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翌日一早,雪停了。
三人一商量,决定离开南山,返回和顺。
何怀素手受伤了,不便开车,何潆就开着他租来的车,他坐副驾,另带了那个腹部受伤的母亲和她的孩子,以及那个男大学生志愿者。
魏希开着何潆的车,也带了几人一道前往腾冲市人民医院。
送完人後,三人回到了“听雨客栈”。
陆瑶老早就等在了客栈门口,看到何怀素三人走来,不由得双手合十,“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何怀素不由得调侃道:“陆瑶,好久不见,怎麽开始信佛了?”
陆瑶听到这打趣的话,心里的紧张愧疚少了大半,噗嗤一笑,“偶尔信一下,还是挺灵的。”
何怀素一本正经点头:“嗯。心诚则灵。”
陆瑶待何怀素走近了,又愧疚起来,“天啊,这麽帅的一张脸,怎麽受伤了,罪过罪过,我有罪我有罪。”
何怀素温和一笑:“这张帅脸表示,太帅太过光芒万丈了,偶尔要需要遮挡下光芒。”
陆瑶哈哈大笑:“Nathen,许久未见,你的嘴皮子功夫见长啊。”
何怀素看了眼何潆,“或许这才是本来的我。”
何潆也正看着何怀素,感觉这样的他是她从未见过的一面,有些新奇,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却被何怀素逮了个正着,不过她并不慌乱,冲他微微笑了下,挪开了目光。
“回来了?”秦美珍和郑家鑫从客栈里走了出来,秦美珍笑得温柔,目光先看向何潆,随後缓缓落在了何怀素身上。
何潆忙介绍道:“Nathen,这位是我妈妈,这位是郑叔叔。”
“妈,郑叔叔,这位是我们客栈的老顾客何怀素。”
“阿姨,叔叔,我是Nathen,你们喊我小何就好。”
何怀素尽管表面看起来极洒脱,内心却懊恼极了,怎麽偏偏是这副“尊容”与何潆的妈妈初相见。
秦美珍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目光不着痕迹地落在何怀素身上。
眼前的年轻人身形颀长,即便脸上带着伤,眉宇间也未见丝毫萎顿,反而有种历经事态後的从容。
他站姿挺拔,并非刻意军姿般的僵硬,而是一种松驰有度丶自然形成的仪态。
“小何,辛苦了,难得你这麽有心,听闻腾冲地震,就这样义无反顾地跑了回来。家里人会不会有意见啊?毕竟明天就是除夕了。”秦美珍的声音柔婉,带着长辈特有的关切,话问得也很有技巧。
“当时我看到南山镇地震的信息,想到的就是南山毗邻和顺,担心阿潆的安危,手比脑子快,立马就订了机票。上海家中亲人只有爷爷,我父母还在环球旅行的路上,爷爷是支持我的。但明天我还是要赶回去,陪爷爷过年。”
秦美珍微微颔首,面上仍保持着淡淡的微笑,但内心对何怀素的回答极为满意。他既表明了对何潆的关心爱护是出于本能本心,是情感压倒理智的结果,又表明了他要回去陪长辈过年,非常孝顺长辈。
“脸上这伤……要紧吗?看着真让人心疼,你爷爷若见到了,肯定该心疼坏了。”她的目光里有关切,但没有过度打量让人不适的冒犯感。
何怀素微微欠身,态度恭敬而不显谦卑,微笑道:“我这只是点皮外伤,处理过了,不碍事,过几天就好。倒是让您见笑了,第一次见面,形象有些欠佳。我爷爷曾是军人,这点小伤在他眼里,更不值一提了。”他语速平稳,语气真诚,带着一点恰到好处的自嘲,轻松化解了因伤势可能带来的尴尬。
这时,客栈里走出来另一位熟客,手里拿着一件样式别致的羊毛披肩,询问是否有人认得是哪位手工艺人的作品。
何潆等人都不认识,何怀素闻声看了一眼,温和地插言道:“如果没看错,这织法和图案风格,很像是滇西北怒江流域傈僳族的手工制品。他们擅长用本地羊毛,染料也多取自植物,颜色虽不炫目但非常耐看持久,花纹常常寓意着吉祥安康。我以前在独龙江徒步时,见过类似的工艺。”
他的话语自然流畅,不仅说出了来历,还简要道出了其背後的文化和工艺特点,顿时吸引了衆人的目光。
秦美珍见过不少年轻人,但像何怀素这样,既有见多识广的底蕴,又不夸夸其谈,还能在细节处体现良好修养和同理心的,确实不多见。
但是她还是更喜欢魏希,儒雅沉稳,同样见多识广,只是年纪稍大了一点,但年纪大经历的多,懂得体贴人疼人呀。
“小魏,你也辛苦了,我家阿鹿多亏有你照顾。”秦美珍笑着走到魏希身旁,笑容更加和煦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