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瘴彻底消散,夕阳重新洒满江面,清心阵的青光也渐渐隐去。
鱼玄机收起拂尘,对我微微颔:“李公子文气纯厚。”
我拱手道谢:“多谢玄机姑娘相助,否则我今日必遭暗算。”
她轻笑一声,转身隐入人群,只留下一缕淡淡的檀香。
这时,一道紫色官袍的身影从水榭中走出。
上官婉手持玉牌,声音清亮如钟:“崔浩两次对决皆败,且暗放墨瘴害人,按约定,应将《兰亭序》摹本交予李白,并承认舞弊之罪!”
她的凤钗泛着金光,文气扫过全场,无人敢有异议。
崔明不甘心地从怀中取出一个锦盒,狠狠摔在书案上:“拿去吧!不过是个摹本!”
我打开锦盒,里面的《兰亭序》摹本字迹飘逸,墨色如新,右上角还有“冯承素摹”的小字。
指尖抚过泛黄的宣纸,能清晰地感受到前人的笔墨神韵。
拿到战利品的那一刻,所有的委屈、愤怒、紧张都化作了释然。
像是历经波折终于拿到心仪的证书,那种“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感动,让我眼眶微微热。
我合上锦盒,对上官婉拱手:“谢大人主持公道。”
上官婉点点头,目光扫过崔浩:“至于你,需即刻前往文庙忏悔。”
崔浩瘫坐在地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崔家子弟扶着他,灰溜溜地离开了曲江畔,身后传来一片鄙夷的议论声。
“太白兄,太棒了!”高士冲过来,一把抱住我,“我们赢了!还拿到了《兰亭序》摹本!”
岑掺跟在高士身后笑得合不拢嘴:“走!回文社!我请客,不醉不归!”
寒门学子们簇拥着我们,欢呼声响彻曲江畔。
夕阳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江面上,波光粼粼。
我抱着锦盒,走在人群中间,青莲玉佩在衣襟内温热。
高士哼着不成调的曲子,岑掺滔滔不绝地讲着刚才的对决,空气中满是欢快的气息。
回到文社时,提前回来的社友们早已备好了宴席。
桌上的胡饼冒着热气,炖菜的香气弥漫在院子里,劣质的酒倒在粗瓷碗中,泛起细密的泡沫。
王夫子端着酒碗,激动得手都在抖:“太白,你为我们寒门学子争了口气!这碗酒,我敬你!”
我接过酒碗,与众人一一碰杯:“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的支持,让我有底气走到现在。”
酒液入喉,辛辣中带着醇厚,暖流向四肢百骸散去。
高士抓起一块胡饼,塞到我嘴里:“快吃!都饿坏了吧?这饼我特意让店家多加了芝麻!”
夜色渐浓,文社的灯笼亮了起来,映着一张张笑脸。
我靠在门框上,望着院子里喧闹的人群,手中的锦盒温热。
今日的胜利,不仅是一场诗会的输赢,更是风骨对权欲的胜利。
月光爬上墙头,洒在《兰亭序》摹本的锦盒上,泛着淡淡的光晕。
我轻轻摩挲着锦盒,心中一片澄澈。
这场曲江诗会的风波,终于落下了帷幕。
喜欢一个属于李白的大唐请大家收藏:dududu一个属于李白的大唐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