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目光所及都是你的句子 > 第63章 地窖里的发现(第1页)

第63章 地窖里的发现(第1页)

第六十三章:地窖里的现

深秋的夜风吹过沈家老宅的青砖灰瓦,卷起墙角堆积的枯叶,出细碎的沙沙声,像是谁在暗处低声絮语。沈亦臻举着手电筒,光束穿透浓稠的夜色,照亮了院角那方被杂草半掩的地窖入口。石板盖边缘积着厚厚的青苔,缝隙里还嵌着几片干枯的梧桐叶,显然已经许多年没人动过。

“就是这儿了?”苏清沅站在他身侧,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眼神里掺着几分紧张与期待。她身上还带着方才在书房沾染的墨香,与地窖周围潮湿的泥土气息混在一起,竟有种奇异的和谐。

沈亦臻嗯了一声,放下手里的撬棍,蹲下身仔细打量那方石板。石板约莫半人宽,边缘刻着简单的云纹,只是常年被泥土覆盖,纹路早已模糊不清。“我小时候听爷爷提过,老宅里有个地窖,说是早年间用来存粮食和过冬的煤块,后来家里条件好了,就渐渐荒废了。”他指尖叩了叩石板,底下传来沉闷的回响,“没想到竟藏在这儿。”

说话间,他已经拿起撬棍卡在石板缝隙里,双臂用力。苏清沅见状,也伸手扶住石板边缘,两人一力,沉重的石板便出“吱呀”一声闷响,缓缓挪开一道缝隙。一股混杂着霉味、土腥味的凉气立刻从缝隙里涌出来,带着岁月沉淀的陈旧感,扑面而来。

沈亦臻将手电筒伸进地窖,光束在黑暗中扫过,照亮了地窖内部的轮廓。这地窖比想象中要宽敞些,约莫有十来平米,四壁是夯实的黄土,顶部用圆木架着,铺了层油纸和青砖,虽有些地方已经渗水,却依旧坚固。地窖中央堆着几个蒙着厚尘的木箱,旁边还散落着几个空的陶瓮,瓮口结着细密的蛛网。

“小心点,台阶可能滑。”沈亦臻先踩着狭窄的石阶往下走,手电筒的光稳稳地照在脚下。苏清沅跟在他身后,每走一步都格外谨慎,裙摆扫过石阶上的尘土,留下一道浅浅的痕迹。

落地时,鞋底踩在松软的泥土上,出轻微的声响。沈亦臻先走到那几个木箱前,伸手拂去箱盖上的灰尘,厚厚的灰尘立刻扬起,呛得他轻咳了两声。苏清沅连忙从口袋里掏出两张纸巾,递了一张给他,自己则捂着口鼻,借着他手里的光打量着木箱。

“这箱子是樟木的,你看,还能闻到点香味。”沈亦臻用指腹蹭了蹭箱壁,木质坚硬,虽历经多年,却没有腐烂的迹象。他尝试着掀开最上面那个箱子的盖子,盖子与箱体之间早已被湿气黏住,费了些力气才打开,伴随着一声清脆的“咔哒”声,箱盖应声而开。

手电筒的光立刻射进箱子里,两人的目光同时汇聚过去,可下一秒,期待的神色便淡了几分。箱子里并没有他们要找的金佛,只有几件叠得整齐的旧衣物,布料是早已过时的粗棉布,颜色也褪得几乎看不出原本的样子,边角处还带着虫蛀的小洞。

“看来不在这个箱子里。”苏清沅轻声说,伸手碰了碰那些衣物,布料一触即碎,化作细小的棉絮飘落下来。

沈亦臻点点头,又转向旁边的箱子。第二个箱子比第一个稍小些,打开后,里面装的是一些旧瓷器,有碗,有盘子,还有一个小小的花瓶。只是这些瓷器大多已经残缺,碗沿缺了口,盘子裂了缝,花瓶的瓶颈也断了,显然只是些寻常的家用物件,并非什么值钱的古董。

“第三个了。”沈亦臻深吸一口气,将手电筒递给苏清沅,让她照着亮,自己则双手抓住第三个箱子的盖子,用力一掀。这一次,箱子里的东西终于有了些不同——里面没有衣物,也没有瓷器,而是堆着一叠叠泛黄的纸张,用粗麻绳捆着,看起来像是账本之类的东西。

“不是金佛。”苏清沅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失落,但还是立刻补充道,“不过这些账本说不定有线索。”

沈亦臻也回过神来,伸手拿起最上面的一叠纸。纸张已经变得脆薄,稍一用力就可能撕破,他不得不放慢动作,小心翼翼地将绳子解开。第一张纸展开,上面是用毛笔写的字迹,字体工整,带着几分旧时代文人的风骨。

“光绪二十一年,三月初六,收苏家布庄货款银二百两……”沈亦臻轻声念了出来,眼睛微微睁大,“是苏沈两家的往来账。”

苏清沅闻言,立刻凑了过来,头靠在他的肩膀上,借着光仔细看着。账本上的记录很详细,每一笔收入支出都写得清清楚楚,不仅有货款,还有两家互相拆借的银子,甚至还有婚丧嫁娶时的人情往来。

“你看这里,光绪二十二年,五月初十,沈家送苏家贺礼,绸缎两匹,银五十两,备注是苏家长女出阁。”苏清沅指着其中一行字,语气里带着几分惊讶,“我奶奶就是苏家长女,她出嫁的时间,确实是光绪二十二年。”

沈亦臻的目光也亮了起来,他继续往下翻,账本一页页翻过,上面的字迹偶尔会有变化,显然不是同一个人所写,但记录的都是苏沈两家的往来。时间从光绪二十一年一直延续到光绪二十五年,几乎没有间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账本太重要了,说不定能理清当年两家的关系。”苏清沅的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她伸手轻轻拂过账本上的字迹,仿佛能透过这泛黄的纸张,看到百年前两家交往的场景。

沈亦臻也很激动,他继续往下翻,一页页仔细看着,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突然,他的手指顿住了,目光定格在其中一行记录上。

“光绪二十三年,八月十五,购和田玉一块,银五百两,备注:送京。”沈亦臻一字一顿地念着,声音都有些颤,“光绪二十三年,和田玉……”

苏清沅的心也跟着提了起来,她立刻看向那行字,没错,时间正是光绪二十三年,而他们要找的金佛,据说是当年用一块稀有的和田玉换来的。这一笔开销,无疑是一条重要的线索。

“五百两银子,在当时可不是个小数目。”苏清沅喃喃道,“能花这么多钱买一块和田玉,还特意送到京城,这玉肯定不一般。”

沈亦臻点点头,手指在那行字上轻轻摩挲着,思绪飞运转。光绪二十三年,正是苏沈两家关系最好的时候,也是金佛传说出现的时间。这笔和田玉的开销,会不会就和金佛有关?难道当年送出去的和田玉,换回来的就是那尊金佛?

“继续往下看,说不定还有更多线索。”苏清沅催促道,她的心跳得飞快,感觉真相就在眼前。

沈亦臻依言继续翻页,后面的记录又回到了寻常的往来账目,再没有提到和田玉,也没有提到金佛。他一页页翻到最后,就在他以为账本已经结束的时候,却现最后一页的内容与前面截然不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