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月失行而南 > 新学期(第2页)

新学期(第2页)

陶念拖着行李箱走在熟悉的校道上,母亲李瑞荣跟在她身後,手里提着大包小包,新洗干净的被褥散发着阳光的味道,鼓鼓的食品袋里装着岚岛特産的鱼干和母亲亲手腌制的酱菜。

“妈,这个我自己来拿吧。”陶念接过母亲手中沉甸甸的袋子,里面是新买的崭新的练习册。这是她第一次主动购买课外辅导资料,书脊上烫金的“高考冲刺”四个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李瑞荣望着女儿认真的侧脸,眼角悄悄泛起湿润。

她还记得上学期送女儿来校时,这孩子总是磨磨蹭蹭地落在最後,现在却连步伐都变得轻快有力。

路过文具店时,陶念甚至主动停下来挑了几支荧光笔和活页本,说要“分类整理错题”。

“饿不饿?要不要先去吃点饭?”李瑞荣一边轻声问道,一边整理着陶念被风吹乱的衣领。她注意到女儿书包侧袋里插着的那本英语单词书,书页边缘已经有些微微卷起,显然是被经常翻阅的痕迹。

陶念摇摇头:“先回家收拾吧。”她的目光扫过教学楼的方向,那里还静悄悄的,但不知为何,她似乎已经能听见教室里翻书的沙沙声。行李箱里那几本练习册沉甸甸的重量,莫名让她感到安心。

陶念的目光不自觉地飘向教师办公楼的方向。三楼的某个窗口,那是语文教研组办公室的位置,此刻窗帘紧闭,可她却仿佛看见了林知韫在办公室里的那抹身影。

不知道林老师是不是也提前返校了?这个念头冒出来的瞬间,她立刻抿了抿嘴唇,为自己的想法感到些许羞赧。

“听说这学期要重新分班。”李瑞荣突然说道,手指轻轻拂过公告栏上崭新的通知,“好像是按期末成绩调整。”

“是的,妈妈,”陶念听见自己的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雀跃,她急忙轻咳一声掩饰,“林老师带文科实验班,我还在她的班。”

阳光好像变得明亮起来,将名单上“林知韫”三个字照得格外清晰。陶念注意到自己的名字和林老师的被同一种颜色的荧光笔标记出来,这种微妙的联系让她心跳漏了半拍。

她偷偷地用指尖碰了碰那个名字,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李瑞荣地看了女儿一眼,“林老师……真的是个很不错的老师,很用心也很细心。”她拿出手机,仔细地将名单拍了下来,“你能有这样的进步,要好好感谢林老师,可不要再想初中一样,动不动就惹老师生气……”

“我哪有……”陶念嘴硬,却自知理亏地低下了头。

新学期真的要开始了,想到这里,她心里涌起一种前所未有的期待,像初春枝头即将绽放的嫩芽,在寒风中轻轻颤抖却充满生机。

***

开学第一天,陶念站在新教室门口,仰头望着门牌上“高一(一)班”几个大字。阳光透过走廊的玻璃窗斜斜地照进来,将那个“一”字映得闪闪发亮。教室里已经坐了不少熟悉的面孔:魏琳琳正眉飞色舞地讲着寒假见闻,韩梓灏一如既往地在补作业,张晓萱和王磊不知在争论什麽,脸都涨得通红。

她的目光扫过空了一半的座位。张倩和苏悦宁去了二班,刘桐和纪梓浛在三班,李仕超更是被分到了遥远的六班。这些曾经朝夕相处的人,如今都变成了名单上遥远的名字。

林知韫已经将新排的座位表投在班级的屏幕上了,新学期还不了解学生具体情况,是按成绩分的座位。

陶念同桌的名字应该就是学年第二了,申佳琪,陶念看到这个名字愣了一下。

这时,申佳琪走了过来,坐在了陶念的身边。

初中的时候,她总是自己一个人。体育课後的自由活动,当所有人都三三两两结伴时,是申佳琪第一个走向独自站在树荫下的她。

她已经忘记了初中的很多事,但唯独这件事她始终记得。

即使後来因为那场打架,申佳琪渐渐疏远了她,但那个阳光下的微笑她始终记得。

申佳琪放下书包,从笔袋里掏出一支印着卡通图案的签字笔,和初中时用的一模一样。“听说你上了高中特别爱学习,”她的声音很轻,像是怕被拒绝,“我想和你一起学习,可以吗?”

“好。”陶念只是点了点头。

开学几天後,新换的老师也有所了解。最意外的是数学老师也换了,原先那位总是笑眯眯的女教师调去了初中部,取而代之的是一位不茍言笑的男老师。他姓赵,戴着黑框眼镜,板书工整得像印刷体,说话时习惯性地用粉笔轻敲黑板,发出“笃笃”的声响。

英语老师的变动更令人猝不及防,新上任的李老师已年过半百。作为二十一中资历最深的英语教师,她曾培养出衆多高分学子。

然而现实总是残酷的,在这个文科班里,能正确拼写“beautiful”的学生都寥寥无几。李老师坚持每节课让学生依次朗读课文,从第一排开始轮转。每当後排那几个男生结结巴巴地读起来时,教室里总会响起此起彼伏的憋笑声。

“陶念,你来翻译这段。”李老师的声音突然将她的思绪拉回课堂。陶念慌忙站起来,发现全班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身上。她深吸一口气,流畅地将那段关于环境保护的英文翻译成中文。

李老师赞许地点点头,镜片後的眼睛微微眯起:“很好,这才是文科实验班该有的水平。”

物理课则是另一番景象。作为文科班,这门课仿佛被自动降级成了“选修中的选修”。年轻的物理老师讲完基础概念後,常常无奈地看着台下昏昏欲睡的学生们,最终叹口气说:“剩下的时间大家自习吧。”

粉笔灰在阳光里飘浮,教室里很快响起此起彼伏的翻书声和窃窃私语。只有前排几个同学还在坚持记笔记,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成了这堂课最後的倔强。

又是一次下午昏昏欲睡的英语课,陶念望着讲台上机械念着教案的英语老师,思绪却飘回了林知韫的语文课堂。

那些画面如此鲜活,林知韫讲到《红楼梦》时微微发亮的眼睛,分析鲁迅杂文时不自觉加快的语速,还有批改作文时在空白处留下的那些密密麻麻的红色批注。

她想起小学时的数学老师,总把最多的注意力放在教育局长的儿子身上;初中班主任也只对家境优渥的学生嘘寒问暖,却对後排的差生不闻不问。

这些记忆像旧照片一样在脑海中闪过,越发衬得林知韫的身影清晰明亮。

在这个生源参差不齐的普通高中,林知韫的课堂却总是充满魔力。她能把《滕王阁序》讲得让最调皮的学生都屏息聆听,会为了一首现代诗里的意象兴奋得像个孩子。

陶念记得有一次下课铃响後,林知韫还沉浸在讲解中,夕阳透过窗户洒在她身上,仿佛林知韫就是那道光芒本身。

那一刻,她眼里闪烁的光芒比任何奖状都耀眼。

陶念突然感到胸口涌起一股热流。她低头看着自己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笔记,那些被反复修改的作文草稿,还有书架上渐渐增多的文学读物。

原来不知不觉间,她已经在追逐那道光芒了。不是单纯地想得到林知韫的认可,而是渴望成为林知韫那样的人,对热爱的事物永远保持赤诚,用内心的火焰照亮他人。

直到这一刻,陶念才真正意识到林知韫在二十一中的存在是多麽珍贵。

而这时,林知韫也从学年副主任调到了团委工作,看起来比从前更加忙碌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