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走丢的小姐回侯府了TXT > 第 6 章(第2页)

第 6 章(第2页)

老夫人点点头,又夸了大夫人几句。

三夫人眼珠子一转,又有了别的主意,“还是嫂子心里有成算。老夫人,姐儿们大了,我是个没本事的,不如让嫂子带着看看管家的事情,中秋过了一阵子,马上就是除夕了。也让姐儿们跟着学学除夕的规矩,之後也不至于两眼一抹黑,啥也不会。”

老夫人心里晓得了三夫人的打算,“也是该帮着管管家,学一学。颂姐儿和娇姐儿年纪相仿,不如先跟在你身边学学看。”

大夫人今天心情好,也懒得和三夫人计较,加上她早有在教女儿学管家,便应声同意了,“这当然好,我们林府的女儿怎麽能不会管家。”

“多谢嫂子,那我叫娇娘也准备准备。”

老夫人点点头,越发觉得大夫人管家管得好,“还是你能干,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大夫人笑得真诚了几分,三夫人又连忙恭维了几句,一家人和和气气的,倒像是什麽事情也没发生过一样。

大人们谈话,自然不给孩子们知道。李平儿不知道这其中的关系,只隐隐察觉似乎一家人都喜气洋洋地。她同姐妹们站在一处,姐妹们凑作一团,笑声说着话,虽然言语间偶有照拂,却也与她有些距离,像是泾渭分明的两路人。

她并没有觉得苦恼,而是安静而挺拔地站在一旁,像是夜里独自盛放的玉兰树。

等各房的老爷带着公子到了,她和各位兄弟姐妹见过礼,一时之间也记不清谁是谁,便站在旁边装鹌鹑,晃晃悠悠过去了。

大家晓得她和林妃生得像,自然免不了多打量几回。

大老爷那儿生了四子六女,二老爷生了三子四女,三老爷生了一子两女,挤挤攘攘的一桌子人士坐不下的,便姑娘坐一桌,公子们坐一桌,热热闹闹地开宴了。

李平儿打量自己的两位庶弟,庶弟年纪尚小,满脸的懵懂无知,手脚拘束不敢乱动,却不免让人想起了虎子。

虎子看起来更活泼一些,也更机灵一点。他自己吃饭吃得好,在孩子里头也算是得意人,别的孩子闹着去水潭里游泳耍闹,他老老实实去小溪和田边摸田螺螃蟹,还会帮家里捡柴火了。

就是有点贪吃,每回都盼着自己带糕点回去。

李平儿又开始想清河县里的事情了,她摇摇头,再想下去,只怕要落泪,这个时候不适合。她又扭头去看庶姐林叶儿。

林叶儿行四,按理说也是要出嫁的年纪了。她生得普通,并不得宠地模样,唯唯诺诺坐在那儿,老老实实地低头吃东西。

雪娥说林叶儿是夫人怀六少爷的时候,老夫人安排的通房。恰好生林叶儿的时候,漫天的叶子落下来,林蔚之便取名作叶儿。

雪娥又特意叮嘱了,让李平儿千万莫要和林叶儿多来往。

原来这里还有一段往事,虽然那通房生得一般,却是老夫人房里的人,也得了几分看重。那时候正是少年夫妻,因着这件事情没少闹矛盾。林蔚之想了个办法外调出去作县令,带着江文秀过了一段时间松快日子,可後来出了弄丢林萱的事情……

江文秀回到京中,不能责怪老夫人送人给丈夫,便迁怒在通房和林叶儿身上。老夫人纵然知道,却也乐得送这两人做替罪羊。

後来那个通房被送去庄子做事情,没几年就痨病死了。林叶儿一人背着不吉的罪名在寺里住了好几年,後来江文秀又懒得费心去谈婚事,让她拖到现在还没嫁不出去。

因着这件事情,其他两位庶女俱是战战兢兢,生怕惹了江文秀不痛快,哪里还敢上来和李平儿说话。

江文秀对庶子和庶女没什麽好脸色,林蔚之也并不见怪,毕竟庶子也就那样了。老夫人手底下的庶子早早就分了出去,京中富贵,居之不易,便四散去了各处。回老家或者混了主簿之类的,还惦记着修复关系偶尔来往,若是过的不好的,便年年来打秋风再回去。

李平儿听罢,觉得有几分同情这个庶姐,雪娥却劝她都是命,“四小姐好在生在侯府,不缺吃的不缺喝的,只消把心放宽,日子哪里过的不好?”

李平儿心想,自己虽然流落在外,却得李二壮和杨氏的喜爱,还有个虎头虎脑的弟弟虎子。相比身处富贵却处处不如意的林叶儿,到底谁更苦一些?

李平儿觉得,大概还是林叶儿罢。

一顿饭过後,倒也没说什麽话。倒是三老爷看上去喜欢玩乐,却一个通房妾室也没有,着实难得。

但是雪娥偷偷说,大抵是因为三老爷太爱出去玩斗鸡遛狗之类的,赢了钱就呼朋唤友去喝酒吃肉,钱不够花还得三夫人补贴。为了玩得开心,三老爷索性不沾染外头的女色,倒是让三夫人省心不少,给钱也痛快些。

等宴会散了,林荀之带着林蔚之和林芎之去书房,想谈一谈三郎出仕的事情。李平儿专程等在门口,陪着江文秀一块回去。

江文秀虽然吃了一惊,却也十分高兴,“你是个大姑娘了,我也担心你不肯亲近……这样才好。”

李平儿眼眶微红,“娘对我好,我也想对娘好。”

两人一路聊了今晚的菜色如何,又聊了衣服首饰,知道李平儿穿戴的开心,江文秀也高兴,还主动和她说了今天三夫人生气的缘故,细细解释了一遍荫补和科考的事情。

因科考艰难,荫补的机会又少,嫡子尚且前程不定,更遑论庶子了。若非才华横溢又没有荫补,基本很难出头。

江文秀说的实在,“在京城里头什麽都不便宜,满地的公爵贵胄,还是要看家里头有没有当官说得上话的人。”

等江文秀细细掰扯了一番荫补的规矩,李平儿这才弄明白席间发生的一切,也难怪三夫人会忍不住生气。大家都是考不上科举的,偏偏侄子有了个好爹,就给弄上勋卫去了,自己丈夫虽说是亲兄弟,却连个实打实的官职都捞不着,可不是气人。员外郎说的好听,也就是不用磕头跪拜的纨绔子弟罢了。

李平儿愣住了,如果没有承恩侯府的爵位,二房不也是挂着闲职?大家都指望着大房吃饭,也难怪大夫人事事都握在手里。

“你是个聪明的……教导嬷嬷已经去请了,晚点就来给你说道说道。”江文秀顿了顿,主动提起了去寺庙的事情,“今天大夫人提了一嘴,虽然说是送去寺庙吃苦,但确实是为了你好的。寺庙清冷,但只需你在里面住上两个月,我们便可以对外说是身体弱,常年去寺庙小住,现下养好了接回来。这样比明面上说从村子里接回来好听许多,日後也方便说亲。”

李平儿一愣,竟然还有这样的说法?“可是不管面上怎麽说,大家心里还是知道,我是从村子里找回来的啊。”

“大家不会说出口的。只要不说出口,那就是无妨,”江文秀一时也不知道该怎麽解释,“所以明面上得过了这一遭,之後亲家就不会拿在明面上来说的。一来嚼舌根让人不快,二来不识规矩,平白惹了两家交恶。”

李平儿想了想,这大概就是马屎面上光,看上去好看,里头一样。要是搁在村里头,大家面上没忌讳,说起话来什麽狠骂什麽,哪管这些有的没的。但是富贵人家不一样,讲究一个交往,又讲究一个规矩,归根到底就是明面上好看。

“爹娘要是觉得这样好,我就去。”李平儿索性不想那麽多,“住寺庙里头也挺好的,我还没去过呢。”

李平儿说的是实在话,李二壮和杨氏之前为了求子没少烧香拜佛,後来一直没消息,等捡了李平儿後,就觉得这辈子就这样了。家里宁可拿钱去买吃食,也很少让杨氏带李平儿过去,更别提住寺庙了。

尤其在後来,就算不去寺庙里头求子,他们家不也来了个虎子?打那之後更不信这个了。

江文秀又笑了出来,“寺庙里头清冷,又不许吃肉,有什麽好的。但是总归只是去住一阵子,也不久。我舍不得你,多住些日子,再放你去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