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又逢银杏黄时雨 > 第二十五章(第2页)

第二十五章(第2页)

七年未见,何潆欢喜极了,袁梦同样欢喜,一见到她,就给了她一个大大的拥抱。

“你没什麽变化,若一定要说有的话,就是头发越来越短了。”何潆笑着打量着袁梦。

她在高中时就留着利落的短发,而今,这头发近乎锋利的短,越发显得她的五官深邃清丽且精致。

“你也没什麽变化,若一定要说有的话,就是姿容越发地夺目动人了。”袁梦也笑着打量着何潆,并套用她的话调侃她。

俩人简单地寒暄了一番,就开始了工作对接和交流沟通。

何潆先与他们明确了项目的核心,不是要打造高端艺术收藏品,也不仅仅是面向大衆的普通设计産品,而是想要打造具有文化特色兼具现代审美的日用器皿。

目标市场和用户画像主要是20到50年龄段的,具有一定艺术文化审美的人群。

果然设计师对于自己所设计的作品的审美丶价值丶意义等各方面的把握与理解,是别人很难以转述的,经过袁梦的讲述,孙茂才对于市场导向的现代审美以及陶器现代生活需求有了进一步的认同和理解。

同样,在与孙茂才的交流中,袁梦也对陶艺不同黏土特性丶工艺限制与可能性都有了更深入的认知,也思考着调整一些设计。

在不断的交流探讨甚至争论争执中,袁梦和孙茂才也逐渐达成融合点的共识,器物就是供人使用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应该是第一位的,不能只将重点放在传统陶艺技艺技法的传承或者现代审美设计的应用上。

而是要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都为器物的功能性丶实用性服务,让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融合,更好地实现功能效用和用户体验。

这次的沟通总体顺畅,也达成一定共识,但在一些技术难点丶审美上仍有一些分歧,何潆提出,不如找个时间一起去上海博物馆参观,也是一种市场调研和学习借鉴。

通过这种辅助沟通的方式,弥和双方在各自领域专业上的差异,进一步找到彼此尊重的融合点。

袁梦和孙茂才欣然答应。

林蔚得知後,也表示要一同前往,顺便完成她的“传统陶艺传承与现代艺术创新”专题的采访。

翌日,何潆丶袁梦丶孙茂才丶孙祥明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泡在了博物馆,林蔚在下午四点左右赶了过来,与大家汇合,随後做了个深入的访谈。

访谈做完,已是暮色降临。

林蔚:“我订了一家地道上海味道的餐厅,大家累了一天了,一起吃个饭吧。”

袁梦:“我工作室还有一堆事没处理,我就不去了。”

林蔚:“哎呀,人是铁,饭是钢,再忙也要先吃饭不是。阿潆,你说是不是?”

林蔚看向何潆,她发现袁梦对谁都很淡漠,唯独对何潆,才有几分温柔。

何潆:“梦梦,一起去吧。”

袁梦犹豫了下,还是答应了,“好。”

林蔚高兴地挽住何潆的胳膊,悄悄瞥一眼袁梦,“我们去淮海路的青禾吃吧,袁梦,你去过吗?”

袁梦:“不记得了。”

林蔚亮晶晶的眼眸暗淡了几分,又扬起一抹明媚的笑,“那今天一起去。”

抵达青禾餐厅门口时,暮色已四合,淮海路初燃的灯火次第亮起,车灯汇成流动的星河,在渐深的蓝调里蜿蜒。

几只归巢的鸟自远处楼宇的轮廓线上急急掠来,投向那几株静立在街边丶被华灯镀上一层温柔的琥珀色光晕的法国梧桐。

袁梦等人都跟着林蔚几人进了餐厅,何潆却停住了脚步,看向那几只鸟,那是什麽鸟?

何怀素很喜欢看鸟,也喜欢拍鸟,他给她说过,他认识上百种鸟儿。

当她转过身,要走进餐厅时,却猝不及防地撞进了一个坚实而温热的胸膛。

她的额头猝然撞上他的下巴,带来一阵微麻的钝痛,脚下更是一下踩空,眼看就要向後栽倒。

一只手臂骤然横亘腰间,铁箍般将她牢牢稳住。那人身上的气息霎时如同无形的薄纱,悄然将她缠绕丶包裹。

那气息很熟悉很熟悉,泪水悄然间就弥漫开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