甄嬛面上飞红,心里却是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