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李白笔下的诗 > 第108章 残暴的安路山(第2页)

第108章 残暴的安路山(第2页)

我让赵小乙拿出地图,让王二指出安路山粮草囤积的位置。“就在城西南的粮仓里,有重兵把守。”王二指着地图上的一个红点。

线索渐渐清晰起来:安路山筑城加高防御,征兵扩充兵力,抢粮囤积物资。

他的每一步,都在为叛乱做准备。

而朝廷的“慎战”策略,在他的暴政面前,似乎显得有些无力。

一股紧迫感涌上心头,我必须尽快将这些证据呈给陛下,否则幽州百姓就要陷入更深的苦难。

傍晚时分,流民的证词终于整理完毕。

沈括将厚厚的一叠纸放在我面前,每一页都有流民按的手印。

“大人,这里面记录了安路山筑城虐民、征兵抢财、劫掠州县、等等罪证,每一条都有具体的事例和证人。”

我拿起证词录,看着手中这厚厚的一叠证词,每一页都承载着幽州百姓的血泪。

看着“筑城不给粮,征兵强抢财”这十个字,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白老人倒在城墙上的画面,出现了妇人被踹倒在地的场景,出现了孩子哭喊着寻找爹娘的模样。

“赵小乙,备马!”我猛地站起身,带上整理好的证词,“我要立刻进宫,把这些证据呈给陛下!”赵小乙应了一声,转身就往外跑。

就在我准备出门时,王二忽然跪在我面前,再次磕了一个头。

“李大人,俺知道俺人微言轻,但俺代表幽州的百姓求您,一定要为俺们做主啊!”

他的额头磕出了血印,眼神却无比坚定,“就算拼了这条命,俺也愿意跟着大人,推翻安路山的暴政!”

我扶起他,郑重地承诺:“你放心。我李白对天誓,定会让安路山得到相应的处罚,让幽州百姓重获安宁!”

这句话,不仅是对王二的承诺,更是对天下百姓的承诺。

夕阳的余晖洒在我们身上,将影子拉得很长,仿佛预示着这场与暴政的较量,即将拉开序幕。

牵着枣红马走出衙署,晚风迎面吹来,带着一丝凉意。

赵小乙牵着马,跟在我身边,小声道:“李大哥,你说陛下会立刻出兵吗?”

我望着皇城的方向,那里的灯火已经渐渐亮起,像黑暗中的启明星。“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这些证据不会白费。”

走到皇城门口,我勒住马缰绳,回头望了一眼长安的夜景。

万家灯火,温馨祥和,与幽州的人间炼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内侍见我深夜求见,不敢怠慢,立刻引我往紫宸殿去。

殿内的烛火依旧明亮,武则天正对着地图呆,狄仁杰站在一旁,神色凝重。

见我进来,武则天抬起头,目光锐利:“李白,深夜求见,可是有紧急军情?”

我将证词录双手奉上,声音带着一丝颤抖:“陛下,这是幽州流民的证词,记录了安路山的累累罪行。”

“他筑城虐民、征兵抢财、劫掠州县、走私通敌,所作所为,罄竹难书!”

武则天接过证词录,一页页翻看,脸色越来越沉,手指捏得纸张出“咯吱”的声响。

“筑城不给粮,征兵强抢财……”武则天念着证词上的字句,声音冰冷得像寒冬的腊月,“安路山竟敢如此放肆!

他真当朕的刀,砍不了他的头吗?

我看着武则天眼中的怒火,知道时机已经成熟。

“陛下,臣恳请陛下下旨,以这证词录为依据,撰写讨叛檄文,昭告天下安路山的罪行。届时,百姓响应,田承嗣内应,咱们再出兵征讨,定能一举平定幽州!”

我的声音铿锵有力,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决心。

武则天沉默了许久,将证词录放在案上,目光扫过我和狄仁杰。

“李白,你说得对。民心不可失,暴政不可恕。”她猛地一拍案,语气掷地有声,“传朕旨意,命李白以流民证词为依据,撰写讨叛檄文!”

“臣遵旨!”我躬身行礼,心中的巨石终于落了地。

走出紫宸殿时,夜空繁星点点,月光洒在皇城的琉璃瓦上,泛着淡淡的银光。

回到衙署时,已是深夜。

王二和其他流民都已睡熟,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沈括还在灯下等候。“大人,陛下同意了?”他迎上来,眼中满是期待。

我点了点头,将陛下的旨意告知他。

“太好了!这下安路山的好日子到头了!”

沈括搓着手,“大人,您快休息一下,明日咱们就开始撰写檄文。我已经把王二的证词整理成了提纲,保证条理清晰,证据确凿。”

我看着他迫不及待的样子,点了点头:“辛苦你了。今晚好好休息,明日咱们一起,让安路山的罪行,传遍天下。”

躺在床上,我却毫无睡意。

脑海中不断浮现出王二的哭诉,浮现出幽州百姓的惨状,浮现出陛下那坚定的眼神。

讨叛檄文,不仅是一份出兵的理由,更是一份对百姓的承诺。我必须用最有力的文字,揭露安路山的暴政,唤醒天下的民心。

喜欢一个属于李白的大唐请大家收藏:dududu一个属于李白的大唐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