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重生之金玉妍回来了百度百科 > 第119章 如懿退让(第2页)

第119章 如懿退让(第2页)

如懿看着窗外飘落的落叶,淡淡道:“忍一时,并非是懦弱,而是为了长远之计。金玉妍如今得意忘形,行事愈张扬,迟早会引起皇上的不满。我们只需做好自己的事,守好本分,静待时机便可。”

容佩虽心中仍有不满,却也只能听从如懿的吩咐,转身去打理库房里的旧暖炉。

而启祥宫,却是另一番景象。金玉妍想要什么物资,内务府总是第一时间送到,而且都是最好的品质。冬日尚未到来,启祥宫便已添置了上好的银骨炭、精致的暖炉、柔软的狐裘;御膳房每日都会为金玉妍和永珹准备精致的菜肴,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各宫嫔妃见状,纷纷前来启祥宫巴结讨好,送来的珍宝、补品堆满了启祥宫的库房。

金玉妍对此早已习以为常,她每日除了打理后宫事务,便是教导永珹读书、练习骑射,偶尔陪弘历用膳、闲话家常,日子过得舒心又惬意。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李朝,也传来了消息。

自从上次遣使赔罪,金玉妍不为所动,将所有珍宝都献给太后,又在皇上面前表明与李朝划清界限的态度后,李朝王上心中便愈惶恐。他深知,金玉妍如今深得大清皇帝宠信,若是她在皇上面前说一句李朝的坏话,大清的铁骑随时都可能踏平李朝。

为了彻底平息大清的怒火,也为了与金玉妍彻底划清界限,李朝王上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彻底断绝与金玉妍的所有联系,不再派人前往紫禁城探望,也绝不再提通商、联姻等任何可能引起大清不满的事情。同时,他还下令整顿国内事务,安抚百姓,加强边防,避免因内部动荡而给大清以可乘之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李朝的这一系列举动,很快便传到了紫禁城。驻守边境的将领更是传来捷报,称李朝不仅遣返了所有在边境游荡的士兵,还主动送来一批粮草和马匹,以示友好,承诺今后会严格遵守边境约定,绝不再滋生事端。

弘历得知后,心中十分满意。这日,他处理完朝政,便特意来到启祥宫,想要与金玉妍分享这个好消息。

此时的启祥宫暖阁里,金玉妍正陪着永珹练习书法。永珹坐在书桌前,认真地临摹着字帖,金玉妍则在一旁耐心指导,时不时纠正他的笔法。

“皇上驾到!”殿外传来太监的通报声。

金玉妍连忙带着永珹起身迎接:“臣妾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儿臣参见皇阿玛!”永珹也跟着奶声奶气地喊道。

“免礼。”弘历笑着扶起金玉妍,又抱起永珹,在他脸上亲了一口,“朕的永珹又在练字了?真是个勤奋的好孩子。”

“皇上过奖了,永珹只是喜欢写字罢了。”金玉妍笑着道,“皇上今日怎么有空过来?”

“处理完朝政,便想来看看你和永珹。”弘历在软榻上坐下,接过金玉妍递来的茶水,笑着道,“还有一件好事,要告诉你。”

“哦?什么好事?”金玉妍故作好奇地问道。

“边境传来捷报,李朝那边有动静了。”弘历放下茶杯,语气中带着几分得意,“李朝不仅遣返了所有在边境游荡的士兵,还主动送来一批粮草和马匹,承诺今后会严格遵守边境约定,绝不再滋生事端。而且,他们还彻底断绝了与你的联系,不再提通商、联姻之事,看来是真的怕了。”

金玉妍闻言,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惊喜:“真的吗?那真是太好了!如此一来,边境便能太平,皇上也能少些烦心事了。”

“是啊。”弘历看着金玉妍,眼中满是赞赏,“这一切,都多亏了你。当初若不是你果断遣返金氏,又向朕禀报李朝的算计,严查通敌官员,给了李朝一个下马威,他们也不会这么安分。你真是朕的贤内助啊!”

金玉妍连忙屈膝行礼,语气谦逊:“皇上过奖了。臣妾只是做了分内之事,不敢居功。这都是皇上决策英明,威严远播,李朝才不敢再妄动。臣妾不过是恰逢其会,略尽绵薄之力罢了。”

“你不必谦虚。”弘历笑着扶起她,“朕心里清楚,若不是你在背后帮朕稳住后宫,又在李朝之事上给朕出谋划策,事情也不会这么顺利。往后李朝若再有任何动静,朕还需多听你的意见。”

“臣妾遵旨!”金玉妍恭敬地应道,心中却暗自得意。得到弘历的这句话,意味着她在李朝事务上有了更多的话语权,也意味着皇上对她的信任,又加深了一层。她知道,这对她和永珹的前程来说,是极为有利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后宫愈平静。金玉妍掌控着内务府,权势滔天,却也懂得收敛锋芒,并未过分苛待其他嫔妃,只是偶尔敲打那些心怀不轨之人;如懿专注于后宫礼仪和祭祀事务,行事低调,与金玉妍井水不犯河水;皇后病重,长春宫闭门谢客;高曦月缠绵病榻,自顾不暇;魏嬿婉被打入冷宫,彻底失去了音讯;永璋消沉度日,闭门不出。整个后宫,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太平”景象。

弘历对此十分满意,每日处理完朝政,便会要么去启祥宫陪伴金玉妍和永珹,要么去慈宁宫探望太后,日子过得十分舒心。他时常在太后面前夸赞金玉妍:“母后,如今后宫能这般太平,多亏了嘉妃。她不仅将内务府打理得井井有条,还能为朕分忧,真是难得的贤妃。”

太后也笑着点头:“是啊,嘉妃这孩子,越来越懂事了。有她在,哀家也能安心不少。皇上能有这样的妃嫔,是福气。”

得到皇上和太后的双重认可,金玉妍在后宫的地位愈稳固,几乎无人能及。

夜色渐深,紫禁城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启祥宫的暖阁里,只剩下一盏琉璃灯,散着柔和的光晕。金玉妍坐在窗前的软榻上,褪去了白日的妆容,只穿着一身素色的寝衣,显得格外素雅。

她手中拿着那块刻着“金氏”二字的玉佩,指尖轻轻摩挲着上面的字迹。玉佩温润的触感,仿佛能驱散她心中的戾气与疲惫。这一路走来,她步步为营,算计人心,从一个被李朝利用、送入紫禁城当棋子的孤女,一步步走到如今权倾后宫的嘉妃,其中的艰辛与苦楚,只有她自己知道。

前世,她轻信李朝的许诺,以为母族会是她最坚实的后盾,却没想到,在她最艰难的时候,母族不仅置之不理,反而将她当作换取利益的工具。她在后宫中孤立无援,被人陷害,被皇上厌弃,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惨死冷宫的下场,连自己的孩子也未能保住。

她知道,在这深宫之中,权力如同流沙,越是想要握紧,越是容易失去。皇上的宠爱是靠不住的,今日或许对她恩宠有加,明日或许便会因他人的几句谗言而厌弃她;太后的支持也是有条件的,一旦她失去了利用价值,太后便会毫不犹豫地舍弃她。唯有真正的权力,牢牢握在自己手中的权力,才能给她和永珹带来真正的安全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娘娘,夜深了,该歇息了。”澜翠端着一碗安神汤走进来,轻声说道,“明日还要早起送四阿哥上书房呢,您若是休息不好,,明日怕是会精神不济。”

金玉妍回过神,将玉佩小心翼翼地贴身收好,指尖在衣襟上轻轻按了按,仿佛这样就能将那份复杂的心事一同藏起。她接过安神汤,氤氲的热气模糊了她眼底的情绪,只留下一片平静。汤碗温热的触感顺着指尖蔓延至心底,驱散了些许深夜的寒凉。

“是啊,明日还要送永珹。”她低头抿了一口汤,温润的汤药滑过喉咙,带着淡淡的药香与甜味,是澜翠特意按照她的口味调配的。这些年,澜翠一直陪在她身边,知晓她的喜好,更懂她的不易,是她在这深宫中为数不多能全然信任的人。

澜翠见她终于有了歇息的心思,便上前收拾起桌上的书卷,又将琉璃灯的灯芯调暗了些,暖黄的光晕愈柔和,笼罩着整个内室,添了几分静谧。“娘娘,您这几日处理内务府的事,又要照看四阿哥,实在太过操劳了。如今后宫安稳,您也该好好歇歇,别累坏了身子。”

金玉妍放下汤碗,靠在软榻上,闭上双眼,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投下一片浅浅的阴影。“歇?在这深宫里,哪里有真正能歇脚的地方。”她轻声呢喃,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永珹还小,前路未卜,我若是松懈一分,将来他可能就要多受一分苦。我不能歇,也不敢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