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培盛在一旁候着,暗暗摇头。
皇后娘娘这是撞枪口上了,昨儿慧嫔说过的话,今儿又提,皇上能不多想吗?
这后宫的女人啊,一个比一个心眼多。
敬妃一大早收到皇后那边贺喜,剪秋带着笑意进了殿,话里话外都在暗示,敬妃得以封妃和养孩子都是皇后所为。
“娘娘说,敬妃娘娘这些年在宫中恪尽职守,温婉贤淑,早该有这个位分了。”剪秋笑眯眯地说着,“还有四阿哥的事,娘娘也是费了心思的,想着敬妃娘娘性子和善,最适合教养皇子。”
敬妃受宠若惊,却看得清楚。
她在宫中这么多年,什么人什么事都见过,皇后是什么性子她岂能不知?不过眼下不必多言戳穿,做戏就要做全套。
闻言立时起身屈了屈膝,面上尽是感念之色:“臣妾何德何能,怎敢劳皇后娘娘为我这般费心。娘娘的恩情,臣妾没齿难忘。”
敬妃这般动作,让剪秋笑意更深。她又说了几句恭维的话,这才告辞离去。
剪秋一走,如意便迎了上来,满脸喜色:“恭喜主子!贺喜主子!这下可真是苦尽甘来了!”
敬妃摆摆手,示意她收声,走到窗边看了看,确定没有外人偷听,这才回到椅子上坐下。
“主子,您给奴婢准备些什么赏赐?”如意殷勤地问道。
敬妃点点头,随手取了几样饰赏给她,如意接了赏赐,忍不住开玩笑似的问道:“主子,真是皇后娘娘进言吗?这运道来得也太突然了。”
敬妃瞥了她一眼,语气淡淡:“皇后什么人你不知道?”
如意一愣,随即明白过来。
敬妃端起茶盏,慢慢喝了一口,声音不高不低:“事情不一定是皇后做的,但功劳却是一定要落在她身上的。”
如意恍然大悟,压低声音道:“主子是说,这事另有其人?”
“你说呢?”敬妃放下茶盏,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昨日桃花坞请安时,皇后夸我性子和婉,最是稳重。当时慧嫔就在场,还附和了几句。”
如意眨眨眼:“慧嫔娘娘?”
“昨日下午,慧嫔还带着曹贵人和两个孩子去了勤政殿。”敬妃轻笑一声,“你说巧不巧,晚上就有了这道旨意。”
如意倒吸一口凉气:“主子的意思是……”
“我什么也没说。”敬妃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襟,“不过有些人啊,看着年轻,心思可不浅。能在皇后眼皮子底下做成这样的事,还让皇后心甘情愿地背这个锅,本事不小。”
如意彻底明白了,心中对慧嫔的敬畏又深了几分。
“主子,那咱们……”
“该怎么做就怎么做。”敬妃走到梳妆台前,对着镜子理了理鬓,“皇后的恩情要领,慧嫔的人情也要记。在这宫里,多个朋友总比多个敌人好。”
她顿了顿,又道:“去准备准备,一会儿我要去谢恩,顺便看看四阿哥。既然皇上把孩子交给我,我就得尽心尽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如意应声而去。敬妃看着镜中的自己,嘴角微微上扬。
这步棋下得妙啊,慧嫔。
敬妃收拾妥当,便带着如意前往勤政殿谢恩。
“敬妃娘娘到!”
殿内,皇帝正在批阅奏折,听到通传,抬起头来。敬妃规规矩矩地行了大礼,声音恭敬:“臣妾叩谢皇上隆恩,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皇帝放下朱笔,看着眼前这个在宫中默默无闻了多年的女人,心中倒有几分欣慰。敬妃确实是个安分的,这些年来从未给他添过麻烦,如今得了晋封,也不见她有丝毫骄狂之色。
“臣妾何德何能,蒙皇上恩典,又得抚养四阿哥。”敬妃垂着眼,“臣妾定当尽心尽力,不负皇上所托。”
皇帝点点头:“你性子温和,朕放心。四阿哥年纪还小,正是需要人悉心照料的时候。”
“是,臣妾明白。”敬妃顿了顿,“不知四阿哥现在身子如何?臣妾想着,既然皇上将孩子交给臣妾,臣妾得先去看看他。”
“嗯,应该的。”皇帝摆摆手,“去吧,让三阿哥的嬷嬷把孩子的用度都交接清楚。”
敬妃又行了礼,这才告退。
出了勤政殿,敬妃径直去了桃花坞。皇后正在看账册,见她来了,脸上立刻堆起笑容。
“敬妃妹妹来了,快坐。”皇后亲热地招呼着,“本宫正想着要恭喜你呢。”
敬妃福身道谢:“多谢皇后娘娘。若非娘娘在皇上面前美言,臣妾哪有今日。”
“你这话说的,都是你自己的造化。”皇后端起茶盏,“本宫只是实话实说罢了。你在宫中这么多年,温婉贤淑,早该有这个位分了。”
敬妃连连称是,心里却跟明镜似的。皇后这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揽了功劳,又不显得刻意。
“还有四阿哥的事。”皇后放下茶盏,神色认真了几分,“孩子失了生母,又无人照料,本宫看着心疼。你性子好,最适合抚养皇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