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句则点明文气为证,违约会有后果。
写好后,我把诗念给大家听,苏明听完,激动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李大人,这诗写得好!”
“诚信二字,正是咱们寒门最看重的,也是世家最缺少的。有了这诗做契约,咱们以后再借贷,就不用怕被坑了!”
范本拟定好后,我们就带着苏明等人去了太原王氏的府邸。
王氏的管家见我们来了,态度十分傲慢:“你们是什么人?这里是王氏府邸,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
赵小乙上前一步,声音洪亮:“格物院李大人找你们家主王怀安谈借贷的事,赶紧通报!”
管家一听“格物院”,脸色变了变,验收日格物院的连弩和霹雳炮震慑了不少人,王氏自然也听说了。
他不敢再怠慢,赶紧进去通报,没一会儿就出来说:“家主请你们进去。”
王怀安正在客厅里喝茶,见到我们,慢悠悠地放下茶杯,眼神里满是不屑:“李大人不好好待在格物院做苦力,怎么有空来管借贷的闲事?”
“难道格物院连造器械的钱都不够,要靠管这些小事来赚钱了?”
他这话明显是在嘲讽,赵小乙当场就想作,被我拉住了。
我走上前,把《贷约诗》的范本放在他面前:“王大人,苏明等人去年跟贵府借了五十两银子,贵府却将利息从五分涨到一钱,还伪造借据,这已经违反了大唐律例。”
“今天我们来,是想请贵府跟苏明等人重新签订‘诗词契约’,把利息改回合法范围,再退还多收的银子。”
“否则,我们就将贵府违法放贷的事上报朝廷,让陛下评评理。”
王怀安拿起范本,看了几眼,冷笑一声:“不过是一张写了诗的纸,还想约束我王氏?”
“李大人,你是不是太天真了?”
“苏明他们是借了我的钱,借钱还钱,天经地义。”
“就算告到朝廷,也没人能帮他们。就凭你格物院这点能耐,还想跟我王氏抗衡?”
赵小乙忍不住了,大声说:“你别太嚣张!格物院的连弩能射穿铁甲,霹雳炮能炸塌土墙,要是真逼急了,我把你们全给轰上天!”
王怀安的脸色变了变,但还是嘴硬:“你们敢!这是长安,不是你们格物院的军械坊!”
这时候,我拿起范本,注入文气后,宣纸上的诗句突然泛起淡金色的光,文气顺着诗句流动,整个客厅里都能感觉到淡淡的文气波动。
我看着王怀安,一字一句地说:“王大人,这不是普通的纸,而是诗词契约。”
“只要你签了字,再注入你的文气,以后若是违约,你的文气就会紊乱。”
“你是太原王氏的家主,不管是打理家族产业,还是跟其他世家交往,甚至会对身体造成影响。”
“我劝你最好还是签了,不然你会后悔没听我的话。”
王怀安的眼神闪烁起来,他应该是想到之前被抄家的世家和宰相杨忠了。
这时候,沈括又补充道:“我们已经把诗词契约的范本拿给大理寺的官员看过了,他们说这符合大唐律例和文气的特性,是合法的。”
“诗词契约推行之后,你若是不签,不仅会被上报朝廷,以后再也没有寒门敢跟王氏借贷,签了他们还是会还钱的。你自己想想,哪个更划算?”
王怀安沉默了半天,终于叹了口气,拿起笔:“好,我签。但我只退多收苏明他们的银子,其他跟王氏借贷的人,我不管。”
“不行。”我立刻反驳,“只要是贵府违法放贷的,都得重新签订诗词契约,把利息改回合法范围。否则,我就继续上报,直到所有人都能得到公平对待。”
王怀安看着我坚定的态度,又看了看泛着金光的契约,还是妥协了:“好,我答应你们。三天后,我会让管家通知所有跟王氏借贷的人,去格物院签订契约。”
签订份契约的时候,苏明的手都在抖,他拿起笔,认真地在契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然后按照我们说的方法,注入自己的文气。
当他的文气融入契约时,诗句的金光亮了,整个契约都像是活了过来。
苏明放下笔,对着我们深深鞠了一躬:“多谢李大人,多谢各位!要是没有你们,我家的田就没了,家人也活不成了……”
“以后,我们一定会好好读书,要是格物院有用得着的地方,我们随叫随到!”
旁边的几人也跟着鞠躬,其中一个还抹了把眼泪:“谢谢李大人。”
签订完契约的第二天,天刚亮,格物院的门就被敲响了。
开门一看,外面站着十几个寒门子弟,有读书的、有做小买卖的,手里都拿着借据。
他们都是听说了诗词契约的事,也是来求助的。
赵小乙赶紧把他们请进来,鲁二则跑去后厨烧水,沈括拿出纸笔,开始记录他们的情况。
我看着院子里热闹的景象,又看了看墙上挂着的《贷约诗》范本。
心里忽然有了一个想法:以后,格物院不仅要造器械,还要专门设立一个“诗契坊”,帮更多寒门处理借贷、买卖等需要契约的事。
让诗词契约成为平民百姓的“文气盾牌”。
苏明也来了,他还带来了文社的另外几个人,主动帮忙整理借据、给求助的人讲解诗词契约的好处。
他笑着对我说:“李大人,现在长安很多借过贷的人都在说,格物院不仅有能打敌人的连弩和霹雳炮,还有能护着咱们的诗词契约。”
这时候,阳光正好落在格物院的牌匾上,金色的光芒映着院子里每个人的笑脸。
我看着这一切,心里充满了希望。
喜欢一个属于李白的大唐请大家收藏:dududu一个属于李白的大唐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