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无限重生终结后我抛夫弃子了TXT > 4050(第3页)

4050(第3页)

如今,殿试不知什么情况了,他敢乱说乱公子心神?再说了,就算他敢,他怎么传递消息?靠托梦?得,还得先死了一遍才有托梦一说。

侍书反过来问她:“要是你呢?你怎么办?”

铃兰白他一眼,站起身走开,“你个两面派,谁跟你说!”伸了个懒腰,得意洋洋的走了。

她自然是主意大的。她既然已经选择了主人,就会追随到底。白驰没打招呼就走了也不要紧,她就不信了她不会再回来,再有下次,她就长心了,一定要她带上自己。

此后又过了七八天,白驰一直没有消息。公主的心一直在“如此也好”与“暗暗焦急”中度过。这两种情绪会交织出现,完全在于她不知儿子会有何反应。

这时,平京却传来了两道消息,一是谢无忌被圣上点了探花郎。公主颇感意外,她以为儿子必定是状元的不二人选。难道是姬后捣鬼?谢孝儒在信里没说什么,只言辞含糊的说,等她回来了再细说。公主更确定是姬后使坏。

隔了一天,宫里忽然派了人来,是皇上身边的宦官大总管桑中官。

桑中官带来了一个差点让瑞雪晕倒的消息,也和部此番前来竟是想同大周求亲,为他们的天可汗求娶大周公主,如此作为女婿自然是不好再讨要他们丢失的土地,还会献上他们的牛羊马匹作为聘礼。

大长公主大为震怒,且不说也和部距离大周十万八千里,此一去便是埋骨他乡,怕也无回归故土的可能。便是那天可汗算算年纪也四十出头了。据说北方的汉子又糙又老还很野蛮粗鲁。她捧在手心里娇花一样的公主真要送过去了,这是要将她的宝贝心头肉糟践死啊!

大长公主急问:“皇上怎么说?”

桑中官满面愁苦:“殿下,陛下的心思怎是奴才能揣测的呀。是皇后娘娘让奴才过来,先将公主接回来再说。”

公主一听到姬后,气得一拳头捶桌子上,“又是姬遥!”

桑中官深知这姑嫂二人积怨已久,垂头不语。

瑞雪被宫女侍候着缓缓醒转过来,哭着扑到公主腿前,嘤嘤的哭,“姑母,我不嫁,我不嫁。姑母平日最疼我了,姑母救我。”

公主当然疼爱她,再没寻回亲儿子之前,瑞雪和太子一直是她的寄托。

她咬牙切齿道:“我陪你一同回去!我到底要看看姬遥想耍什么花招!我必不让她得逞!”

既然是姬后催促回去,大长公主便故意晾着桑中官,慢慢的收拾东西,拖延时间。桑中官本就是一张苦瓜脸,现在更苦了。

直到大长公主出发,都已经是三日后了,留了人继续在雍州搜寻白驰的下落,其余人等一并回了平京城。

才刚过一个镇子,迎面遇上另一波皇家传令官,是金吾卫,领头之人看清是皇家仪仗认出来人,忙去拜见。迎面看到桑中官,忍不住抱怨道:“皇后让你速去速回,怎么耽误这么久?误了大事,你担得起?”

大长公主听到动静,冷笑一声,“什么大事?她要是想息事宁人让她将自己的亲闺女送去,莫打我侄女的主意。”

金吾卫愣了愣,难堪道:“殿下,皇后不是这个意思。”

大长公主无需掩饰,脾气上脸,从她猜到姬后的打算后,面上的怒容就没淡下去过,连带着桑中官这几日都是战战兢兢的,连催促都不敢。

“那她是几个意思?她不是平时能言善道,本事挺大的嘛,现在怎么了?”

金吾卫显出无奈又愁闷的神色,将这些日子朝中的情形说给她听。

原来自从也和部不知羞耻的提出这样的要求后,朝中几乎吵翻了天。

起初,所有人听到也和部使臣癞蛤蟆想吃天鹅肉,都气得牙痒痒,当场就吵起来了。手里的“笏”也忍不住砸了过去,要给使臣头上开瓢。当夜,镇守边关的蒙将军传来急报,说匈奴人陈兵二十万列阵边境,虎视眈眈。

气氛就起了微妙的变化。

而且当晚匈奴人也没闲着,据说他们这一行过来的使臣,虽人手不多,却个个高大威猛,英勇善战。其中有一对哈巴哈尔孪生兄弟,简直不像个人,像是山中猛兽变化的类人怪兽。

他们身上的毛有钢针那般的粗硬,身形有小山坡那样的高大,吼声如豺狼虎豹,而最叫人恐怖的是他们的力气,竟然徒手将乾坤门前两座铜狮子给搬走了。

乾坤门是大周内皇城的大门,这两座铜狮浇筑的威严肃穆,重达千余斤,是皇家的门脸。

那些嚣张的匈奴人将石狮子搬走,随意的扔在菜市口,叫往来百姓瞧见,既是对大周国的挑衅亦是震慑。

此举叫部分朝臣气得发疯,却也让昨日还脾气很大的一部分朝臣生出了惧怕的心思。当年英王之乱还叫人心有余悸,若是匈奴真要大举进犯,大周无抗衡之力,难道真要让他们一路屠戮,收割人头如砍杀牛羊?

有人就说了,既然也和部天可汗充满了诚意,要同大周结秦晋之好,于大周来说也不失为一桩美事,有了这样强悍的女婿,大周北地危机可解,想来那些小部落再不敢侵犯大周。

有人回骂:与虎谋皮!

也和部狼子野心,大周龟缩讨好,不过是养虎为患。

到了第二日傍晚,又传来让所有人震惊的消息,据说这兄弟二人挑战大周第一勇士彭双,速战速决,竟将他打得重伤不起。

真实情况是有些卑鄙的,这二人偷袭了彭双,又以双生兄弟形影不离唯由以二对一。彭双断了几根骨头,虽没性命之忧,却也真切的丢了脸面。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局。彭双不幸入局。他受伤是小,却叫周人的士气一落千丈。

由此,匈奴不可战胜的谣言甚嚣尘上。让公主远嫁平息战争的言论也越传越烈。

没有人想战,升斗小民不想,世家大族更不想。

公主听到此处,忽然有些不明白了,这一切的推波助澜一切看着都是匈奴人的阴谋,那姬后呢?她在这场言论战中处于什么位置?

金吾卫说:“当时也和部一提出要迎娶瑞雪公主,皇后就觉得此事没这么简单,他们可能会借着这个由头向大周发起战争。又或者这只是一次试探,他们现在并未准备充分。所有的一切都只是障眼法。但无论哪一种,也和部狼子野心,迟早也是一战。皇后当时就说,此战不可避免,无论是嫁不嫁公主都一样。娘娘有先见之明,怕朝中那些贪生怕死者为了苟且活命情愿牺牲瑞雪公主也不愿战。所以娘娘便想将公主接回来,皇上疼爱公主,见了公主必然舍不得。而大长公主您也一定会劝说陛下和谢国公。这种时候,无论是为了谁,您必然是会站在她那边。谁知你们迟迟未归,也和部人又是如此的狡诈,接连使计。如今大半朝臣都被吓破了胆,竟一起请愿让皇上舍小家顾大家,要学古圣先贤。如今皇上也是骑虎难下,若是要保全小公主,在朝臣和百姓眼里,必然要背上自私自利的骂名。”

说到这,金吾卫重重叹口气,“殿下,您也知道皇上的,他一直想要个好名声,而且在大事上,也……”他不好说优柔寡断。

但大长公主知道,他就是这个意思,这也是一直被朝臣诟病的地方。

高宗皇帝远不如姬后坚毅果敢。

姬后自始至终都是主战派。而高宗皇帝从一开始的坚定到动摇,只不过是朝臣将也和部使臣在平京的所作所为,以及大周朝经过英王之乱已无强兵悍将可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说出来,高宗皇帝那本就可怜不多的胆子就自动溃散瓦解了。

大长公主瘫坐在车厢内,心里明白了,姬后就是太清楚皇上的脾性,才这般急切的想接瑞雪回去。她其实真正想接的并不是瑞雪,而是想让大长公主明白事情的紧迫。姬后在这件事上,需要盟友。因为大长公主和瑞雪的关系,她们之间天然的可以成为盟友。

第43章平京风云

大长公主初听之下深感懊悔急切,可金吾卫中郎将是姬后的人,他说的如此恳切真挚似乎处处都是为了她们着想,不存私心,这可能吗?

如果他说的人不是姬后,大概大长公主都会感激涕零,然而她是眼睁睁看着姬后一步步走到如今的位置,深知她的脾性,一个将权力欲。望写在脸上的女人,她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她的善良有多么的单纯。她会如此积极,定是有所图。

马车加快了速度,公主既忧心侄女,又放不下将小孙子全权交给旁人照看,事事亲历亲为,不出所料,到了平京就病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