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咸鱼少女的日常生活 > 第1章 被迫出山初露锋芒(第2页)

第1章 被迫出山初露锋芒(第2页)

她感觉自己像一只被无形之手拎着后颈皮,即将扔进名为“职场”的斗兽场的猫,充满了对未知环境的恐惧和对被迫营业的愤怒。

“星耀文娱……”她趴在卧室阳台的栏杆上,有气无力地搜索着这家公司的资料。果然,如爷爷所说,业绩惨淡。旗下几个不温不火的歌手,一两部投资打了水漂的网剧,管理混乱,理念陈旧,在日新月异的文娱市场里,像一艘正在缓慢沉没的旧船。

“让我去当副总经理?是让我去当背锅侠吧!”林晓月哀嚎一声,把脸埋进柔软的抱枕里。

前世被工作支配的恐惧再次浮现。没完没了的会议、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永远满足不了的上司、还有那该死的、悬在头顶的绩效考核……难道她重生一次,就是为了换个地方继续当社畜?而且是从底层社畜升级为……背锅侠社畜?

不甘心啊!她好不容易才适应了米虫的生活!

然而,深植于灵魂的社畜本能,却在绝望中开始悄然运转。既然无法反抗,那么,能不能……换个姿势享受?

她重新拿起平板,更仔细地翻阅星耀的资料。看着那些陈旧到掉牙的宣方案、那些对市场趋势误判到离谱的项目书、那些效率低下到令人指的内部流程……前世在某互联网大厂被蹂躏出的职业素养,让她几乎是条件反射般地开始在心里吐槽、分析、甚至……构思解决方案。

“这个推广方案,还停留在十年前砸钱买硬广的模式,完全不懂社交媒体矩阵和kol投放啊!”

“艺人定位模糊,什么都想沾,结果毫无记忆点。”

“内部审批流程长达十几个节点,等流程走完,市场热点早凉透了!”

“……”

吐槽着吐槽着,一个荒谬的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流星,骤然点亮了她的脑海。

如果……如果她把这家公司,当成一个大型的、真实的、经费充足的……“模拟经营游戏”呢?

前世她可是这类游戏的忠实粉丝!虽然现实更复杂,但核心逻辑是相通的——资源整合、效率优化、抓住用户(观众)痛点、打造爆款产品(内容)。

反正已经回不去了,反正爷爷把她扔过去,估计也没指望她真能做出什么成绩,大概率是某种她无法理解的豪门博弈或者……试探?那她何不利用这个机会,把这个“副总经理”的职位,当成一个高级游乐场?

用她来自另一个世界的、被互联网和海量信息洗礼过的思维,对这个陈旧的公司进行一番“降维打击”?成功了,算她牛逼,体验一把当大佬的快感;失败了,反正有沈家兜底,她也不损失什么,正好坐实她“废物”的名头,以后更能理直气壮地摆烂。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像野草般在她心里疯长。

一丝久违的、属于前世挑战高难度项目时的兴奋感,混合着破罐子破摔的诡异勇气,悄然取代了之前的沮丧和恐惧。

“好!”林晓月猛地从躺椅上坐起来,眼睛里有光在闪烁,“不就是换个地方摸鱼吗?高级摸鱼,就是要把鱼塘搅活,让所有人都觉得你在努力工作,实际上……嘿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打开电脑,不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开始主动搜集这个平行世界文娱市场的详细数据、用户画像、流行趋势。她现,这个世界的文娱产业,虽然科技水平与她前世相仿,但在运营理念、内容创新和用户互动上,却相对滞后许多。很多在她前世已经被验证成功的玩法,在这里还是一片蓝海。

一种属于“先知”的、微妙的优越感和掌控感,开始在她心中滋生。

一周后,林晓月,顶着“沈明薇”的名字和“沈家小姐”的光环(或者说阴影),在沈瀚山指派的一位精明干练的李秘书的陪同下,踏入了星耀文娱所在的那栋位于市中心、外表光鲜但内里似乎已显疲态的写字楼。

她的到来,在公司内部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地震。

员工们表面上恭敬,眼神里却充满了好奇、审视,以及毫不掩饰的怀疑。一个传闻中“疯了”的、从未接触过具体业务的豪门千金,空降到这样一个关键位置?这简直是沈家放弃星耀的信号吧!

总经理是一位姓王的中年男人,笑容可掬,言语热情,但眼底深处的那抹圆滑和算计,没能逃过林晓月前世练就的“察言观色”技能。他大概把她当成了需要小心供奉起来的瓷娃娃,或者……随时准备甩锅的对象。

林晓月没有理会这些暗流涌动。她穿着原身衣柜里一套相对干练的浅灰色西装套裙(虽然内心吐槽了一万遍这老气的款式),脸上挂着一种介于“我是来打酱油的”和“别惹我我后台很硬”之间的微妙表情,走进了分配给她的办公室。

办公室很大,视野开阔,装修豪华,但总透着一股没人气的冷清。

她没有像众人预料的那样,召开全体员工大会表就职演说,或者找各部门负责人一一谈话立威。

她做的第一件事,是让李秘书搬来了公司近三年所有的项目报告、财务报表、人事档案、以及……员工食堂的菜单和下午茶采购清单。

然后,她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开始了疯狂的“阅读”模式。

不同的是,她看的不仅仅是数字和文字。她运用前世做市场调研和用户分析的方法,交叉比对数据,寻找逻辑漏洞;她关注那些被忽略的细节,比如哪个项目的员工加班费异常的高(可能意味着管理效率低下),哪个艺人的社交媒体数据有微妙的水分(可能意味着虚假繁荣),甚至从下午茶的口碑里,侧面推断公司的人心向背和行政部门的办事能力。

几天后,在一次例行管理层会议上,当王总照本宣科地汇报着一个名为《星光璀璨》的偶像养成项目计划书,大谈特谈邀请知名导师、打造顶级舞台、投入巨资宣传时,一直安静坐在副位,仿佛在神游天外的林晓月,突然开口了。

她的声音不大,还带着一点刻意维持的、属于“沈明薇”的软糯,但说出的话,却像一把冰冷的手术刀,精准地切开了华丽包装下的脓疮。

“王总,这个项目预算里,舞台搭建和导师费用的占比过了总预算的,而内容研和选手前期培养的投入,不到o。”

“根据市场部的报告,同类选秀节目最近一年已经出现了三档,观众审美疲劳指数正在上升。我们沿用三年前的策划模板,确定不是去当炮灰吗?”

“还有,这份ppt第页提到的‘引爆社交媒体’策略,具体执行方案写的是‘联系各大平台进行资源推广’。能具体到是哪些平台?预计投放多少kol和达人?内容切入点是什么?预期互动数据目标是多少?”

“……”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