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糜爪冬的疑问,心思重重的衆人这才齐刷刷地将视线放在女琴师身上。
本来一门心思全在气头上的皇帝,口气稍缓,居高临下地问:"来者何人?"
女琴师轻轻一福,自报姓名:"太乐府纪瑛,为诸位献上合欢散。"
衆人一听,皆目露疑惑,原来现在才要上演合欢散,那刚刚霍如雪是来做什麽的?
刘贵妃尚且还跪在地上,戟王鬓角边的血还没干,若霍如雪的曲子本就不是合欢散,那这两个人不就白白被冤枉?
真是有些诡异了。
不等衆人反应过来,纪瑛迳自坐下,手指头轻压在弦上,恍若无人地奏起曲来。
她轻轻松松地以散版开场,手指头在七弦上随意撩拨,慢而从容,月白色纱衣随她手臂摇晃,在空中风流地画下莹白弧光。
几乎是下指的那一刹那,大殿之中的空气便微妙地振动起来。
前半段曲调平滑流转,和谐美好,旋律与霍如雪的合欢散极其相似,可又有什麽不大一样。
然而再认真一听,便会发现相异之处,霍如雪的指法中规中矩,好听却不予人惊喜。
纪瑛的指法却随心所欲,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瞬她的曲音要将人带往何处。
此时曲音勾勒出的画面是暮雨潇潇,是在夜静水凉的初春,是山深烟浅的那一种静谧祥宁。
偶有几个滑而不腻的挑音,更给人几许无穷无尽的缠绵春意。
半晌後,纪瑛以一个弦音作为主调,四个音调作为辅助,两者互相牵引包容,在反覆弹奏的过程中,空气中彷佛有什麽在渐次蓄积,就像海面上平静的波浪,因着风起致使浪涛越来越巨大,越来越迫人。
于是,宾客们的心弦被琴音拉扯,一下子远离,一下子靠近,心弦与琴弦逐渐共振叠加,胸口涌出难以压抑的情绪。
就好像,曲调的终点有什麽在等着他们。
直到纪瑛忽然转了一个调子时,他们才蓦然发现,自己已然逃离不掉,成为这首曲子的俘虏。
飞沙卷起乱石,暴风浪劈头砸下,气势陡然压迫,空气剧烈震动,烛火骤明骤灭,连窗子大力摆振,曲音化成一粒粒的沙子,快速旋绕周身,将人不自觉地卷入漩涡之中,堕入怅惘之中。
那些徘徊不去的怅惘,是春花秋月何时了,是衆里寻他千百度,是而今识尽愁滋味,是乱花渐欲迷人眼。
然而,在曲调的尽头,他们终于看见了光。
世事悠悠,年光冉冉,总是有那麽几个有心人,不离不弃,一心一意地守候在身边。总有一些缠绵的温情,就站在灯火阑珊处,用深邃的眸光凝视着。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嘎然而止的巅峰,情绪炸裂,泪水喷涌而出。
这是一个难以言说的时刻,琴音代替他们宣泄情绪,至于宣泄了什麽,恐怕流泪的人自己也道不清,理不明。
皇帝手握至高权利,此刻却老泪纵横,皇後信佛十馀年早不管後宫,也哭得嘴唇发颤。也如姜怅然若失,糜爪冬心被掏空一块。顾邵秋老骥伏枥,险些没痛哭到断气。
这时,又起了阵风。
殿内烛光火势在风光中乍起,猝然之间火苗窜高。
背後有金黄光晕的戟王,神色不明,侧面的鲜血没有减损他的俊美,反道增添几分魅艳的颜色。
戟王的眸中有几丝水光隐隐耀动。
朦胧水光中,巧笑倩兮的王妃,彷佛就站在他眼前,笑盈盈地向他招手。
她总是惯于隐藏心事,他知道她心中有些不为人知的愁苦,他也曾试着去理解,可善解人意的王妃,总是一笑而过,不愿他替她难受。
神思回到离开开陈前的那一日,焚风灼人,刚失去两千下属的他一身孑然。彼时还不是王妃的师晓元,当街为戟王挥弦弹奏一首无名曲,曲音短暂平抚戟王心中的怨恨。
那时他也曾落下一滴泪。
不过,王妃是王妃,纪瑛是纪瑛,两人无任何关联之处,纪瑛何以会弹合欢散?连王妃都不会了!
纪瑛的合欢散,基本曲调与刘贵妃手上那本差异不大,难道是她在赵玉面练习时偷听,无师自通加上自己的诠释,才谱出这麽惊天一曲?
这麽困惑于心的时候,殿上传起一道激昂的掌声,打断戟王的思绪。
那是激动万分的糜爪冬,他一边抹去眼角泪水,一边卖力鼓掌。
之後,掌声便如潮水涟漪,自殿上,一波又一波地扩散到殿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