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收成好吗?高士那边没出什么岔子吧?”我一连串问了好几个问题。
小乙喘着气,喝了口茶,说:“好!太好了!高大人说,这占城稻比往年的稻子增产三成!”
“百姓们都乐疯了,家家户户都在打稻子。还有,百姓们说要谢谢你,给这稻种起了个名字,叫‘青莲稻’!”
“青莲稻……”我轻声念着,眼眶一下子就湿了。
我想起之前江南的惨状,想起那个拽着我衣袖的孩子,想起老婆婆期盼的眼神。
现在,他们终于有饭吃了。
我握着稻穗,走到窗边。
窗外的阳光正好,照在稻穗上,金灿灿的。
我仿佛能看到江南的稻田里,百姓们捧着新收的稻子,笑得合不拢嘴。
那个孩子,现在应该正捧着一碗白米饭,吃得香呢。
“李大哥,还有件事。”
小乙说,“之前那些世家子弟,不是说‘新政害民’吗?现在江南丰收了,百姓们都夸您,夸陛下的新政好,那些世家子弟都没声音了。”
我笑了笑,没说话。
那些世家,只想着自己的利益,哪里会管百姓的死活。
现在稻子丰收了,百姓们心里有杆秤,自然知道谁对谁错。
过了几天,武则天召我入宫。
御花园里的菊花正开得艳,黄的、白的、紫的,一片姹紫嫣红。
武则天递给我一杯茶,说:“太白,江南的消息我听说了,‘青莲稻’这个名字,起得好。”
“这是百姓们的心意,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我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武则天点点头:“你做得很好。禁军那边,军纪也好多了。这都是你的功劳。”
“陛下过奖了。”我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香扑鼻。
“只是,”武则天话锋一转,“那些世家不会善罢甘休。
他们为了自身利益,肯定会想办法报复。你以后要多小心。”
我心里一沉,点了点头。我知道,这只是开始,以后的路,还长着呢。
从宫里出来,已是傍晚。
长安的街上,华灯初上,家家户户都亮着灯。
我走着走着,走到了朱雀大街。
街边有个卖菜的大娘,正收拾着菜摊,嘴里哼着小曲。
“大娘,今天生意好吗?”我走过去,笑着问。
大娘抬头一看,认出了我,笑着说:“是李大人啊!好!好!今天生意特别好。”
“对了,大人,听说江南的‘青莲稻’丰收了,俺儿子在江南做生意,写信回来,说那稻子可好了,煮出来的饭香喷喷的。”
我笑了:“那就好,只要百姓们能吃饱饭,比什么都强。”
大娘点点头:“是啊!以前总能听到说新政不好的,现在看看,要是没有新政,没有大人找的稻种,江南的百姓还不知道要饿多久的肚子呢。”
我没说话,只是看着大娘收拾菜摊。
夕阳西下,把她的影子拉得很长。
街边的孩子们,手里拿着糖葫芦,追着跑着,笑声清脆。
我沿着朱雀大街慢慢走,心里想着。
这“青莲稻”,这《强军赋》,都是为了百姓,为了这天下。
虽然以后会有很多困难,但只要百姓们能过上好日子,再苦再累,也值得。
风吹过,带着菊花的香气。
我抬头看了看天,晚霞染红了半边天,像一幅绚丽的画。
江南的稻田,现在应该也是一片金黄吧。
喜欢一个属于李白的大唐请大家收藏:dududu一个属于李白的大唐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