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重生之金玉妍如懿传 > 第37章 家书报安(第1页)

第37章 家书报安(第1页)

入秋的潜邸褪去了夏日的浓绿,院中的海棠树叶渐渐染上浅黄,风一吹,便有细碎的叶片簌簌落下,铺在青石板路上,像是撒了一层金粉。西跨院窗台上的茉莉早已凋谢,只留下几根干枯的枝条,澜翠见状,特意从花房换了一盆金边兰草。这兰草叶片修长,边缘泛着淡淡的金边,透着几分清雅,与案上那盏青釉瓷瓶里插着的野菊花相映——那野菊花是前些日子金玉妍带着春桃在郊外采摘的,黄的、白的、紫的混在一起,虽不是什么名贵品种,却开得肆意烂漫,让这初秋的庭院多了几分悠然意趣。

金玉妍坐在窗边的玫瑰椅上,手里捧着一封刚送来的信。信封是杏色的,上面盖着弘历的私印,字迹是他熟悉的行书,笔锋遒劲有力,带着几分洒脱,一看便知是他亲手所写。她指尖轻轻摩挲着信封,指腹能清晰感受到宣纸的纹理,心里泛起一阵暖意——这是弘历离开潜邸后,寄来的第三封信了。前两封信多是公务交代,只在末尾提了几句家常,却已让她牵肠挂肚许久。

“主子,快拆开看看吧,四爷肯定在信里提到您了!”春桃端着一盏刚泡好的菊花茶走过来,茶盏是素雅的白瓷,里面飘着几朵金黄的菊花,香气清新。她脸上满是期待,眼睛亮晶晶的,像是比金玉妍还要急切。

金玉妍笑了笑,眼角的细纹里都透着温柔。她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生怕弄坏了信纸——弘历的字写得好,她向来舍不得让这些字迹有半分损伤。取出的信纸是上好的洒金宣纸,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墨迹还带着淡淡的松烟香,显然是写好后不久就寄出的。

她逐字逐句地读着,信里大多是关于江南河道查勘的公事。他说江南近日多雨,太湖流域的部分河段出现了淤堵,沿岸的农田被淹了不少,百姓们很是焦急;又说他已带领河道总督、地方知府等官员实地勘察,沿着河岸走了近百里,脚都磨出了水泡,终于制定出了初步的疏通方案,计划先加固堤坝,再开挖引流河道;还提到当地百姓对河道治理十分支持,有不少村民主动送来新鲜的瓜果和蔬菜,其中有一种叫“醉李”的果子,果肉饱满,酸甜多汁,他尝了觉得不错,特意让人晒了些果干,等回京时带回来给府里人尝尝。

通读下来,信里几乎全是公事,关于潜邸的近况,只寥寥提了一句“府中诸事繁杂,可托付福晋与你,你素来沉稳,务必保重身体,勿要操劳过度”。金玉妍看着信上的内容,嘴角却依旧挂着温柔的笑意——她太了解弘历了,他向来沉稳内敛,即便心里挂念,也不会在信里过多流露儿女情长,尤其是在查勘河道的关键时期,他更是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公事上。而且她知道,能让他在信里特意提到“托付与你”,已是对她极大的信任。

“四爷在信里说什么了?”澜翠刚从外面回来,手里拿着一件刚浆洗好的素色披风,见金玉妍捧着信,连忙凑过来,好奇地问。她知道主子盼这封信盼了许久,这些天几乎每天都要问送信的小厮有没有消息。

“还能说什么,都是些河道上的事。”金玉妍把信递给澜翠,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眼底却藏不住笑意,“不过他说一切安好,让咱们不必担心。还说要带江南的果干回来,给咱们尝尝鲜。”她顿了顿,对春桃说,“春桃,取笔墨来,我给四爷写封回信。他在外头辛苦,总得让他知道府里安稳,才能安心。”

“哎,好嘞!”春桃连忙应下,转身去内室取笔墨纸砚。她动作麻利,很快就把东西端了上来——砚台里已经磨好了墨,墨色浓黑亮;毛笔是金玉妍常用的狼毫笔,笔锋柔韧;宣纸则是她特意留着的半生熟宣,写起字来不洇墨,还能保留笔锋的韵味。

金玉妍铺开宣纸,握着狼毫笔,却没有立刻下笔。她垂眸沉思,心里有很多话想对弘历说——想说高曦月之前派人偷账本被抓后,虽然安分了许多,但眼神里的不甘从未消散,她依旧在暗中留意着对方的动静;想说陈格格生产时的艰难,胎位不正险些难产,幸好请来的太医医术高明,才母子平安;想说小瑞满月时的热闹,富察福晋赏了不少东西,府里的人都来道贺,小瑞被抱在怀里,一双大眼睛乌溜溜的,格外招人喜欢;还想说西跨院的兰草长势很好,野菊花也开得正艳,等他回来,就能一起赏菊喝茶了。

可转念一想,她又把这些话都咽了回去。弘历在外查勘河道,既要应对复杂的水利工程,又要安抚受灾的百姓,还要协调各级官员的关系,本就辛苦至极。若是让他知道府里的纷争,定会分心,甚至可能影响他的公务。她是他的侧福晋,不仅要做他的解语花,更要做他的后盾。能做的,就是让他安心,让他知道潜邸一切安好,让他能毫无牵挂地处理公事。

于是,金玉妍握着笔,在宣纸上缓缓写下回信。她先是问候弘历的身体,叮嘱他秋日多雨,河道边湿滑,勘察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又说潜邸一切安稳,富察福晋身体康健,每日打理府中事务井井有条,从不让她过多操劳;接着特意提到陈格格已经养好身子,面色红润,精神饱满,小瑞长得白白胖胖,已经能认出人了,每日哭闹声都中气十足,让府里多了不少生气;还说府里的下人们都很安分,各司其职,没有出现任何乱子;最后又叮嘱弘历天气渐凉,记得添衣,夜里批阅公文时要多喝热茶,不必挂念府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写好信后,金玉妍又仔细读了一遍,确认没有任何可能让弘历分心的内容,才满意地放下笔。她想起什么,转身从衣柜的抽屉里取出一块锦缎。这块锦缎是她前些日子特意让绣娘绣的,底色是淡雅的月白色,上面用浅青色的丝线绣着几株兰草,叶片舒展,花朵清雅,栩栩如生,连兰草叶子上的纹路都绣得清晰可见。她记得弘历临走前,曾在书房里对着一幅兰草图赞叹不已,说兰草“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处逆境而不自弃”,是君子之花,还说等将来有空了,要在院子里种上一片兰草。她便把这话记在了心里,特意绣了这块锦缎,想让他在江南也能看到自己喜欢的景致,也能感受到她的牵挂。

“把这块锦缎和信一起寄出去吧。”金玉妍把锦缎小心翼翼地折好,放进信封里,锦缎的边角露出一点浅青色的兰草叶,与杏色的信封相映,格外雅致。她对春桃说:“记得叮嘱送信的人,一定要亲手交给四爷,别经过其他人的手。还有,让他顺便问问四爷,什么时候能回来,府里的人都盼着他呢。”

“是,主子,奴才记住了!”春桃接过信封,小心翼翼地放进一个锦盒里,生怕折坏了里面的锦缎和信纸。她转身快步走了出去,去找府里负责送信的小厮,特意叮嘱了好几遍,才放心地让小厮出。

接下来的日子,金玉妍依旧每日按部就班地打理西跨院的事务。清晨,她会先去给富察福晋请安,和福晋聊一会儿府里的事,比如各院的月钱放、小厨房的食材采购、下人的调配等;请安回来后,她会在院子里散散步,看看兰草和野菊花的长势,偶尔还会亲自浇水施肥;上午的时间大多用来处理西跨院的账目,核对收支,确保每一笔钱都用在实处;下午则空闲些,她要么在书房里看书练字,要么就去东跨院看望陈格格和小瑞。

小瑞已经快半岁了,眉眼渐渐长开,继承了陈格格的清秀,也有几分弘历的影子,一双大眼睛乌溜溜的,像两颗黑葡萄,格外有神。他已经能坐稳了,还会出“咿咿呀呀”的声音,见到金玉妍,就会伸出胖乎乎的小手要抱抱,若是金玉妍不抱他,他就会瘪着嘴,像是要哭的样子,引得众人一阵欢笑。

陈格格的身子也彻底养好了,脸色红润,精神饱满。她知道金玉妍为自己做了很多——从她怀孕时高曦月的刁难,到生产时的帮忙请太医,再到满月后的照拂,金玉妍始终站在她这边,为她遮风挡雨。所以她心里十分感激,时常让贴身丫鬟小莲送些自己做的点心到西跨院,有桂花糕、绿豆糕、杏仁酥,都是金玉妍爱吃的。两人的关系也越来越亲密,像是亲姐妹一样,无话不谈。

高曦月自上次偷账本被抓后,果然安分了许多。她不再克扣西跨院的月钱,之前被她压着没的两个月月钱,也让画春偷偷补了回来,还特意加了一些江南的丝绸作为补偿;小厨房给西跨院的份例,也恢复了正常,再也没有出现过缺斤少两、食材不新鲜的情况,甚至偶尔还会多送一道精致的小菜;甚至偶尔在路上遇到金玉妍,她还会主动停下脚步,微微福身打招呼,虽然语气依旧有些生硬,眼神里也带着几分不甘,但至少表面上还算平和。金玉妍知道,高曦月只是暂时收敛了锋芒,心里肯定还憋着一股气,毕竟她的骄傲不允许自己输给一个“李朝来的格格”。但只要她不再闹事,金玉妍也懒得与她计较——眼下最重要的,是等弘历回来,只要弘历回来了,一切都会不一样。

转眼间,半个月过去了。这天午后,阳光正好,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金玉妍正在书房里整理账册,澜翠忽然兴冲冲地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个信封,脸上满是喜悦:“主子!四爷回信了!您快看,这信封上的字迹,肯定是四爷亲手写的!还有您寄去的锦缎,四爷也回信提到了!”

金玉妍心里一喜,连忙放下手中的账册,起身接过信封。她的指尖有些颤抖,毕竟这是她寄出回信后,第一次收到弘历的消息。信封依旧是杏色的,上面的字迹比上次更加潦草些,显然是写得急了些,但依旧能看出笔锋的遒劲。她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封,取出信纸,还没来得及读,就闻到了一股淡淡的兰草香——是她寄去的锦缎上的香气,看来弘历确实收到了,还把锦缎放在了身边。

信纸依旧是上好的宣纸,上面的字比上次少了些,但语气却多了几分暖意。弘历在信里说,收到她的信和锦缎时,他正在书房整理河道勘察的图纸,连日的忙碌让他有些疲惫,可看到锦缎上的兰草,顿时觉得眼前一亮,疲惫也消散了大半。他还说,已经把锦缎贴在了书房的墙上,每天处理公务时,只要抬头看到那几株兰草,就仿佛看到了她在潜邸的模样,心里倍感慰藉。

信里还特意问起小瑞的近况,说“听闻小瑞已能认人,想来定是个聪明伶俐的孩子,等我回去,定要好好抱抱他,给她取个正式的名字”;又提到富察福晋,说“福晋打理府中事务多年,经验丰富,你在旁协助,定要多听福晋的话,莫要逞强”;最后叮嘱金玉妍“入秋之后,天气渐凉,你素来畏寒,务必记得添衣,夜里看书时要多烧些炭火,莫要冻着自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看着信上的内容,金玉妍的眼眶渐渐湿润了。她能想象到弘历在江南的书房里,对着墙上的兰草锦缎呆的模样——他肯定是一边看着锦缎,一边写下这些话,字里行间都透着对她的牵挂。虽然信里没有说多少“我想你”之类的话,但这些细微的叮嘱,比任何甜言蜜语都让她觉得温暖。她知道,弘历心里是挂念着她的,这份挂念,就是她在潜邸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主子,您看四爷多疼您!”澜翠凑过来,看着信上的内容,笑着说,“您寄去的锦缎,四爷竟然贴在了书房墙上,这可是天大的荣宠呢!府里这么多主子,四爷可从没把谁送的东西这么宝贝过!”

金玉妍擦了擦眼角的泪水,笑着说:“他不过是随口一提,你倒是当真了。”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比谁都清楚,弘历能把她绣的锦缎贴在书房墙上,足以说明她在他心里的地位。毕竟他的书房是处理公务的地方,能让他把自己送的东西放在这么显眼的位置,肯定是心里有她。

接下来的日子,金玉妍的心情格外好。她每日除了打理事务、看望陈格格和小瑞,就是在书房里绣些小东西——有时是给弘历绣的手帕,上面绣着他喜欢的兰草;有时是给小瑞绣的肚兜,上面绣着可爱的虎头图案;还有时是给富察福晋绣的荷包,上面绣着寓意吉祥的牡丹。每一针每一线都充满了心意,仿佛把对弘历的思念、对小瑞的疼爱、对福晋的敬重,都绣进了这些织物里。

入秋后的第一场雨落下时,天气骤然变凉。雨点淅淅沥沥地打在窗户上,出“滴答滴答”的声响,像是一轻柔的曲子。陈格格带着小瑞,亲自来到西跨院道谢——前些日子小瑞有些咳嗽,金玉妍特意让人去太医院请了太医,还送来了不少止咳的药材,如今小瑞已经痊愈了。

陈格格穿着一身藕荷色的旗装,上面绣着细碎的菊花纹,领口和袖口都镶着白色的兔毛边,显得温婉大方。她外面套着一件月白色的披风,是金玉妍之前送她的,料子柔软,保暖性很好。小瑞被奶娘抱在怀里,穿着一身红色的小袄子,上面绣着金色的福字,手里拿着一个拨浪鼓,正开心地摇着,出“咚咚”的声响。

“金姐姐,好久没来看你了,今日天气正好,我就带着小瑞过来了。”陈格格走进屋,笑着说,语气里满是感激,“前些日子小瑞咳嗽,多亏了你帮忙请太医、送药材,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金玉妍连忙起身迎接,接过奶娘手里的小瑞,小心翼翼地抱在怀里:“妹妹快坐,春桃,给陈格格倒杯热茶,再拿些刚烤好的栗子糕来。”她低头逗了逗小瑞,手指轻轻划过他胖乎乎的脸颊,“小瑞,还记得姨母吗?前些日子姨母还喂你吃过药呢,你可不能记恨姨母啊。”

小瑞似乎认出了金玉妍,伸出小手抓住她的手指,还“咯咯”地笑了起来,引得众人一阵欢笑。金玉妍抱着小瑞,心里满是欢喜——这孩子真是可爱,每次见到他,所有的烦恼都烟消云散了。

陈格格看着金玉妍和小瑞亲近的模样,笑着说:“小瑞最喜欢你了,每次提到你,他都特别开心。上次你送他的银锁,他天天都戴着,睡觉时都不肯摘下来呢。”她顿了顿,从随身的荷包里取出一个小盒子,递给金玉妍,“金姐姐,这是我给你做的桂花糖,用的是今年新采的桂花,味道很香甜,你尝尝。”

金玉妍接过盒子,打开一看,里面装着琥珀色的桂花糖,香气浓郁。她拿起一块放进嘴里,甜而不腻,带着淡淡的桂花香,味道确实很好。她笑着说:“妹妹的手艺真好,这桂花糖比外面买的还好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