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老狐狸“静嫔娘娘,已有孕两月有馀。……
“两位老太爷交好,你是後辈,按理登门即可,何须我引荐?”孟令窈不解道。
裴序沉吟片刻,道:“三年前,我曾查办过一桩案子,主犯乃谢家一旁支子弟。彼时谢老太爷曾亲笔致信于我,信中言辞恳切,意在为那子弟开脱。”他顿了顿,“我并未回信,更未通融半分,依律办案,那人现仍在狱中服刑。”
孟令窈恍然,谢老太爷身为一家之主,那信他必写不可,否则家族人心难安。而裴序身为大理寺少卿,更是当朝最不可收买的清流之一,对这等求情信件自是不能有半分回应,否则动摇的是律法根基,也是他的立身之本。
“所以……”孟令窈轻声接道,“老太爷对你,颇有芥蒂。”
“不止于此。”裴序目光沉沉,“哪怕没有这桩事,我也不应与谢家走得太近。”
当年谢崇安与裴钧同朝为官,两人分立左右相之位,朝堂之上亦是势如水火,彼此掣肘制衡。直至双双致仕归乡,方才放下成见,以棋酒相交。
若裴序与谢家过分亲近,于两家皆是不利,更会引来圣上猜忌。
他语调平淡,“若无你引荐,此刻谢老太爷断不会见我。”
孟令窈颔首,“我明白了。你我一同前去。”
眼下情况紧急,多费一分时间,谢净秋和沈小山就多一分危险,两人顾不得规矩体面,当即前往谢府。夜风拂过,轿帘上坠着的流苏肆意摇晃,孟令窈看得心烦,一把拉开。
很快,马车抵达谢府门前。
谢府门庭气派,灯笼高悬,门房是个面容方正的老者。他一眼就认出了裴序,神色骤然一变,眼中闪过惊诧丶警惕与几分憎恶交织的复杂情绪。
他刚欲开口,孟令窈随即笑意盈盈地抢先道:“李伯,这是我未婚的夫婿,他初至金陵,我身为晚辈,当携他一同拜访老太爷,还请通禀一声。”
门房李伯愣了一瞬,看在孟令窈的面子上面色稍霁,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躬身道:“小姐稍候,老奴这就进去禀报。”说罢,转身匆匆入内。
待门房走远,孟令窈侧首,压低声音问裴序:“你不会就是在金陵办的那桩案吧”
裴序颔首,淡淡“嗯”了一声,补充道:“我亲手将人从谢府抓了出来。”
孟令窈:“……”
没把人当场打出去,可见谢家仆役的修养委实不错。
不多时,李伯快步而返,神色恭谨,“老太爷有请,二位请随老奴来。”
两人随之穿过重重院落,孟令窈视线扫了一眼沿途各处的护卫,很快垂下眼。
外头还瞧不出来,一进门感觉便格外明显。谢府今日气氛非同寻常,较她先前来时,护卫多了一倍不止。
外松内紧,不外如是。
书斋内,谢崇安斜倚凭几,手中执一卷书,天气凉了,倒是没再踩着他那双木屐。
擡眼见到两人进门,他眉头一挑,随手将书卷往案上一掷,佯装怒道:“你这丫头,自己来也就罢了,怎的还带了旁人?”
目光转到裴序身上,他唇角微扯,似笑非笑,“不知哪阵风把裴少卿这等贵人吹到老夫这陋室来了?谢家若有作奸犯科之人,少卿只管吩咐,老夫自当捆了送去衙门,何须少卿大人亲自大驾光临?”
一口一个少卿,疏远之意溢于言表。
孟令窈不以为忤,步履轻盈地走到榻旁小凳上坐下,擡手自然地替他续了半盏温热的茶,“老太爷,您老可别误会了。今日同我来的不是什麽大理寺少卿,是我那位在京城定了亲的郎君裴序。他初到金陵,我这个做晚辈的,理应带来拜见您这位德高望重的长辈。”
她歪了歪头,笑道:“否则莫说您老了,便是远在金陵的裴老太爷知道了,定也是要怪我们不知礼数的。”
谢崇安轻哼一声,拿起茶盏啜了一口,斜睨她一眼,“小丫头年纪轻轻,眼睛却不大好。金陵城好儿郎无数,老夫这就为你挑几个出身清白丶性情温和的,省得日後受委屈。”
话音未落,孟令窈神色微动,笑意敛去几分,抿了抿唇,声音低了下来,“净秋……也曾说过同样的话。”
提到谢净秋,谢崇安端茶的手指几不可察地收紧了一瞬,眸色深沉如渊,宛如平静湖面下暗藏的漩涡。他放下茶盏,不再周旋,缓缓道:“说罢,何事?”
孟令窈面露愧色,低声道:“她是来寻我归家的路上失踪的……”
“有心算无心。”谢崇安打断她的话,“哪怕她日日关在闺中不出,有人若想动手,自有法子诱她出门。与你何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