幡面上的黑气像被风吹动的烟雾,四处飘散,原本凝聚的文气也变得紊乱起来。
“快看黑幡!”陈武指着城外大喊,声音里满是激动,“它在抖!李兄,你的诗起作用了!”
我放下笔,走到城墙上往下看。
黑幡的震颤越来越明显,甚至有几缕黑气被光幕的金光吸了过来,碰到光幕就化作白烟散了。
张生捧着写好的诗稿跑过来,声音都在抖:“祭酒,您这《陇西行》……引动天地正气了!您看天上!”
我抬头望去,原本阴沉的天空,竟有几颗星星亮了起来,星光透过光幕,落在流民身上,像撒了把碎钻。
“怨念为食,仁心为破。”
我轻声念着鱼玄机的话,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之前总想着怎么用诗词杀敌,却忘了儒家最根本的“仁”字。
文气源于民心,民心向背才是真正的力量。
黑幡吸的是怨念,那我就用仁心诗凝聚正气,用百姓的愿力,破了这邪祟!
“李兄,接下来咋办?”
陈武走到我身边,手里还拿着块没分完的饼,“要不要把流民都接到光幕里来?外面还是冷。”
我点了点头,对络腮胡将领说:“将军,麻烦您派些士兵维持秩序,让流民在光幕里休息,注意别挤着老人和孩子。”
将领赶紧应诺,转身去安排士兵,此刻他看我的眼神,已经没有了之前的怀疑,只剩下敬佩。
夜幕慢慢降临,光幕的金光在夜色里格外显眼。
流民们在光幕里搭起了临时的窝棚,孩子们围着光幕追逐打闹,老人坐在窝棚边,手里拿着陈武分的饼,慢慢嚼着。
远处的渭水泛着银光,岸边的杨柳枝在风里轻轻摇晃,偶尔有几声鸟鸣传来,竟让人忘了城外还有敌军。
我靠在城墙上,看着光幕里的流民,心里突然很平静。
张生走过来,递给我一壶热酒:“祭酒,喝点酒暖暖身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接过酒壶,喝了一口,暖意从胃里蔓延到全身。
陈武走到我身边,也靠在城墙上,望着光幕里的孩子:“俺以前总觉得,文人只会舞文弄墨,没想到诗也能护人。李兄,俺服了。”
他说得真诚,没有半点敷衍。
我笑了笑,又喝了口酒:“不是诗能护人,是人心能护人。咱们守着陇西,守的就是这些想好好活着的人。只要人心不散,再厉害的黑幡,也能破。”
远处的黑幡还在微微震颤。
夜风里带着渭水的湿气,吹在脸上凉凉的,可心里却暖暖的。
光幕里的流民已经开始休息,偶尔传来几声孩子的梦呓,还有老人的咳嗽声。
我望着那些微弱的灯火,突然觉得,这场仗我们一定要赢。
不是因为我写的诗,是因为这些愿意相信我们的百姓,是因为这天地间最珍贵的仁心。
只是,黑幡只是震颤,还没彻底破解。
现在的所有办法都是将来对付黑幡的筹码!
浊族圣主现这个秘密后,会不会有更狠的招数?
崔家在暗处,会不会又搞什么阴谋?
我捏紧了手里的酒壶,酒液在壶里轻轻晃动,像心里没说出口的担忧。
月光慢慢爬上天际,洒在光幕上,让金光里多了层银辉。
流民们的呼吸渐渐平稳,城墙上的士兵也开始换岗,脚步声轻轻的,怕吵醒休息的人。
我站在城墙上,望着城外黑幡的方向,心里清楚,这只是破局的第一步,真正的硬仗,还在后面。
但此刻,看着光幕里安稳休息的百姓,我突然有了信心。
喜欢一个属于李白的大唐请大家收藏:dududu一个属于李白的大唐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