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目光所及都是你的句子 > 第104章 暗查槐安路(第1页)

第104章 暗查槐安路(第1页)

o章:暗查槐安路

初秋的风带着几分凉意,卷着路边法国梧桐的落叶,在柏油马路上打着旋儿。苏念坐在副驾驶座上,指尖反复摩挲着口袋里那枚银锁——锁身的“平安”二字早已被岁月磨得温润,锁扣处的莲花纹却依旧清晰,像一道刻在骨血里的印记。她侧头看向驾驶座上的沈亦臻,男人握着方向盘的手骨节分明,目光专注地落在前方的路况,晨光透过车窗洒在他的侧脸,将下颌线勾勒得愈清晰。

“还有多久到槐安路?”苏念轻声开口,打破了车厢里的寂静。银锁夹层里那张写着“槐安路号”的纸条,像一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她心头,她既期待能找到线索,又害怕揭开更多不为人知的往事。

沈亦臻抬眼瞥了眼导航,声音低沉而平稳:“快了,前面路口右转就是。”他余光扫过苏念紧攥着衣角的手,自然地放缓了车,“别紧张,有我在。”

简单的六个字,却像一颗定心丸,让苏念躁动的心绪安定了几分。她想起昨日在咖啡馆,自己将银锁和纸条摊在沈亦臻面前时,他眼中闪过的惊讶与笃定——他说“槐安路号是沈氏老宅的旧址,几十年前改成了商铺,我小时候还去过几次”,那一刻,她便知道,这场关于银锁与约定的探寻,终究离不开他的陪伴。

车子缓缓驶入槐安路,与市中心的车水马龙不同,这里的街道安静得像是被时光遗忘的角落。道路两旁是清一色的青砖灰瓦老建筑,斑驳的墙面上爬满了藤蔓,偶尔能看到几家挂着木质招牌的小店,门口摆着老式的藤椅和盆栽,透着一股子怀旧的气息。

“就是这里。”沈亦臻将车停在一家店铺门口,抬手示意苏念看向前方。

苏念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眼前的店铺门面不大,木质的门框上挂着一块褪色的招牌,上面用毛笔写着“拾遗书店”四个大字,字迹苍劲有力,却也因常年风吹日晒,边缘有些模糊。店门是两扇对开的木门,门上嵌着小块的玻璃,玻璃上蒙着一层薄灰,隐约能看到里面摆放着书架。

两人下车,并肩走到店门口。沈亦臻抬手轻轻敲了敲木门,“咚咚咚”的声响在安静的街道上格外清晰。片刻后,门内传来一阵缓慢的脚步声,紧接着,木门被拉开一条缝隙,一个头花白的老人探出头来。

老人穿着一件深蓝色的对襟褂子,脸上布满了皱纹,却精神矍铄,一双眼睛格外明亮,像是能看透人心。他先是打量了沈亦臻一眼,目光在他身上停留片刻后,又转向苏念,当看到苏念口袋里露出的半截银锁时,老人的眼神骤然一凝,原本松弛的眉头也微微蹙起。

“两位是?”老人的声音带着几分沙哑,却很有穿透力。

沈亦臻上前一步,语气礼貌而诚恳:“老人家,我们是来找人的,请问这里是槐安路号吗?”

老人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再次看向苏念,目光紧紧锁在那枚银锁上,“你们找这里做什么?”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警惕,像是在防备什么。

苏念见状,从口袋里掏出那枚银锁,轻轻托在掌心,递到老人面前:“老人家,我们是来寻找与这枚银锁有关的线索的。”

银锁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银光,“平安”二字和莲花纹清晰可见。老人盯着银锁看了许久,眼神从最初的警惕逐渐变得复杂,有惊讶,有疑惑,还有几分难以言喻的沉重。他沉默了片刻,才缓缓打开木门,侧身让两人进来:“进来吧,外面风大。”

两人跟着老人走进书店,一股淡淡的墨香和旧书特有的霉味扑面而来。书店里的空间不大,却被收拾得井井有条,墙壁两侧摆满了书架,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各种旧书,从线装古籍到现代小说,应有尽有。书架之间留出狭窄的通道,通道上放着几张矮小的木桌和椅子,桌上还放着没喝完的茶,显然老人平日里会在这里看书喝茶。

老人走到柜台后,拿起一个搪瓷杯,倒了两杯热水,递给苏念和沈亦臻:“先喝口水,暖暖身子。”

苏念接过水杯,指尖传来温热的触感,她轻声说了句“谢谢”,目光却忍不住在书店里打量。书架上的书大多都有些年头了,书脊上的字迹有些已经模糊不清,甚至有些书的封面都已经脱落,却被精心地用牛皮纸包好。她注意到,靠近柜台的一个书架上,摆放的全是关于文物和历史的书籍,其中还有几本是祖父曾经提到过的绝版着作。

“老人家,您认识这枚银锁?”沈亦臻喝了一口水,开门见山地问道。

老人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再次落在苏念掌心的银锁上,缓缓点头:“认识。这枚银锁是清末的物件,出自京城有名的银匠‘张记’之手,锁扣处的莲花纹是‘张记’的招牌工艺,当年能定制得起这种银锁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家。”

苏念心中一动,追问道:“那您知道这枚银锁的来历吗?或者说,您知道槐安路号与这枚银锁有什么关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老人叹了口气,起身走到书店深处的一扇木门前。那扇门与墙壁的颜色几乎一致,如果不仔细看,根本现不了。老人从腰间取下一串钥匙,找出其中一把铜制的旧钥匙,插入锁孔,轻轻转动。“咔嚓”一声,门锁打开,老人推开木门,一股尘封已久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里原本是沈氏老宅的后院,后来改成书店,我就把这里改成了储藏室。”老人回头看了两人一眼,“你们要找的线索,就在里面。”

苏念和沈亦臻对视一眼,跟着老人走进储藏室。储藏室不大,里面堆满了纸箱和旧书,只有中间留出一条狭窄的通道。老人走到储藏室最里面,弯腰搬开一个沉重的木箱,露出了地面上一块方形的石板。他蹲下身,用手指抠住石板边缘,用力向上一抬,石板被掀开,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洞口旁边还放着一架木制的梯子。

“这是当年沈氏老宅留下的密室,我在这里守了三十年,就是等拿着银锁的人来。”老人的声音带着几分感慨,“当年沈家老爷子托付我照看这里时说,只有拿着‘平安’银锁的人,才能打开密室。”

沈亦臻拿出手机,打开手电筒,照亮了洞口。梯子看起来有些陈旧,但依旧结实。他转头看向苏念:“我先下去看看。”

苏念点点头,看着沈亦臻顺着梯子爬进密室。片刻后,下面传来沈亦臻的声音:“下来吧,里面很安全。”

苏念深吸一口气,握着梯子的扶手,慢慢爬进密室。密室里空间不大,大约只有十几个平方,地面和墙壁都是由青石砌成,因为常年不见天日,空气中带着一股潮湿的气息。沈亦臻的手电筒光线扫过四周,苏念看到密室里空荡荡的,只有正中央摆放着一个紫檀木盒。

“这里只有这个盒子。”沈亦臻走到木盒旁,小心翼翼地将盒子捧起来。木盒看起来有些年头了,表面的漆已经有些脱落,但依旧能看出当年的精致。他示意苏念过来,“我们一起打开看看。”

苏念走到沈亦臻身边,两人一起将木盒的盖子打开。盒子里铺着一层暗红色的绒布,却空空如也,没有任何东西。苏念的心瞬间沉了下去,难道线索就这么断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