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七零小农女免费阅读 > 第4章 重拾针线(第2页)

第4章 重拾针线(第2页)

苏晚对这一切毫无所觉。她换好线,准备继续时,目光无意间扫过墙角那堆林长河送来的柴火。新劈的柴和旧柴混在一起,格外显眼。

她动作顿了顿。柴火…她想起前世最艰难的那段日子,在城里帮工,冬天冷得刺骨,雇主家吝啬炭火,她只能把所有的衣服都裹在身上,依然冻得手脚生疮…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猛地劈开她忙碌的思绪!

棉衣!

不仅仅是鞋垫!这缝纫机完全可以做更复杂的东西!比如,棉衣!

现在已经是深冬,很快就是一年最冷的时候。村里人家,谁不需要一件挡寒的棉袄?但现在的棉衣,大多臃肿肥大,为了省布,款式老旧,干活累赘,也不暖和。

她猛地站起身,甚至顾不上还没做完的鞋垫,快步走进里屋,从那个旧木箱最底下,翻找起来。

刘桂香正坐在炕沿给苏大勇喂药,见女儿风风火火地进来翻找,忍不住问:“晚晚,又找什么?”

“妈,我记得家里还有几张旧报纸,还有我哥以前用剩的铅笔头,放哪儿了?”苏晚头也不抬地问。

“好像…在炕柜那个破匣子里…你找那玩意干啥?”

苏晚没回答,很快找到了她想要的东西——几张泛黄脆硬的旧报纸,一小截拇指长的铅笔头。

她回到堂屋,将报纸铺在缝纫机旁的小凳子上,握着那截短小的铅笔,闭上眼睛,努力回忆。

前世的记忆如同潮水般涌来。不是她自己的苦难,而是后来在城里帮佣时,偶然看到雇主家订的杂志上,那些关于服装改良的文章和图片…还有她为了多挣点钱,偷偷模仿学习、自己琢磨出来的那些更省料、更合身、更保暖的棉衣做法…

铅笔尖在粗糙的报纸上划过,出沙沙的声响。

她摒弃了现在常见的直筒宽松样式,肩线、腰身…一点点勾勒出更贴合人体线条的轮廓。袖子如何上才能更利于活动?领口怎么开既保暖又不磨皮肤?口袋放在哪里更方便实用?如何更合理地分配填充的棉花,既节省材料又能关键部位加厚?

一幅简陋却清晰、与当前流行款式截然不同的棉衣结构图,渐渐在泛黄的报纸上显现出来。

刘桂香喂完药出来,看到女儿趴在凳子上写写画画,忍不住凑过来看:“晚晚,你这画的是啥?”

“妈,”苏晚抬起头,眼睛亮得惊人,指着报纸上的图样,“你看,这样做的棉衣,是不是比现在的省布?而且穿上干活利索,还暖和!”

刘桂香眯着眼看了半天,脸上露出困惑和怀疑:“这…这歪歪扭扭的,能行吗?省布是省布…可这样子怪怪的,谁肯穿啊?万一做坏了,布可就糟蹋了!”家里那点有限的布票和攒下的布头,在她看来简直是命根子,经不起一点冒险。

“妈,不试试怎么知道?”苏晚语气坚决,心中已然有了决断,“鞋垫要纳,但这个,也得做!等集日,我就拿去试试!”

“去集上?”刘桂香的脸色唰一下又白了,“晚晚!那可不行!集上人多眼杂!被市管会的人抓到…”

“妈,我们就拿一两件,混在卖山货的人群里,悄悄问,不成我就拿回来,绝不惹事。”苏晚早就想好了说辞,语气放缓,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决心,“爸的药不能断,光靠鞋垫换的那点,不够。”

提到丈夫的药,刘桂香所有劝阻的话又被堵了回去,只剩下满心的惶恐和一丝被逼到绝境的茫然。

苏晚不再多说,她仔细地将画着图样的报纸折好收起。然后,目光投向里屋炕上那床最厚实、但也最破旧、颜色早已暗淡不堪的旧棉被。

填充棉!现成的!

她走过去,轻声对昏睡的父亲道:“爸,这被子太沉了,又不暖和,我给您改改,做成棉衣,轻便还暖和,好不好?”

苏大勇昏沉间,似乎含糊地应了一声。

苏晚得到默许,立刻动手。她小心地拆开被角,露出里面微微黄、却依旧蓬松柔软的旧棉絮。她仔细地将棉絮一层层取出,摊开晾晒,祛除霉味。

然后,她找出母亲一件彻底穿破、洗得白的旧褂子,又翻出几块颜色相近、质地厚实的旧布头,比照着报纸上的图样,开始小心翼翼地裁剪。

“嗒嗒嗒…嗒嗒嗒…”

缝纫机的声音再次响了起来,比之前更加急促,更加充满力量。

这一次,它缝合的不是简单的鞋垫,而是一个少女在绝境中劈出的第一道裂缝,是刺向冰冷现实的第一根尖针,是一件或许能抵御严寒、更能撬开未来之门的——改良棉衣。

喜欢七零锦绣小农媳请大家收藏:dududu七零锦绣小农媳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