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目光所及 > 第72章 瓷瓶的来历(第1页)

第72章 瓷瓶的来历(第1页)

第七十二章:瓷瓶的来历

夜色像一块浸了墨的绒布,悄无声息地铺满了沈亦臻公寓的落地窗。窗外是城市的万家灯火,霓虹闪烁着织成一片朦胧的光海,窗内却静得能听见墙上挂钟秒针走动的“滴答”声,每一下都像是敲在苏念的心尖上。

她坐在沙上,指尖轻轻摩挲着膝头那个青花花鸟纹瓷瓶的瓶口。瓷釉细腻温润,带着岁月沉淀后的柔光,瓶身上绘着的缠枝莲纹蜿蜒舒展,一只雀鸟停在枝头,羽翼的纹路清晰得仿佛下一秒就要振翅飞走。这是沈亦臻今天刚从老宅取来的东西,说是父亲留下的旧物,知道她最近在整理家里的老物件,便想着拿给她看看,或许能帮上些什么。

沈亦臻端着两杯温好的牛奶走过来,在她身边坐下,将其中一杯递到她手边:“在想什么?看你对着这瓶子呆好一会儿了。”

苏念回过神,接过牛奶,指尖触到温热的杯壁,才觉得有些凉的指尖有了些许暖意。她抬眼看他,眼底还带着几分没散去的怔忡:“没什么,就是觉得这瓶子……很特别。”

“确实挺特别的。”沈亦臻的目光落在瓷瓶上,语气里带着几分回忆的悠远,“这是我父亲年轻时买的,据说是件清代中期的民窑精品。”

“你父亲买的?”苏念心里一动,下意识地追问,“他是从哪里买的?还记得具体的时间吗?”

沈亦臻没察觉到她语气里的急切,只以为她是对古董感兴趣,笑了笑说:“具体时间我记不清了,大概是三十多年前吧。我小时候听我母亲提过一嘴,说是从一个外地来的古董商手里收的,那人当时在咱们市待了没几天,我父亲也是偶然遇见,觉得这瓶子品相好,价格也合适,就买下来了。”

“古董商?”苏念的心跳忽然快了几分,她攥着杯子的手指微微收紧,指节泛白,“你还记得那个古董商叫什么名字,或者有什么联系方式吗?”

沈亦臻见她反应这么大,终于察觉到了不对劲,皱了皱眉:“怎么了?你认识那个古董商?还是……这瓶子有什么问题?”

“不是,我就是……”苏念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头翻涌的情绪,勉强笑了笑,“我就是突然想到,我父亲以前也喜欢摆弄这些老物件,说不定他们认识呢。你要是能想起那个古董商的信息,或许我能问问家里的长辈,看看有没有印象。”

她这话半真半假,心里却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三十多年前,正好是她父亲去世前后的日子。父亲苏明远生前确实酷爱古董,家里曾有过不少珍藏,只是后来父亲突然离世,家里的境况一落千丈,那些宝贝也渐渐散了出去,有的被变卖,有的不知所踪。她小时候模糊记得母亲提起过,父亲去世后,为了给她凑学费,母亲曾不得已卖掉过几件父亲最珍爱的藏品,只是具体卖了什么,卖给了谁,母亲从未细说,她也不敢多问,怕勾起母亲的伤心事。

沈亦臻见她神色间带着几分急切和期待,便认真回想了起来:“名字我真记不清了,只记得我母亲说过,那个古董商姓周,好像是南方人,说话带着点口音。当时他在老城区的一个巷子里租了个小铺面,就摆了几天摊,我父亲也是路过的时候偶然现的。”

“姓周?南方人?老城区的巷子……”苏念在心里默念着这几个关键词,像是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她连忙拿出手机,翻出通讯录,找到了一个许久未联系的号码。那是她父亲生前的一个老友,姓陈,以前和父亲一起玩古董,对当年圈子里的人很熟悉。

她深吸一口气,拨通了电话。电话响了好几声才被接起,那头传来陈叔苍老的声音:“喂,哪位啊?”

“陈叔,是我,苏念。”苏念的声音有些颤,“您还记得我吗?我是明远叔的女儿。”

“苏念?哎呀,是你啊!”陈叔的声音一下子变得热情起来,“好久没联系了,你现在怎么样?你母亲身体还好吗?”

“我们都好,谢谢您惦记。”苏念强压着心头的激动,直奔主题,“陈叔,我想向您打听个人。三十多年前,咱们市老城区是不是来过一个姓周的南方古董商?他当时在巷子里摆过摊,您有印象吗?”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似乎在回忆。过了一会儿,陈叔的声音才传来:“姓周的南方古董商……三十多年前……哦,我有点印象了!是有这么个人,好像是从苏州来的,叫周怀安。当时他确实在老城区的梨花巷摆过个小摊,卖些古董字画,我还去看过几次呢。怎么了?你找他有事?”

“周怀安!”苏念心里一紧,连忙记下这个名字,“陈叔,您知道他现在在哪里吗?或者您有他的联系方式吗?”

“联系方式我可没有了。”陈叔叹了口气,“他当年在这儿待了不到一个月就走了,说是家里有事。后来我也没再见过他,也没听说过他的消息。怎么,你找他有什么急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我想问问他当年收过的一件东西。”苏念的声音低了下去,“是一个青花花鸟纹的瓷瓶,大概是清代中期的民窑瓷。”

“青花花鸟纹瓷瓶?”陈叔顿了顿,“这个我有点印象。当时周怀安的摊上确实摆过这么个瓶子,我还记得他说是从一个姓苏的手里收来的,说是家里遇到了难处,不得已才卖的。当时我还琢磨着,咱们这儿姓苏又玩古董的,不就你父亲明远吗?只是那时候你父亲刚走没多久,我也不好多问,怕触景生情。”

“真的是……我父亲的?”苏念的眼泪瞬间涌了上来,视线一下子模糊了。她捂住嘴,强忍着才没让哭声溢出来。果然,这瓷瓶是父亲的东西,是父亲当年不得已卖掉的。

挂了电话,苏念再也忍不住,眼泪顺着脸颊滑落,滴在沙上,晕开一小片湿痕。

沈亦臻一直坐在她身边,看着她打电话时紧张的样子,又听着她哽咽的声音,心里已经明白了大半。他伸手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递过一张纸巾,柔声说:“别难过了,是不是……这瓶子真的是你父亲的?”

苏念点点头,接过纸巾擦了擦眼泪,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陈叔说,当年那个古董商就是从一个姓苏的手里收的这瓶子,时间正好是我父亲去世后不久。除了我父亲,不会有别人了。”

她拿起那个瓷瓶,贴在脸颊上。瓷釉的冰凉透过皮肤传到心底,却让她觉得无比亲切。这是父亲曾经珍视过的东西,是父亲用体温摩挲过的宝贝。当年父亲去世后,家里一贫如洗,母亲一个人带着她,既要操持家务,又要挣钱供她上学,想必是走投无路了,才会卖掉父亲最爱的藏品。

“我小时候,总看见父亲坐在书桌前,对着他的那些宝贝呆。”苏念的声音轻轻的,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对沈亦臻诉说,“他会小心翼翼地把每个瓶子、每幅画都擦得干干净净,然后一个人看很久。那时候我不懂,总觉得那些冷冰冰的东西有什么好看的。后来我才知道,那些不仅仅是古董,更是他的心血,是他的念想。”

沈亦臻静静地听着,没有说话,只是轻轻拍着她的背,给她无声的安慰。他能感受到她此刻的心情,既有找到父亲遗物的激动,也有对父亲的思念,还有对当年家庭困境的心疼。

苏念擦了擦眼泪,抬起头,看着沈亦臻:“我一定要找到那个叫周怀安的古董商。就算找不到他本人,我也想知道,当年我母亲把瓶子卖给她的时候,有没有说过什么话,有没有……留下什么东西。”

沈亦臻点点头:“好,我帮你一起找。明天我就去老城区问问,看看有没有老人还记得当年的事。另外,我也可以托朋友在南方那边打听一下,姓周,叫周怀安,又是做古董生意的,说不定能找到线索。”

“谢谢你。”苏念看着他,眼底带着感激。在她最脆弱、最迷茫的时候,沈亦臻总是能给她依靠和力量。

第二天一早,沈亦臻就按照计划去了老城区。老城区的变化很大,很多老巷子都已经拆迁重建,只剩下零星几条还保留着当年的模样。他凭着记忆,找到了当年梨花巷的位置,如今那里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公园,只有几棵老槐树还立在原地,枝繁叶茂,像是在诉说着过往的岁月。

他在公园附近打听了一圈,大多是新来的住户,对三十多年前的事一无所知。就在他快要放弃的时候,一位坐在槐树下乘凉的老奶奶引起了他的注意。老奶奶看起来有八十多岁了,头花白,脸上布满了皱纹,却精神矍铄。她手里拿着一把蒲扇,慢悠悠地扇着,眼神里带着岁月的沉静。

沈亦臻走过去,恭敬地问:“奶奶您好,我想向您打听点事。三十多年前,这附近是不是有个叫梨花巷的地方?当时巷子里有没有一个姓周的南方古董商?”

老奶奶抬起头,看了他一眼,慢悠悠地说:“梨花巷啊,有啊,就在这公园底下。后来拆迁了,就变成现在这样了。姓周的古董商……我有点印象,好像是有这么个人,个子不高,说话软软的,带着南方口音。他当时在巷口租了个小房子,摆了个摊子卖老物件,我还去看过呢。”

“真的?”沈亦臻心里一喜,连忙追问,“那您还记得他叫什么名字吗?或者您知道他后来去哪里了吗?”

“名字记不清了,只知道姓周。”老奶奶摇了摇头,“他在这儿待了没几天就走了,说是家里老婆生病了,要回去照顾。走之前,他还把没卖完的几件小东西送给了邻居,人挺好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