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放他们进村还是咱计划的呢——他们要是不进来,咱还得想办法把他们赶进来或是引进来。
因为文常制定的作战计划并不是歼灭这伙鬼子,而是阻敌进攻。
文常这次制定的是典型的“地形借势”战术。
大集会四周环山,中间仅有一条狭窄土路穿过,村落房屋多依山而建,易守难攻,非常适合打近战、巷战。
暂一师主力占据村东高地构筑机枪阵地,控制小鬼子前进路线。
工卫旅则隐蔽在村西沟壑,准备从侧后突袭敌军辎重部队。
大集会此时的地形像一个哑铃,两头粗中间细。
小鬼子相当于从哑铃一头大往中间细的地方赶。
能守住,就完成了基本任务。
当然,能大量消灭小鬼子有生力量更好。
“秃子给给!”
井上扁三拨出他的制式军刀充作指挥当,大声嚎着。
“哇呀”
小鬼子加快度往村里冲。
其实小鬼子被炸怕了,可他们受的训练是必须听从指挥,再怕也得硬着头皮冲。
“来了
!炮连准备!”
“放!”
团长眯着眼睛计算着时间和距离,一声令下,十架早就已经瞄定坐标的“土炮”同时齐。
由钱沱沱提供原料制作而成的“土炮”,射并不快,每分钟最快只能射枚炮弹。
最大射程也只是提高到了千米左右。且过六百米精准度就很玄学了。
但是!
在有准备的情况下,这些“土炮”足够小鬼子饱饱喝上一壶啦!
“咻!”
“咻”
足有儿童怀抱这么粗的炮弹,在空中划出美妙的声音,朝着鬼子们扑去。
“纳尼?”
井上扁三耳朵真尖,听到呼啸声抬头一看,顿时三魂没了两魂,炮,炮弹?!
不对,不太像,他没见过这么粗的炮弹!
“快快滴散开!”
井上扁三大声喊着,可是此时小鬼子们哪里散得开?
前面说了,大集会的地形是一个哑铃,他们冲过一头宽的地方,正好卡在中间细长的地方,也就是中间那条土路上。
想
散开?
想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