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晚上,谢成君回凤仪宫把大女儿抓过来,紧急写几情意绵绵的诗文。
安和看到母亲写的诗,笑得眼睛都没了:“母后,这是您写给父皇的吗?”
谢成君一点不害羞:“你再帮我润色润色,看看能不能写的更缠绵一些。”
安和十二岁了,读的书也多,听到缠绵两个字,小脸蛋微红:“母后,父皇喜欢这个呀?”
谢成君笑了一声:“你小的时候,那时候我们还在新夏京城,有一回你父皇跟我打了一架,理由就是我没给他写诗!”
安和笑的更厉害了:“母后,把承泽叫来,他比我更会写诗。”
谢成君有些不大好意思:“不叫他了,我们看就行。他一个男孩子,没有那么细腻的心思。”
母女两个把几诗仔细修改,觉得很不错了才作罢。
谢成君开始撵人:“时辰不早了,你回你宫里去吧。”
孩子们大了,安和和承泽早就被父母撵出了凤仪宫,各自住自己的宫殿。
连承礼都搬到东宫侧殿跟着他哥住,只有安荣还留在凤仪宫。
一夜无话,第二天上午,谢成君上完早朝后就带着文武百官们去大门口迎接圣驾。
夏景帝一路策马疾驰,快到城门口才停下脚步,他身边跟着昌郡王和两队御林军。
“小七,那是你婶子不?”
“六叔,是婶子,还有聿修,没有秦相,董先生也没来。”
“秦相年龄大了,先生不能喝凉风,不来就不来吧。”
叔侄两个到了城门口勒马停下。
昌郡王在谢成君带文武百官行礼之前,火跳下马行礼。
谢成君带着太子、文武百官一起恭迎圣驾。
夏景帝笑得见牙不见眼,火跳下马,亲手扶起皇后:“皇后请起,诸位爱卿请起。”
谢成君笑着微微抬手:“小七免礼。”
说完,她微微仰头看向夏景帝:“陛下瘦了,臣妾准备了陛下爱吃的饭菜,我们回宫吧。”
夏景帝感觉皇后今日又温柔又贤惠,自尊心得到极大的满足,笑着拉起谢成君的手,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就喊她小名:“君儿辛苦了,我在海边捡到好多彩色的石头,明儿我们带安荣一起用彩石下棋。”
谢成君笑道:“六郎快回宫,安荣一直盼着父皇回家呢。”
太子承泽跟在父母身后,他已经能够面不改色地听父母说肉麻的话。
母后三天不说肉麻的话,父皇就要不高兴。
早晨姐姐还告诉他,母后昨夜加急给父皇写了很多诗。
他读的史书多,知道帝后和睦,朝政才能稳定。
他倒是想帮母后写诗,可惜母后不喊他,只喊姐姐。
帝后手牵手上了车,一起回宫,太子坐在后面的太子车驾里。
百官们各自回衙门。
到了凤仪宫,夏景帝先抱着小女儿亲了两口:“乖乖,最近有没有出宫玩?”
“爹,我去了四姨家里两趟,我还去了外祖父的道观。”
“那外祖父有没有把他竹林里养的鸡炖给你吃?以前我去你外祖父家里,他经常炖鸡给我吃,你娘还用老母鸡汤下面给我吃。”
安荣嫌弃父亲的胡子太扎人:“外祖父说,鸡要留着下蛋。”
夏景帝哈哈笑:“他骗你的,他自己其实经常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