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苏念的决定
窗外的雨丝已经连绵了三天,像一匹被扯碎的素色绸缎,轻柔地覆盖着整座城市。苏念坐在书桌前,指尖轻轻拂过桌面上那枚刚刚拼合完整的玉佩,冰凉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至心底,带着一种穿越了时光的厚重与微凉。
玉佩是祖父留下的遗物,半月前从老宅阁楼的旧木箱里翻出时,还是两半断裂的残片,边缘因岁月侵蚀而变得有些毛糙。这些天,她几乎每天都会对着这两半玉佩呆,试图从那细腻的纹路里,寻找到祖父当年留下的痕迹。直到昨天傍晚,当她用特制的粘合剂将最后一道缝隙弥合时,一枚完整的龙纹玉佩终于重现在眼前——龙微抬,鳞爪分明,哪怕历经数十年光阴,那温润的玉质里依旧透着一股内敛的光华。
“爷爷,您当年写下那些话的时候,是不是早就料到,有一天我会站在这样的十字路口?”苏念轻声呢喃,目光落在玉佩旁那本泛黄的牛皮纸日记上。日记本的封皮已经有些磨损,边角卷起了细小的弧度,那是祖父苏振庭的字迹,一笔一划都带着老派文人的严谨与执着。
她随手翻开一页,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民国三十七年秋,雨。与沈兄赴西北,寻金佛踪迹。途中遇袭,玉碎人离。沈兄言,此乃命数,然我心有不甘。金佛关乎家国,绝非个人恩怨所能左右……”后面的字迹有些潦草,像是在匆忙中写下,末尾甚至洇开了几滴墨痕,想来当时的情形定是万分紧急。
这已经是苏念不知道第几次读这段文字了。自从沈亦臻找到她,提起沈氏集团想要聘请她担任文物顾问,并且提及祖父与沈家祖辈当年共同寻找金佛的往事时,这本日记就成了她每晚睡前必翻的物件。她一直犹豫,一方面是对祖父当年经历的好奇,另一方面,却是对沈亦臻那份复杂的情愫,让她不敢轻易迈出脚步。
她与沈亦臻的相识,本就带着几分戏剧性。第一次见面是在一场文物拍卖会上,她为了拍下祖父当年收藏过的一幅古画,与他展开了激烈的竞价,最后却被他以高出底价三倍的价格截胡。那时的她,只觉得这个男人冷漠又霸道,浑身透着生人勿近的疏离感。可后来几次接触,她却渐渐现,他看似冰冷的外表下,藏着一颗细腻而执着的心。尤其是在得知祖父与他祖父的过往后,他看向她的眼神里,总是带着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有探究,有关切,还有一丝她不敢深究的温柔。
“吱呀”一声,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佣人张妈的声音传来:“小姐,沈先生又来了,已经在客厅等了快一个小时了。”
苏念的心猛地一跳,指尖下意识地攥紧了那枚玉佩,冰凉的玉质硌得她掌心微微疼。这三天里,沈亦臻每天都会来,有时只是坐一会儿,喝一杯她亲手泡的茶,有时会和她聊几句关于文物的话题,却从没有主动提及聘请她做顾问,或是寻找金佛的事。他似乎在给她足够的时间,让她自己做出决定。
“我知道了,张妈,我马上下去。”苏念深吸一口气,将日记本合上,小心翼翼地放在玉佩旁边,然后起身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米白色针织裙。镜子里的女孩,眼底带着一丝淡淡的疲惫,却又透着一股前所未有的坚定。她知道,是时候做出决定了。
下楼时,沈亦臻正坐在客厅的沙上,手里拿着一本关于明清玉器的书,看得专注。他穿着一件黑色的羊绒大衣,领口微微敞开,露出里面的白色衬衫,身姿挺拔,侧脸的轮廓在柔和的灯光下显得格外俊朗。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目光落在她身上,眼底瞬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光亮。
“来了?”他站起身,声音低沉而温和,“今天气色比昨天好多了。”
苏念走到他面前,停下脚步,没有像往常一样去泡茶,而是直截了当地开口:“沈亦臻,我有话想跟你说。”
沈亦臻看着她认真的眼神,微微颔:“你说,我听着。”
“我答应你,”苏念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我愿意担任沈氏集团的文物顾问,而且,我想和你一起,找出那尊金佛,查清当年爷爷和你祖父之间,到底生了什么。”
说完这句话,她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轻轻吁了口气,目光紧紧地盯着沈亦臻的眼睛,想要从他的反应里,找到一丝回应。
沈亦臻先是愣了一下,似乎没料到她会如此直接地给出答案。几秒钟后,他的嘴角缓缓勾起一抹浅淡的笑容,那笑容像是初春的阳光,瞬间驱散了客厅里因连日阴雨而带来的沉闷。他向前迈出一步,距离她更近了一些,低沉的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喜悦:“好,我们一起。”
简单的四个字,却像是一颗投入湖心的石子,在苏念的心底漾开了层层涟漪。她看着他眼底的笑意,忽然觉得,那些曾经的犹豫和不安,在这一刻都变得不再重要。祖父的日记里写着“金佛关乎家国”,而她现在所做的决定,不仅是为了完成祖父的遗愿,更是为了追寻一段被时光掩埋的真相。而身边这个男人,将会成为她这段旅程中,最重要的伙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其实,我已经查到了一些线索。”沈亦臻见她眼底的紧张渐渐散去,便顺势开口,将桌上的一个文件袋推到她面前,“这是我祖父留下的一些信件,里面提到了当年他们去过的一个地方,在西北的一座古城里。我想,我们可以从那里开始查起。”
苏念拿起文件袋,指尖微微颤抖。她打开袋子,里面装着几封泛黄的信笺,字迹与祖父日记里的截然不同,却同样带着岁月的痕迹。她抽出一封信,仔细读了起来,信里提到了“黑水城”、“佛窟”、“密道”等字眼,虽然内容零散,却为他们寻找金佛提供了重要的方向。
“黑水城……我好像在爷爷的日记里看到过这个名字。”苏念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说那里风沙很大,晚上能听到古城墙的呜咽声。”
“没错,就是那里。”沈亦臻点头,“我已经联系好了当地的考古研究所,他们愿意协助我们进行勘探。不过,那里的条件比较艰苦,而且气候干燥,风沙也大,你……”
“我不怕。”苏念打断他的话,眼神坚定,“爷爷当年能在那样的环境下坚持下来,我也可以。而且,有你在身边,我更不怕了。”
话说出口,她才意识到自己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依赖,脸颊瞬间泛起了淡淡的红晕,连忙低下头,假装继续看信。
沈亦臻看着她泛红的耳根,眼底的笑意更深了。他没有点破,只是轻声说道:“那我们就尽快准备,三天后出。这段时间,我会让人把需要的装备和资料都准备好,你也收拾一下行李,注意保暖,那边的温差很大。”
“好。”苏念轻轻应了一声,心里却像是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温暖而踏实。
接下来的三天,两人都在忙碌中度过。苏念将祖父的日记和玉佩小心翼翼地收进行李箱,又准备了几件厚实的外套和防风沙的围巾。沈亦臻则忙着对接考古研究所,安排行程和车辆,每天都会给她打一个电话,告诉她准备的进展,顺便提醒她注意休息。
出那天,天终于放晴了。阳光透过车窗,洒在苏念的脸上,暖洋洋的。她靠在座椅上,看着窗外不断后退的风景,心里充满了期待。沈亦臻坐在她身边,手里拿着一份黑水城的考古资料,时不时地给她讲解一些当地的历史和地理环境。
“黑水城是西夏时期的一座重要城市,后来因为环境恶化,逐渐被风沙掩埋。”沈亦臻的声音低沉而有磁性,“我祖父的信里提到,金佛可能藏在一座废弃的佛窟里,而那座佛窟的入口,被一道石门挡住了,需要找到机关才能打开。”
“机关?”苏念好奇地问道,“那会不会很危险?”
“应该不会,”沈亦臻笑了笑,“我已经让考古队的专家研究过了,那道石门的机关并不复杂,只是需要找到正确的触点。而且,我们会有专业的队员陪同,安全方面不用担心。”
苏念点了点头,心里的不安又少了一些。她转头看向沈亦臻,现他也正在看着她,眼神温柔而专注。四目相对,两人都没有说话,却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无声地传递着。
车子行驶了大约六个小时,终于到达了黑水城遗址。远远望去,一片茫茫的戈壁滩上,矗立着一座残破的古城墙,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格外苍凉而壮观。
考古队的队长李教授已经在遗址门口等他们了。李教授是一位头花白的老人,精神矍铄,见到他们,热情地迎了上来:“沈先生,苏小姐,你们可来了。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明天一早就可以开始勘探。”
“辛苦李教授了。”沈亦臻与李教授握了握手,“这段时间,还要麻烦您多费心。”
“客气了,”李教授摆了摆手,目光落在苏念身上,“这位就是苏振庭先生的孙女吧?苏先生当年可是我们考古界的前辈,可惜啊……”
提到祖父,苏念的心里泛起一丝酸涩,她点了点头:“李教授您好,我是苏念。我爷爷经常在我面前提起您,说您是他最敬佩的考古学家。”
“哎,都是过去的事了。”李教授叹了口气,“苏先生当年为了寻找金佛,付出了太多。现在好了,有你们年轻人继续他的事业,他在天之灵也该安息了。”
当晚,他们在遗址附近的临时营地住了下来。营地很简陋,只有几顶帐篷和一些简单的生活设施。苏念躺在帐篷里,听着外面风吹过戈壁滩的声音,像是祖父日记里写的那样,带着一丝呜咽的调子。她拿出那枚玉佩,放在掌心,借着帐篷里的灯光,仔细地看着上面的龙纹。
忽然,她现龙的眼睛里,似乎有一个细小的凹槽,像是一个钥匙孔。她心里一动,想起祖父日记里的一句话:“龙目藏钥,佛心见光。”
“龙目藏钥……难道说,这枚玉佩就是打开石门的钥匙?”苏念激动地坐了起来,想要立刻去找沈亦臻。
就在这时,帐篷的门被轻轻拉开了,沈亦臻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杯热水:“还没睡?在想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沈亦臻,你看这个!”苏念连忙把玉佩递给他,指着龙的眼睛,“你看这里,有一个凹槽,我觉得这可能就是打开石门的钥匙!”
沈亦臻接过玉佩,仔细看了看,又想起祖父信里提到的“龙形密钥”,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惊喜:“你说得对!我祖父的信里提到过,打开石门需要一枚龙形的密钥,原来就是这枚玉佩!”
“真的吗?”苏念的眼睛亮了起来,“那我们明天就可以打开石门了?”
“嗯,”沈亦臻点了点头,将玉佩还给她,“有了这枚玉佩,我们找到金佛的希望就更大了。不过,你也别太兴奋了,早点休息,明天还要早起。”
“好。”苏念接过玉佩,小心翼翼地收了起来。她看着沈亦臻,心里充满了感激。如果不是他,她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祖父当年的秘密,更不会有机会亲自去完成祖父的遗愿。
沈亦臻看着她眼底的光芒,嘴角露出一丝温柔的笑容:“快睡吧,我就在隔壁帐篷,有事随时叫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