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秦中吟》的开篇,刚念完,文气就从胸口溢出来,化作淡淡的青光笼罩人群。
有个抱着孩子的妇人,原本紧绷的脸渐渐放松,她低头看了看怀里的孩子,又看了看手里的馒头。
忽然哭了:“俺错了……俺不该听别人的话来闹事。俺家娃昨天还吃了青莲米做的粥……”
“俺也错了!”之前的老农也站出来,指着人群后的一个人道:“俺认得他!前几天在县里,就是他给俺塞了两个馒头,让俺来长安闹,说闹了就能给俺更多粮!”
越来越多的流民反应过来,纷纷指着教唆他们的人:“是他们!是他们骗我们来的!”“把他们抓起来!不能让他们害了李大人,害了大唐!”
那些被派来挑事的人慌了,转身想跑,却被赵小乙带着几个禁军拦住。
“想跑?没那么容易!”赵小乙一脚踹倒一个,长枪指着他们,“敢挑拨流民闹事,你们等着受审吧!”
我走到被按在地上的人面前,蹲下身,声音冷得像冰,“你为了自家私欲,挑动流民害百姓,就不怕遭天谴吗?”
有个被按在地上的人梗着脖子说道:“李白,你推行的新政断了我们世家的路,就算我今天栽了,还有人会跟你斗!”
“你错了。”我看着围过来的流民,“新政不是断了谁的路,是给了百姓活路,给了大唐活路。”
“你以为靠挑拨离间就能毁了这一切?你太小看大唐的百姓了,太小看人们分辨是非的能力了!”
流民们纷纷点头,有个年轻的流民大声说:“李大人,我们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听别人的瞎话了,我们以后好好种青莲稻,好好过日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对!好好过日子!”众人齐声喊着,之前的躁动变成了坚定。
我看着他们的脸,文气在胸口暖暖的。
这就是我守护的百姓,他们善良、明事理,只要给他们真相,他们就会站在正义这边。
处理完流民和奸细的事,已是午后。
阳光透过云层洒下来,把长安的青石板路照得亮。
我刚回到府门口,就见张生带着几个穿青布长衫的少年匆匆赶来。
张生手里紧紧攥着一卷纸,跑得满头大汗,见了我,激动得话都说不利索:“李……李大人!我们……我们写了篇文章,想请您看看!”
我笑着接过纸卷,打开一看,《大唐少年说》四个大字跃然纸上,字里行间满是少年人的热血:
“少年强则大唐强,少年智则大唐智!
今有新政护民,有强军守边,吾辈少年当以文报国,以武卫疆!”
我越看越激动,拍着张生的肩:“写得好!写得太好了!这才是大唐少年该有的样子!不卑不亢,敢担重任!”
张生和身边的少年们都红了脸,有个矮个子少年小声说:“大人,我们想让这篇文章传遍天下,让更多少年跟我们一起,为大唐出力。”
“只是……我们人微言轻,怕没人肯看……”
“怕什么?”
我把纸卷递回去,语气坚定,“我来给你们作序!有我的序,这篇文章,定能传遍长安,传遍大唐!”
少年们眼睛一下子亮了,张生激动得差点把纸卷掉在地上:“真……真的吗?多谢李大人!我们……我们这就去准备笔墨!”
看着他们蹦蹦跳跳跑去书房的背影,我心里满是欣慰。
大唐的未来,就在这些少年身上。
书房里,笔墨早已备好。
我接过张生递来的笔,蘸满墨汁,看着纸上的《大唐少年说》,文气在体内翻涌。
我挥笔写下序言:
“大唐百年,历经风雨,今有新政启民智,有强军固边疆。
少年者,国之希望也。
观此《大唐少年说》,字字皆热血,句句皆赤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