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七零年末生活日常 > 第34章 油滋啦与炕席子(第2页)

第34章 油滋啦与炕席子(第2页)

“妈妈呀!真的是罪恶啊!”

芳芳这会儿正瘫在炕上。

小土炕已经大变样了。大集上买的高粱秆编制的席子,擦干净铺在上面。

说实话,她小时候睡得炕席,那都是五彩缤纷的人造革一类的,她就没见过这样的。

她上陈大娘家里玩的时候,看见炕上铺的席子,她就跟大娘说了自己炕上没有炕席,自己也想买一张。

见多识广的芳芳一开始以为是芦苇编织的,不过这个席子摸上去滑溜溜的,看着不像是她认识的那种芦苇。

但是她知道,这玩意儿应该是草编的不懂就问嘛,结果陈大娘告诉自己,“啥芦苇?你是说苇子啊?”

苇子?可能吧。

“就是那种长在水边上,然后长一个棒棒的那种。”

芳芳手里比划着,跟她解释芦苇。

“就是苇子,咱这个不是苇子,是拿着挺杆儿编的。”

老太太怕她不知道啥叫挺杆儿,还想给她解释下。

“挺杆儿还能编席子?”

怎么不能,这个可太能了。

陈大娘闲着没事儿带着芳芳去了一趟村里。

这会儿的农村家家户户都是手艺人,自家的桌子椅子小板凳,都是自己做的。

草席子草帘子那也都是自己做的。

在这里,她见识到了跟她那会儿完全不一样的农村世界。

她那会儿,到了冬天农闲的时候,以她妈为代表的农村闲置劳动力就开始到处打短工。

具体范围表现为在以村子为中心覆盖方圆十里地附近的各种厂子作坊。

比如玩具厂,比如服装加工厂,比如镇上的市服装店,再比如盖在省道附近的冷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到处都是找短工的,一天工资百八十块的,不多也算少,村里老娘们都不闲着,干上十天半个月的,过年的钱就出来了。

总比在家闲着强不是?

这会儿计划经济,估计也不流行打工。

老话说,荒年饿不死手艺人,她深以为这句话跟“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有异曲同工之妙。

都是干实事儿的,都一样。

只要有手艺,那就比一般种地的要强!

“这家的席子编的好,他就是自己编,十里八村有结婚的办事儿的,都拿着东西来换。”

芳芳看着这大院子,看这新盖的房子,日子看着就比隔壁强。

“这都是前几天刚编出来的,这边这几个是人家红绳绑着的,是人家订的,这些不是。”

“这,这些都是高粱杆编的?”

大叔乐呵呵的呲着大黄牙跟她解释,“都是,俺家做的席子都是挺杆儿的,咱这都是选的新杆子,一根根的选出来的。”

提着买的的席子出来,芳芳还好奇呢,“这玩意儿怎么编的啊?”

“这东西啊,其实也没什么窍门,一般人都会,但是编的最好的数着他。

高粱杆儿剥外皮去,然后泡水中软化软化。”

泡?不能泡臭了?

“他们干这个的,有个专门的刀,沿着软化后的秸杆竖着劈成片。

就这一步干不好,容易劈着手。”

还真是,这玩意儿劈不好,确实容易切着手。

“编的时候竖着横着,从角上编,编完了。?

编完后将多余部分,剪下来,压入边缘,再用石磙碾压平整了。”

……

让你说的真容易,不过芳芳觉得,人家肯定有不传之秘技,不然为啥就他家编的好?

喜欢七零年代生存日志请大家收藏:dududu七零年代生存日志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