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圆满返红尘
将至灵山巅峰,忽见祥云散尽,现出青石古径。松风拂过处,八功德水自石缝涌出,水中浮着片片贝叶,其上无字,却映着过往种种。
第一折:无字真经现
大雄宝殿前,如来拈花不语。阿难奉上经卷,展开竟是白纸。八戒惊呼:“我佛慈悲!这经书莫非遭了虫蛀?”
如来微笑:“经文本是舟筏,既已渡河,何须负舟?”
玄奘合十:“世尊,衆生愚钝,需文字指引。”
忽见无字经卷浮现金芒,原是各人见各自缘法——屠夫见戒杀,商贾见公平,帝王见仁政。武媚娘轻触经卷,纸上现出女子纺织丶孩童诵书之景,竟是未来盛世图。
第二折:授记证果时
韦陀持金册宣法旨:
“金蝉子历劫圆满,授毡檀功德佛”
悟空正要躲闪,却被如来唤住:“猴儿,且看。”但见五指山旧址生出婆罗树,树上结的竟是当年他偷吃的蟠桃。
“斗战胜佛,尔可知为何留你?”
悟空望见树下老猴捧着鲜果供奉,眼中一热:“留俺。。。照看花果山。”
沙僧受封金身罗汉时,流沙河升起九颗骷髅,化作明珠悬于佛冠。八戒得净坛使者,高老庄方向忽现七彩祥云。
第三折:袈裟染尘缘
受封毕,玄奘仍着旧袈裟。观音问:“不换佛衣?”
玄奘抚过补丁:“此衣承衆生愿力——”
“此处,是通天河孩童所缝”
“此处,是火焰山老妪所补”
“此处,是女儿国主。。。”
话音未落,袈裟飘起,补丁化作金莲洒向人间。
第四折:归去来兮
辞别灵山时,悟空忽问:“师父,成佛後做什麽?”
玄奘指向山下:“回长安译经。”
八戒嘟囔:“还走路回去?”
沙僧已挑起经担:“二哥,路在脚下。”
白龙马长嘶,踏云处生朵朵金莲。
行至两界山,当年压悟空的巨石竟开满优昙花。忽闻身後呼唤,却是陈家庄百姓捧来百家饭,车迟国道士携来炼丹炉,连狮驼岭三妖都送来通关文牒——
文牒背面密密麻麻盖满沿途各国的印记,每个印章里都藏着段因果。
第五折:真经在人间
三年後,长安慈恩寺。
译经台前烛火长明,玄奘每译一字,便有一道金光飞入寻常百姓家。
某日稚童问:“法师,真经在何处?”
玄奘携童至寺外,指卖饼郎:“看他多给乞儿半张饼。”
指雨中收衣的邻妇:“看她为孤老收起衣衫。”
指训诫学子的先生:“看他眼中殷切。”
暮鼓声中,万家灯火次第亮起。
原来八十一难修的不仅是师徒五人,
更是乱世中不灭的善念,
是红尘里长明的佛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