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比厉王更知道她们的辛酸。
当年亲手送她们的人,如今又亲自迎她们回来了。
帝王亲迎,长平公主再次踩在京都的故土上,不知为何,泪流满面。
白婕妤如今已经是太妃,两人虽有旧怨,却也敬佩她这些年在外漂泊,给她送了贺礼。
曾经,她们只是宫女,被贵人操纵着命运。
如今,她们终于等到了自己的人生。
纵使当年仇深似海,可北归之行,如何能不敬佩呢。
有时候忍耐本身就是一种付出。
人们都爱歌功颂德,都爱锦上添花,可她们只是一介弱女子,没有受供养,却付出了更多的艰辛。
她只要活着,就值得被称赞。
长平公主推辞不受封赏,尽数捐给了北地军民。
她带着儿子,隐居在京郊,慢慢教儿子学习汉话。
她终于可以埋骨桑梓之地了。
时间竟不知不觉过去了这麽久。
北地有了新鲜血液,蒋施也该放马南下了。
少年时候的他,从没想过自己会有这样的一天。
他与岑槮有些相似,都是世家出身,一身的侠气。
但他又比岑槮更自随性,爱美酒,爱美人,纵情声色,这些年下来,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壮年之际,高呼“杀人者,蒋坦夫是也”的英姿壮汉了。
他可以一夫当关带头厮杀,也可以坐镇军中指点战局。然而随着年岁渐长,一夫当关也几乎是瞧不见了。
他治兵之道,也与岑槮不同。
如今的他已不是那种身先士卒,带头冲杀的好汉。
他不是怕死。
当年与汪超丶卫英娘等人一块投靠厉王,乱军丛中,他仅凭少年意气,单枪匹马便斩主将,何人不曾听闻他的威名。
可如此经年,汪超战死,卫英娘也已经去了,只剩下他尚活人世。
他慢慢沉稳下来。
李平儿喜欢造势,千两黄金,侯爵之位重赏勇夫,一如当年千金买马骨。
岑槮喜欢身先士卒,待士兵如亲人,与豪杰称兄弟。
蒋施却不然,他可以偶尔吃苦,但不能经常吃苦。
他马要宝马,车要香车,帐子要销金帐,酒杯要夜光杯。
他不吝赏赐,只要有功之将,便能同帐欢饮,共享富贵。但是若是无用之兵,在他这里可得不到怜惜。
他不是长子,却渴望建功立业。生在诗书传书之家,却于武功见长。
他深知自己的野心。
他带出来的亲兵也同他一般,家里有几个兄弟但不是嫡长子而无法继承家业,流放北地急于靠战功洗涮耻辱,有特别技能渴望一展所长的人……
他不搞那种大家共富贵,谁更狠,谁更勇猛,他就提拔谁。
他的赏赐是丰厚的,一次封赏,几乎够全家的富足。
他的贬斥也是无情的,若是不中用,再没有机会透出黄沙。
他的到来,也如同北地的狂杀,席卷着衆人。
趁着岑槮战死之际,他借哀兵之势,再度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