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有人管欧兰月叫灭绝师太。
她会不会为了自己科室的利益附和申向文,还真不好说。
欧兰月很快给了云凝答案,她十分严肃地拒绝申向文,“材料是云凝找到的,没人比她更了解垫片,她不跟进,後续出现问题,你能解决吗?小申,我们是不同科室的人,但同属于11所,在11所,不要搞这一套!别等火箭掉下来才知道什麽叫团结!”
申向文完全没料到欧兰月会把话说得这麽严重。
好几人不明真相,都在看申向文。
他羞恼地低下头,拳头已经握了起来。
哪有帮着外人的领导?!
云凝感激地看向欧兰月。
她虽然不怕申向文抢功劳,但欧兰月愿意为她说话,很是难得。
对欧兰月来说,功劳是材料部的人才更有利。
云凝和数据科的领导打过招呼後,和欧兰月几人一起去试车指挥部。
对于试车的事,云凝没那麽了解,一直在旁边听他们讨论研究,顺便学习。
试车时间定在两天後,新的垫片放进去後严丝合缝,完全可以一试。
这两日云凝一直在试车指挥部晃悠,她得摸清楚试车的工作流程。
了解每一个环节,才能更好地工作嘛。
云凝和其他人一起来到已经清场的试车台。
巨大的发动机已被转移到试车架上。
巨型工字钢和钢板焊接而成的钢铁架子纹丝不动。
试车架下方的导流槽是钢筋混凝土斜坡沟渠,可以将发动机喷出的高温火焰导向安全的地方。
此次试车只有发动机,没有火箭。
云凝第一次看到三代火箭的发动机。
巨大的试车架和发动机带来无与伦比的震撼。
虽然三代火箭的发射远不如载人火箭夺目,但航天事业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云凝心潮澎湃,轻轻抚摸试车架。
在试车架面前,人类如此渺小。
现场指挥喊道:“来这边看数据。”
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厂房内回响。
现场指挥是试车台的站长,负责指挥整个试车流程。
申向文第一个走过去,全场肃静。
工程师们正对发动机进行最後的检查。
申向文紧张地看着下方。
如果成功,他的前途就有保障。
然而一旦失败……
申向文看向云凝。
也有人兜底。
指挥发布了开始的指令。
-253℃的液氢和-183℃的液氧被推入发动机的液氢液氧管路中,这是极低温的推进剂。
云凝甚至能听到金属部件收缩的声音。
她的心跳随这些声音一起,险些停止跳动。
巨大的白色霜冻迅速包裹发动机和试车架,云凝紧紧盯着冰霜,生怕漏下一点儿细节。
垫片正在承受低温考验。
若收缩过度,仍然有可能泄露。
指挥再次发布指令:“点火!”
话音刚落,蒸汽云升起,宛若一朵巨大的蘑菇。
这一场景邻国非常熟悉。
淡蓝色火焰从底部喷出,很快又转为纯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