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四姑娘的婚事定的很快,县马蒋经用自然是乐得给儿子娶林妃娘娘的庶妹,四舍五入一下,儿子岂不是和皇帝做了连襟?但到底蒋经用不敢这麽说,他虽然没有升官发财的本事,但是人是聪明人,知道什麽话该说什麽话不该说。
蒋玉昆也没想到自己能找到这门好亲事,如今承恩侯府蒸蒸日上,日後说不定还有个七皇子做靠山,可不比自家那个破落户的县主嫡母更好。听闻这个姑娘从前还是养在老夫人身边的,教养也应当是极好的,只是和嫡母不太对付,所以一直不怎麽出来。
这样的好事,怎麽落在自己头上了?
蒋玉昆是个伶俐人,继承了家里做生意的脑子,这些年在纨绔圈子里跑腿帮闲,没少挣身家,也因着在京中有几分名声,入了大夫人的眼。听说了是大夫人定下来的婚事,又偏偏选了是庶子的自己,多少也猜到了这个妻子在家里不受欢迎。
虽然林府透出风声是因着陆家的事情,五姑娘急着出阁,所以四姑娘才急着先定一家。可蒋玉昆打听了四姑娘的年纪,又买通了林府的仆从打听情况,就知道不是那麽回事。
压根就是四姑娘性子不好,不得父母喜欢,所以一直没能定亲。蒋玉昆松了口气,不受欢迎的庶子庶女多了去了,只要能和承恩侯府沾上关系,他蒋玉昆就认了!他自己一直在嫡母面前唯唯诺诺,自然也心疼这个同自己一样处境的未婚妻子。
再者说,二房是个不中用的,就算不喜欢这个女婿又如何。既然这门婚事是大夫人点的,显见得是大夫人看得起他蒋玉昆嘛!
但这件事情可得瞒着家里,才能多要些好处。蒋玉昆绝口不提四姑娘不遭人待见的事情,而是转而和亲爹合计了一番,一旦靠上了承恩侯府,他能做的事情就多了去了,等他挣回了钱,还能不好好孝敬爹娘?
蒋经用被儿子的说法打动,悄悄拿了家里头藏着的好东西出来,收拾了一番,去承恩侯府混个脸熟。
他们知道承恩侯府虽然有个侯爷是亲岳父,可主事的是大老爷林荀之,管家的是大夫人,蒋玉昆脑子一转,觉得要分个亲疏来,才好让大房明白自己的孝敬。
“林二爷是个不管事的,做的也是兵部的闲差,日後七皇子真要差遣自己人,怎麽也是先紧着林大爷才是。”蒋玉昆想了想,反正这个四姑娘和家里关系不怎麽好,估计也不顶什麽用,关键还得咱自己能干。
若是林大爷瞧得上,前途就有了。
“是了,看来咱们蒋家後来的富贵,还是落在你身上。”蒋经用压根不提自己和妻子舍不得给蒋玉昆备一份厚礼娶妻的事情,如今却态度骤变,恨不得把他夸成一朵花了。
他的嫡子没什麽本事,老老实实一眼就望到头了。娶的妻子虽然不错,却是中规中矩的普通人家。唯独庶子有些机灵,碍于身份一直没娶妻,谁曾想捡了个便宜。
蒋家藏着掖着的好东西,到底是到了大夫人手里。
“蒋家是个聪明人,知道要孝敬谁。日後能提就提一把,”大夫人看了给二房的礼单,加起来还不如蒋玉昆送给自家的一副字画贵重,“我记着他的好。”
林荀之正巧听到这话,眉头微皱,“他毕竟是二房的女婿,怎麽送我们这样重的东西。”
“他哪里是看着亲戚关系,他是看着你呢,老爷。我若是不收,只怕亲戚都不好做。日後若是有生意,我漏他一分便是了。”
林荀之点点头,心里对这个蒋玉昆还是有些不满,“夫人费心了。”
大夫人叹了口气,“我让王嬷嬷跟着四姑娘去,如果真的有什麽要紧事情,也好拿个主意,不要牵连府里头。四姑娘虽然是出嫁女,可心里却半点都不知道感恩,言语里都是对二房的不满。倒不如嫁出去见识了外头的辛苦,就知道家里的好了。蒋玉昆虽然普通,人却玲珑,说不得能让小四擦亮眼睛,认得好坏。”
“还是夫人眼明心亮,”林荀之也知道二房管不好子女,可谁让林妃偏偏就生在二房呢,“常言道枕边教妻,若是蒋玉昆能教导好我这个侄女,也是好事一桩。”
自己吓唬一下四姑娘,这不就把人拿捏在手里了。大夫人心里有些得意,二房生的女儿虽多,却不懂教养,最後富贵都去了大房,这能怪谁?要怪就怪二房没本事教不好吧。眼下二房四姑娘的夫婿也知道要讨好的不是这个岳父,而是大老爷。
她心中隐隐有一个心思:等七皇子长大了之後,就算二房是林妃娘娘的亲爹娘又如何,能代表林家说话,站在七皇子身後的,只能是大房。她不止要外面的人都这麽觉得,她要连林家人自己都这麽觉得。
蒋玉昆依着规矩是要上门见一见岳父岳母,顺带也让四姑娘认认脸。但是他的礼单另给了大房一份,又特特先拜见了大房,倒像是大夫人的女婿一般。
只是大夫人待他可不热络,远没有对翰林府的殷勤,只是问了几句平日喜欢做些什麽,日後愿不愿意做些生意养家糊口。
蒋玉昆虽然没见成林荀之,却因为大夫人这番话热血沸腾。是了,大夫人愿意提携自己,让自己跟着林家谋事,就算是做生意事情又如何?
他早已经脱了商户,可在纨绔子弟里帮闲,还不如从商说的轻松。如今有了林荀之做背书,他私下里能漏下的油水更多,哪怕是给了一大半给林府,他就不能借着这个由头另外谋些事情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