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爱为家
综艺的喧嚣与光环彻底褪去,路晚晚的生活重心完全回归到与江一尘共同的“归途”之上。婚前准备的每一个细节,都浸透着劫後馀生的珍视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尘晚小筑”的工地上,已然褪去钢筋水泥的冰冷,开始注入“家”的灵魂。无障碍通道铺设完毕,宽敞平整;阳光房的玻璃顶棚安装完成,光线毫无保留地倾泻而下,照亮了尚未摆放家具的空旷空间。路晚晚推着江一尘,一次次穿梭其间。
“这里,”江一尘靠着助行器,略显吃力地擡手指向厨房与餐厅交接处的岛台,“高度……再降低两公分。”他如今已能更清晰地表达需求,甚至能凭借残存的丶关于人体工学的模糊记忆,提出专业意见。施工负责人立刻记下,对这位沉默却观察入微的“男主人”愈发敬重。
路晚晚则在细节上倾注柔情。她选定了厨房操作台面对阳光房的角度,确保自己在忙碌时,一擡眼就能看到在阳光房休息或复健的他。她亲自去挑选瓷砖的样板,将几种柔和的暖色调小样放在江一尘膝上,让他触碰感受。
“这个米白,会不会太冷?”
江一尘指尖拂过微凉的砖面,沉吟片刻,指向另一块带着极淡暖黄的:“这个。”
路晚晚笑了:“好,就这个,更温暖。”连一盏灯丶一个开关面板的选择,他们都共同决定,缓慢却郑重地将彼此的印记,刻入这个家的每一寸肌理。
婚礼的筹备,更像是一场温暖的家庭聚会。地点毫无悬念地定在了“尘晚小筑”,仪式就从洒满阳光的玻璃房开始,在缀满星灯与原生草木的庭院中完成。规模很小,只邀请至亲与挚友。
这一日,两家父母齐聚在江家宽敞的客厅,茶几上铺满了请柬样式丶喜糖盒样品和婚礼流程草案。气氛热烈而融洽。
“请柬就用这种哑光纸,烫金勾勒个小筑的轮廓,简洁雅致。”路母拿着样品,爱不释手。
江母则拿着喜糖盒,仔细比较:“里面放两颗手作的桂花糖,再配两颗咱们自家酒庄定制的喜鹊梅子巧克力,寓意好,也别致。”
江一尘坐在特制的沙发上,腿上盖着薄毯,安静地听着。当讨论到婚礼仪式上的交接环节时,他忽然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爸,妈。”他看向四位长辈,“那天,我想自己走向晚晚。”
客厅瞬间安静下来。江母的眼圈立刻红了,路母也忍不住别过脸去拭泪。谁都清楚,这对仍需依靠助行器丶每一步都走得艰辛的他意味着什麽。
路父重重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洪亮:“好小子!有志气!就这麽办!”
江父眼中满是骄傲与心疼,最终化作一句支持:“我们给你加油。”
路晚晚坐在江一尘身边,紧紧握住他的手,没有说话,只是用盈满泪光却异常明亮的笑眼,给予他全部的信心与力量。
而属于他们两人最私密的准备,则在夜晚安静的书房里。
路晚晚拿出精心挑选的几款对戒设计图,摊开在江一尘面前。没有夸张的钻石,只有素圈上极其细微的纹理与镶嵌工艺。
“这款,内圈刻了星辰的轨迹,像我们游戏里的星辰瀑布。”
“这款,用了两种不同质感的铂金交织,寓意融合。”
江一尘的目光缓缓扫过,最终停留在一款最简洁的铂金指环上,只在戒指内侧,有一道蜿蜒的丶如同生命线般的凹痕设计。他伸出手指,轻轻点在上面。
“这个。”他擡眼看向路晚晚,“像走过的路……最终,汇合。”
路晚晚的心瞬间被击中,用力点头。
他们还一起起草婚礼的誓词。没有请人代笔,只想诉说最真实的心声。江一尘拿着笔,手还有些不稳,字迹歪斜,却写得极其认真。路晚晚则在一旁,轻声念着自己写下的句子,偶尔与他交换一个眼神,彼此修改丶补充。灯光下,两人的身影靠得很近,空气中弥漫着一种静谧而神圣的气息。
身体的准备,是江一尘一个人的战场,也是他们共同的征程。
康复室内,他咬着牙,在治疗师的保护下,一遍遍练习脱离助行器独立站立,尝试迈出更稳丶更远的步伐。汗水浸透了他的运动衫,腿部肌肉因过度用力而剧烈颤抖,但他眼神里的火光从未熄灭。路晚晚有时会在玻璃门外静静看着,不打扰,只是在他完成一组艰难训练丶疲惫地擡起头时,对他竖起大拇指,送去一个灿烂的笑容。
夜晚,他甚至会偷偷在病房里,扶着墙壁,练习行走。跌倒过,磕碰过,青紫的淤痕时常出现在他身上,但他从不吭声,只是默默爬起,继续练习。他要给他的新娘的,不仅仅是一个仪式,更是一个他竭尽全力丶重新站起来的丶完整的自己。
所有的准备,琐碎,具体,却充满了意义。它们不再仅仅是婚礼的流程,而是两个人,连同他们背後的两个家庭,用爱与耐心,一砖一瓦,共同构筑起通往新生活的丶坚实而温暖的桥梁。桥的这头,是过往所有的风雨与坚守;桥的那头,是名为“尘晚”的丶清晰而明亮的未来。
时光在忙碌与期盼中悄然流逝,如同细腻的沙漏,每一粒都承载着重量。“尘晚小筑”终于褪去了施工的尘埃与喧嚣,显露出它温暖宁静的雏形。
院落里,无障碍小径蜿蜒穿过精心打理过的草坪,连接着主屋与阳光房。阳光房内,明亮通透,预留的花槽等待着香草的入驻。厨房宽敞明亮,依据江一尘的意见微调过高度的岛台光滑如镜,映照着窗外摇曳的树影。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深深烙印着两人共同的印记,无声地诉说着等待与归来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