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穿成太后只想咸鱼的妃玺 > 第79章 周瑾的伏笔(第1页)

第79章 周瑾的伏笔(第1页)

晨曦微露,薄雾如轻纱般笼罩着白石村。小院内,沈清徽已结束了每日的晨练与对山苍子幼苗的照料。她站在那幅日益精细的后山资源图前,目光沉静,脑海中却反复推演着昨夜日记中定下的“以攻代守”之策。

“攻”,言之易,行之难。尤其是她如今根基尚浅,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高端渠道需寻契机,武力扩展需觅良才,信息网络需耗时经营,自身之基更非一日可成。千头万绪,似乎都绕不开一个核心——人。

她需要更多、更专业、更可靠的人,来填充她构想中的蓝图骨架。

陈砺忠诚可靠,是锋利的刃,是坚实的盾,但并非善于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头脑。

王婆子消息灵通,是灵敏的耳,是巧妙的舌,但格局有限,难当大任。

张寡妇、孙氏勤恳本分,是产业链的基础环节,却并非核心人才。

她需要一个能将她那些越时代的“想法”,转化为实实在在“器物”的人;一个能理解并执行她关于工具改良、技术优化构想的人;一个能弥补她在具体工程技术领域短板的人。

就在沈清徽思忖着该如何着手寻觅此类人才时,王婆子那熟悉的身影,又一次出现在了院门口。她如今来得愈勤快,既是传递消息,也是维系着与这棵“摇钱树”的关系。

“招娣丫头,起了没?”王婆子压低声音,带着惯有的热络与一丝神秘。

沈清徽收敛心神,脸上挂起温婉浅笑,迎了上去:“婆婆早,可是又有什么新鲜事?”

王婆子迈进院子,先习惯性地扫了一眼院内,见陈砺不在(应是去处理周转点的鲜叶了),才凑近些,脸上带着分享八卦的兴奋:“可不是嘛!丫头,你猜婆婆昨儿个听说了啥?”

“婆婆且说说看。”沈清徽引她在石凳坐下,顺手给她倒了碗温水。

“是关于村尾那头,独门独户住着的那个周秀才!”王婆子压低声音,仿佛在说什么了不得的秘密。

“周秀才?”沈清徽心中微动。她对村里人事的了解,多集中于与自身相关的几家,对这个所谓的“周秀才”并无印象。

“嗐,就是个落魄书生!”王婆子撇撇嘴,语气带着几分不屑,又夹杂着一丝说不清的惋惜,“听说祖上也是做过官的,后来不知怎的就没落了,到了他这一辈,就剩他一个,守着几本破书过活。考了好些年童生试,连个秀才功名都没捞着,性子还孤拐得很,平日从不与人来往,就躲在他那破院子里,鼓捣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

“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沈清徽捕捉到这个关键词,心中兴趣更浓。

“可不是嘛!”王婆子来了劲,“有人说看见他用木头做出过会自己转的小风车,还能用竹片编出能捉老鼠的机关匣子!前两年村里大水,河边的水车坏了,还是他胡乱指点了几句,竟真让里正找来的工匠给修好了!你说邪乎不邪乎?”

沈清徽的心脏猛地一跳!

会转的小风车?捉老鼠的机关匣子?指点修理水车?

这绝非一个只会死读圣贤书的腐儒所能为!这分明是……工巧之术!是越了当下普通匠人认知的、带有初步机械原理和创造力的“技术”!

她强压下心中的激动,面上依旧不动声色,只是恰到好处地流露出一点好奇:“哦?竟有这等奇事?那这位周秀才,如今靠什么营生?”

“营生?”王婆子嗤笑一声,“他能有什么正经营生?就靠着祖上留下的那点薄田收些租子,勉强糊口罢了。偶尔帮人写写书信,或是谁家有个疑难杂症的工具坏了,求上门去,他若心情好,或许会帮着瞧瞧,换几个铜板买墨。不过他那性子,十次有八次是把人轰出来的!所以啊,村里人都说他读书读傻了,是个怪人!”

落魄书生,懂机巧,性格孤僻,被乡人视为异类……

沈清徽的脑海中,迅勾勒出一个怀才不遇、与社会格格不入的“技术宅”形象。这正是她目前急需的人才类型!

“他住在村尾何处?”沈清徽状似随意地问道。

“就在最西头,靠近后山脚的那棵大歪脖子树旁边,独门独户的篱笆小院,很好认。”王婆子随口答道,又好奇地问,“丫头,你打听他做啥?难不成有啥东西坏了要修?婆婆劝你啊,还是别去碰钉子了,那人不好相与!”

沈清徽微微一笑,语气温和:“只是听着有趣,随口一问罢了。多谢婆婆告知这些。”

她又与王婆子聊了些茶叶销售和村里其他的闲话,确认没有更多关于李地主家的新动向,才将新分装好的“山野清茶”交给王婆子,送她离开。

院门关上,隔绝了外界。

沈清徽脸上的浅笑渐渐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现猎物的专注与锐利。她在院中缓缓踱步,心思电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