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山有木兮木有枝原诗 > 第十二章(第2页)

第十二章(第2页)

声音里拖着长长的尾音,带着山野的朴拙,在窄窄的街巷里碰撞丶回荡。

我循声望去,是一个头发花白的阿婆,手持长筷,麻利地翻动着锅里金黄的油香儿(一种包着馅料的圆形油饼)霸道的焦香混着葱香的鲜气,毫不客气地钻进我的鼻腔。

要不是刚吃过早餐,我可能立马就买两块,往肚子里塞。

我凑近这股子焦香,意犹未尽地闻了闻。

然後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阿婆的摊子。

他宠溺地看着,孩子气的我,满脸无奈。

“真是个小馋猫!

他像个保镖似的,对我寸步不离,偶尔会拿起手机,记录我的一颦一笑。

逛了一小会儿,腿有些发酸,我在一家店铺前面驻足,点了一杯特制的油茶汤,细细品味。

油茶汤,是这里一大特色,它是将茶叶炸黄後,加入阴米丶核桃仁丶黄生米丶芝麻等,加沸水煮沸,喝起来,有茶的醇厚微苦,也有各种坚果的香脆丶阴米的软糯,层次分明,滋味绵长。

他坐在我对面,气定神闲地瞧着我,很是惬意。

解决完口腹之欲,我兴致勃勃,继续带着探索的欲望,发现这条街的秘密。

走着走着,我发现了今天最大的收获,藏在青石板巷深处的一家非遗工作室—土家织锦。

未见其貌,先闻其声:“哐当……哐当……”古老的木质腰织机,发出沉重而有节奏的声响,不紧不慢,像一位老者沉稳的心跳,穿透斑驳的木门,熨贴着巷弄里的寂静。

推开门,光线与色彩便扑面而来。

午後的阳光从雕花的木窗斜射进来,被窗棂切割成一道道明亮的光柱。

墙上,挂满了已完成的作品—“西兰卡普”(即花铺盖,土家传统手工织锦)那些都是土家人世代相传的图样:四十八勾丶阳雀花丶马毕花……用色大胆而浓烈,海蓝丶玫红丶明黄丶墨黑,巧妙地编织在一起,构成强烈油和谐的视觉冲击。我出神地盯着这些伟大的作品,眼里泛着光。

墙角,堆着一捆捆待用的丝线,井井有条。

陈年木料的清香丶植物染料的微酸丶还有新织锦锻发出的…阳光的味道,我贪婪地呼吸着,古老而温暖的气息,心也跟着沉静下来。

工作室的主人,是一位土家阿妹,她正坐在织机前,灵巧穿梭于织机,前後俯仰,微微晃动。她并未发觉我们,眼神专注,“哐当……哐当……”经纬交错,木梭在时光里回响。

“这块织锦,用色很大胆,藏蓝丶玄黑的底色,正红丶明黄丶纯白交织,勾状纹样向外扩散,如太阳的光芒,又好似神秘的蜘蛛网,看着它,能感受到一种来自远古的丶肃穆而强大的生命力。”

我的嘴角微动,侃侃而谈地发表着对它的见解。

“小姑娘,是个行家啊,你也知道四十八勾(土家织锦的图腾)?”

我摇摇头,微笑着说:“没有,我只是对色彩丶布料丶丝线,比较敏感罢啦。”

“可是,你刚才讲得很细致,看来对土家文化,了解很透彻。”阿妹闪过一丝惊异,眼睛放光,漾开一层浅浅的笑意,肯定地点头。

“你……是懂它的。好多人只夸颜色好看,只有你,看到了我们老祖宗画图时的心思,今天,我可算遇到知己啦,走,带你们参观一下我的工作室。”声音比刚才软糯了些,牵起我的手,如高山流水遇知音一般,领着我们在屋前屋後,惟妙惟肖地讲解着,一个个古老的故事。

“你看这勾勾,像不像太阳的光?神秘感极轻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我们土家祖先讲,万物有灵,靠太阳生长。这每一勾,都连着天地,护着寨子。

接着,她随手拈起一束正红色的丝线,递到我手里,“摸摸看,是不是有山的味道?这些是板蓝根扎染的蓝,这些是茜草扎染的红。”

“机器做的线,太滑了,没有骨头。我们织锦,要的就是这种“骨气”!

“是啊,机器做的东西,怎麽会有灵魂呢。”我悄声附和着。

“这是我阿婆织的,有些年头了,你们轻轻摸一下。

我屏住呼吸,用手指的指腹轻轻拂过锦面,温润丶厚实的触感,让我想起了,同为苏绣传承人的外婆,她也如同阿妹一样,一直坚守着吧,匠人的智慧,在遥远的土家族,经历岁月,大放异彩。

“沈舟扬,你不觉得,这样的智慧,不应该被埋没吗?”我扭头看向他,眨着眼睛,眼里有星星。

“那麽,你想如何?”了然丶宠溺的笑意在嘴角晕开。

“把这样的文化融入我们公司的服饰,一定会惊艳衆人!我自信满满地说道。

“真的吗?”阿妹喜形于色,试图捕捉我眼里的信号,“你们是?”

“我们是“A(木已成舟)国漫服饰设计有限公司的,他是我们公司的CEO,也就是……公司决策者。”我自豪地介绍,目光灼灼,盯着沈舟扬。

“把手工的织锦融入国漫服饰的设计中,一定可以成为下一季服装的亮点。”我成竹在胸,神采奕奕地面向俩人,期待值加满。

“那麽,下一季服装的设计工作,交给你咯!”他从容淡定地开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