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目光所及都是你的句子 > 第81章 真相大白(第1页)

第81章 真相大白(第1页)

第八十一章:真相大白

深秋的雨丝敲打着沈家庄园书房的雕花玻璃窗,将窗外的梧桐叶染成深浅不一的墨色。沈亦臻指尖捏着一把黄铜钥匙,钥匙齿缝里还嵌着经年累月的木渣——这是三天前整理父亲沈敬亭遗物时,从红木书桌最底层的暗格里现的。暗格深处除了这把钥匙,只有一张泛黄的牛皮纸,上面用父亲遒劲的字迹写着:“东厢房阁楼,第三块地板下。”

此刻他站在东厢房阁楼的中央,积灰的阳光从老虎窗斜射进来,在地面投下菱形的光斑。阁楼里堆着沈家长辈的旧物:蒙着防尘布的紫檀木家具、装着瓷器的锦盒、还有几箱捆扎整齐的书籍。他按照牛皮纸上的提示,蹲下身用指腹敲了敲地板,当敲到第三块时,传来不同于其他地板的空洞声。

沈亦臻深吸一口气,将黄铜钥匙插进地板边缘隐秘的锁孔里。随着“咔嗒”一声轻响,地板缓缓向上弹起,露出一个铺着黑色绒布的木盒。他小心翼翼地将木盒取出,绒布上还残留着淡淡的樟脑丸气味,那是父亲生前惯用的防虫剂味道,一瞬间将他拉回少年时的记忆——那时父亲总在每个换季的清晨,亲自给书房的古籍和木箱更换樟脑丸,阳光落在父亲鬓角的白上,像撒了一层细盐。

木盒打开的瞬间,一股陈旧的纸张气息扑面而来。里面没有金银珠宝,也没有贵重文玩,只有一本深蓝色封皮的日记本,封皮上烫金的“沈敬亭”三个字已经有些褪色,边角处因为频繁翻阅而微微卷起。沈亦臻坐在阁楼的旧藤椅上,藤条出轻微的“吱呀”声,他指尖拂过日记本的封皮,仿佛能触到父亲当年写下这些文字时的温度。

日记本的第一页日期是年的秋天,正是沈亦臻出生的前一年。他一页页往下翻,大多是父亲记录的生意往来和家庭琐事,直到翻到年月日那一页,字迹突然变得潦草,墨水晕染的痕迹显示出书写者当时的急切。

“今日与苏老哥(苏振邦)在茶馆见面,他神色慌张,频频看窗外。我问他是否遇到难处,他沉默许久,从怀里掏出一个油布包,打开竟是苏家那半尊金佛。”

沈亦臻的心脏猛地一缩,手指下意识地攥紧了日记本。苏家与沈家的恩怨,正是源于这半尊金佛。当年两家祖辈共同得到一尊完整的金佛,约定各持一半作为合作信物,后来苏家的半尊金佛不翼而飞,苏家一口咬定是沈家所偷,两家从此反目,断绝了所有往来。这些年来,他无数次听父亲提起这件事,父亲每次都只是叹气,从未多说一句,如今日记里的文字,竟揭开了他从小听到大的“真相”背后,藏着另一番隐情。

他接着往下读,字迹因为情绪激动而微微颤抖:“苏老哥说,近来镇上出现一伙盗墓贼,专偷古董文物,他担心金佛落入贼人之手,前日夜里悄悄将金佛藏在老宅后院的老槐树下,埋在三尺深的土里,还在上面种了一株月季做记号。他说等风头过了,再把金佛取出来,到时候亲自送回沈家,让两家继续合作。”

“我劝他将此事告知苏家人,免得日后产生误会。苏老哥却摇头,说家人性子急,若是知道他把金佛藏起来,定会追问不休,不如等事情平息后再解释。他还说,让我暂时不要声张,等他处理好此事,亲自登门拜访。我见他态度坚决,便答应了。”

读到这里,沈亦臻的眼眶有些热。他想起小时候见过苏振邦祖父,那位老人总是穿着灰色的长衫,手里拿着一把折扇,每次见到他都会笑着递给他一颗水果糖。那样温和的老人,怎么会想到自己一时的谨慎,竟酿成了两家几十年的恩怨。

日记本的下一页日期是年月日,字迹变得沉重:“今日得知苏老哥突脑溢血去世的消息,我赶到苏家时,他已经没了气息。苏家儿女哭成一团,见到我便质问金佛的下落,说定是沈家趁苏老哥病重,偷走了金佛。我想解释,却被他们推搡着赶出了门。”

“我回到家,坐在书房里想了一夜。苏老哥没来得及告诉家人金佛的下落,也没来得及告诉我具体的埋藏位置,只说在老宅后院的老槐树下。我若是现在去苏家说金佛是苏老哥自己藏起来的,他们定然不会相信,只会觉得我是在编造谎言。更何况,没有证据,我怎么能让他们信服?”

“我决定先去苏家老宅找找看,若是能找到金佛,一切就真相大白了。可我刚到苏家老宅门口,就看到苏家的人在收拾东西,说要卖掉老宅,搬到城里去。我不敢上前,只能看着他们锁上大门,心里像压了一块石头。”

沈亦臻放下日记本,走到阁楼的窗前。雨已经停了,夕阳透过云层,给梧桐叶镀上了一层金边。他想起父亲这些年来的样子,每次家族聚会,只要有人提起苏家,父亲就会借故离开;每次路过苏家曾经的老宅,父亲都会放慢脚步,久久地望着那扇紧闭的大门。原来父亲不是不想解释,而是没有机会,没有证据,只能将这个秘密藏在心里,独自承受着误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继续往下翻日记本,后面的内容大多是父亲寻找金佛的记录。年,父亲托人打听苏家老宅的下落,得知老宅已经被卖给了一个商人,商人将老宅拆了重建,老槐树也被砍掉了;o年,父亲在一次古董交易会上遇到苏家的儿子苏明哲,想上前解释,却被苏明哲冷言冷语地拒绝,说沈家是忘恩负义的小人,永远不会原谅沈家;ooo年,父亲得了重病,躺在病床上还念叨着“金佛”“苏家”,眼神里满是遗憾。

“oo年月o日,今天亦臻过二十岁生日,他问我为什么沈家与苏家不能和解。我看着他年轻的脸,心里很不是滋味。我不能告诉他真相,一来没有证据,二来我怕他冲动,去找苏家理论,反而让两家的关系更加恶化。我只能告诉他,等时机成熟,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我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这几年身体越来越差,记忆力也越来越不好。我把这本日记藏起来,希望有一天,亦臻能找到它,能知道事情的真相。我希望他能完成我的心愿,找到金佛,还沈家一个清白,也还苏家一个真相,让两家几十年的恩怨,就此了结。”

这是日记本的最后一页,日期是o年,也就是父亲去世的前一年。沈亦臻的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滴在日记本的纸页上,晕开了墨迹。他终于明白,父亲这些年来的沉默和遗憾,不是因为愧疚,而是因为无奈。父亲不是不想解释,而是想在有证据的情况下,给苏家一个交代,给沈家一个清白。

他合上日记本,小心翼翼地放回木盒里,然后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此刻的他,心里没有了之前的迷茫和愤怒,只有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他知道,父亲的心愿,就是他接下来要完成的事情。

沈亦臻走出阁楼,夕阳已经落到了西边的山头上,将沈家庄园的红墙染成了温暖的橘色。他掏出手机,拨通了苏晚的电话。苏晚是苏家的孙女,也是他在一次画展上认识的女孩。之前因为两家的恩怨,他们之间总是隔着一层隔阂,如今真相大白,他想,是时候告诉她一切了。

电话接通后,苏晚的声音带着一丝疑惑:“沈亦臻?有什么事吗?”

沈亦臻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地说:“苏晚,我有件很重要的事情想告诉你,关于苏家那半尊金佛的真相。你现在有空吗?我们见面聊聊吧。”

电话那头沉默了片刻,然后传来苏晚的声音:“好,在哪里见面?”

“就在你家老宅附近的那家茶馆吧,就是你祖父以前常去的那家。”沈亦臻说。

“好,我半小时后到。”苏晚说完,挂断了电话。

沈亦臻收起手机,快步走向车库。他知道,接下来的见面,可能会解开两家几十年的恩怨,也可能会遇到新的困难,但他不会退缩。因为这是父亲的心愿,也是他作为沈家后代的责任。

当沈亦臻开车来到茶馆时,苏晚已经到了。她坐在靠窗的位置,穿着一件米白色的风衣,头披在肩上,眼神里带着一丝期待和疑惑。看到沈亦臻走进来,她站起身,点了点头。

沈亦臻在她对面坐下,叫来了服务员,点了两杯绿茶。然后他从包里拿出那个深蓝色封皮的日记本,推到苏晚面前:“这是我父亲的日记,里面写着当年金佛失踪的真相。”

苏晚疑惑地拿起日记本,翻开第一页,当看到里面的内容时,她的眼神渐渐变了。她一页页往下读,手指微微颤抖,眼眶也慢慢红了。当读到祖父苏振邦将金佛藏起来,又因为突脑溢血去世,没能来得及解释时,她的眼泪掉了下来。

“原来……原来祖父没有骗我们,金佛不是沈家偷的,是祖父自己藏起来的。”苏晚的声音带着哽咽,“这么多年,我们一直误会沈家,一直指责你们,对不起。”

沈亦臻摇了摇头,说:“不怪你们,要怪就怪命运弄人。我父亲这些年来,一直想找机会解释,可每次都没能成功。他直到去世,都在为这件事遗憾。”

“那……那金佛现在在哪里?”苏晚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一丝希望。

沈亦臻叹了口气,说:“我父亲当年去苏家老宅找过,可那时候老宅已经被拆了,老槐树也被砍了,金佛可能还在那里,也可能已经不见了。不过我打算再去那里找找看,不管能不能找到,我都想试试。”

苏晚点了点头,说:“我和你一起去。那是我祖父藏起来的金佛,我也有责任找到它。”

沈亦臻看着苏晚,露出了一丝笑容:“好,我们一起找。不管结果如何,至少我们知道了真相,解开了两家几十年的恩怨。”

窗外的夕阳透过茶馆的玻璃窗,照在两人身上,温暖而柔和。几十年的误会,因为一本日记,终于真相大白。虽然金佛的下落还未可知,但沈亦臻和苏晚都知道,他们的未来,将会是一个新的开始。他们会带着父辈的心愿,继续寻找金佛,也会努力修复两家的关系,让这段尘封的恩怨,从此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茶馆里的绿茶散着淡淡的清香,两人的谈话声渐渐融入了傍晚的宁静中。沈亦臻看着苏晚认真的侧脸,心里充满了希望。他知道,父亲在天有灵,看到这一幕,一定会感到欣慰的。而他,也会带着父亲的期望,勇敢地走下去,为沈家,为苏家,也为自己,创造一个更好的未来。

喜欢目光所及都将是你请大家收藏:dududu目光所及都将是你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