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重生之金玉妍如懿传 > 第54章 如懿赠珠(第1页)

第54章 如懿赠珠(第1页)

宫宴过后第三日,启祥宫的晨露还凝在阶前的兰草叶尖,晶莹剔透,像一颗颗细碎的珍珠,被晨光映得泛着浅淡的光泽。廊下的铜鹤灯刚被小太监小禄子撤下,灯座上还残留着昨夜燃尽的灯芯灰,他正拿着布巾细细擦拭,生怕留下半点污渍。殿外的回廊上,传来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不疾不徐,却带着几分刻意放轻的谨慎——这是后宫宫女特有的步态,既不敢喧哗,又要让殿内之人听见通报。

澜翠正伺候金玉妍梳理髻,她手中握着一把象牙梳,梳齿光滑圆润,轻轻划过金玉妍乌黑的长,将间的缠结一一理顺。金玉妍身着一袭月白色绣暗纹的寝衣,领口绣着几株素净的兰草,衬得她肤色愈白皙。听闻殿外小禄子的通报“娴妃娘娘宫里的惢心姑娘求见”,澜翠手中的梳子顿了顿,目光透过菱花镜看向镜中的金玉妍,低声道:“娘娘,是娴妃宫里的惢心。宫宴那日您帮了娴妃,想来是为这事来的——多半是送谢礼来了。”

金玉妍对着菱花镜,指尖轻轻抚过髻上那支东珠钗——这钗是前几日让饰局师傅用太后赏赐的东珠手串改做的,选了三颗最大最圆的东珠,镶嵌在赤金打造的钗杆上,钗头两侧还各缀着一颗细小的珍珠,走动时微微晃动,却不出声响。东珠的莹白与赤金的亮泽相得益彰,衬得她眉眼间多了几分贵气,却又不显得张扬。她看着镜中自己眼底的清明,嘴角勾起一抹浅淡的弧度:“让她进来吧。正好瞧瞧如懿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是真心道谢,还是另有所图。”

澜翠放下象牙梳,快步走到殿门口,对着门外的小禄子吩咐了一句,不多时,惢心便捧着一个朱漆描金的匣子走进内殿。她身着一身青绿色的宫女服,衣料是寻常的棉布,却浆洗得干干净净,领口袖口都熨烫得平整;髻上只簪着一支素银簪,没有多余的装饰,却衬得她眉目清秀,举止端庄。进门后,她先是对着金玉妍屈膝行了个标准的宫女礼,腰弯得恰到好处,声音清亮却不刺耳:“奴婢惢心,见过嘉嫔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起来吧,不必多礼。”金玉妍抬手示意,目光却并未离开惢心手中的匣子——那匣子约莫半尺见方,朱漆锃亮,没有一丝划痕,显然是精心保养过的;匣子的边角用金漆细细描着莲纹,花瓣舒展,枝叶缠绕,纹路精致,一看便知是内务府造办处的手艺,绝非寻常嫔妃宫里能私制的物件。这般规格的匣子,里面装的东西,定然价值不菲。

惢心起身,双手将匣子高高举起,递到澜翠面前,语气恭敬:“回娘娘,这是我家小主娴妃娘娘让奴婢送来的。小主说,那日秋收宫宴之上,多亏娘娘仗义出手,才让她免于在众人面前难堪,也没让苏贵妃的算计得逞。这匣子里的东西,是小主的一点心意,算不上贵重,却也是小主精心挑选的,还请娘娘务必收下,别拂了小主的一片心意。”

澜翠上前接过匣子,入手微沉,她小心翼翼地捧着,转身呈到金玉妍面前的紫檀木小几上。金玉妍指尖搭在匣子的描金纹饰上,轻轻摩挲片刻——金漆的触感光滑细腻,可见这匣子也有些年头了,想来是如懿宫里珍藏的物件。她抬眼看向惢心,见她站在一旁,双手交叠放在身前,神色虽平静,眼底却藏着几分紧张,显然是怕她不肯收下。金玉妍心中暗笑,面上却不动声色,只示意澜翠打开匣子。

匣盖开启的瞬间,殿内仿佛被一道莹白的光晃了晃——匣子内壁铺着一层明黄色的锦缎,锦缎上整齐码着二十余颗南珠,每一颗都有拇指指甲盖大小,颗颗圆润饱满,色泽莹白如凝脂,没有一丝杂色;日光透过窗棂洒在珠面上,折射出柔和的光晕,连珠身上的细小纹路都清晰可见,竟是南海进贡的极品南珠。这般成色的南珠,便是在宫中,也只有皇后、贵妃一级的嫔妃才能偶尔得到皇上的赏赐,寻常嫔妃连见都难得一见,如懿竟一次性送来二十余颗,手笔不可谓不大。

惢心站在一旁,见金玉妍目光落在南珠上,脸上露出几分笑意,连忙补充道:“娘娘有所不知,这南珠是去年南海总督进贡给皇上的贡品,一共就两盒,皇上赏了一盒给皇后娘娘,另一盒便赏给了我家小主。小主说,这珠子颗颗饱满,质地莹润,最配娘娘的气质,特意挑了最好的一匣送来,还说若是娘娘喜欢,日后再让小厨房给您做些用南珠粉调的点心,既能美容养颜,又能安神。”

澜翠在一旁看得暗自心惊——她在宫中多年,也见过不少珍宝,却从未见过这般成色的南珠,一颗便价值百两银子,一匣二十余颗,便是两千多两银子,这几乎是寻常官员一年的俸禄了。如懿竟为了感谢金玉妍一次解围,送出如此重礼,显然不止是“道谢”那么简单。她偷偷看向金玉妍,见自家主子神色平静,指尖虽搭在南珠上,却没有半分心动的模样,甚至眼底还闪过一丝了然,便知娘娘定早已看透如懿的心思,心中已有了打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金玉妍拿起一颗南珠,放在掌心——珠体温热,入手沉甸甸的,指尖能感受到珠面的细腻光滑,确实是南海进贡的极品。她把玩片刻,忽然将南珠放回匣中,轻轻合上匣盖,将匣子推回给惢心,语气带着几分温和,却透着不容推辞的疏离:“惢心姑娘,劳你回去替我谢过你家小主。那日宫宴之事,不过是我举手之劳——咱们都是后宫姐妹,互相照应本是应当,怎好收这么贵重的礼物?这南珠太过珍贵,你还是替我带回给你家小主,让她自己留着赏玩,或是让饰局的师傅做成头面佩戴,都比给我合适。”

惢心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金玉妍会拒绝。她连忙上前一步,脸上露出几分难色,语气也带着几分哀求:“娘娘,这可使不得!我家小主特意交代奴婢,说这礼物若是送不出去,便是娘娘嫌这礼物轻贱,不肯认她这个姐姐。小主还说,若是娘娘不肯收下,奴婢回去定要被小主怪罪办事不力,说不定还要被罚去浣衣局呢。娘娘您心肠好,就别让奴婢为难了。”

金玉妍见她言辞恳切,甚至搬出“被罚浣衣局”的说辞,心中暗自冷笑——如懿倒是会做人,既送了重礼,又让惢心说这话,若是她执意不收,反倒落个“不近人情”“苛待宫女”的名声,传出去对她不利。她目光快扫过殿角的小几,见上面放着一碟梅子糕——这是晨间御膳房送来的点心,用青梅加糖腌制后蒸制而成,甜而不腻,还带着一丝青梅的酸意,是她平日爱吃的口味。想来是惢心进门时,一并从食盒里拿出来放在那里的。

她指着那碟梅子糕,脸上露出一抹轻快的笑意,语气也变得亲切了几分:“你也别着急,我不是不肯领你家小主的心意,只是这南珠实在太过贵重,我若是收了,反倒显得生分。不过你带来的这碟梅子糕——哦,我瞧着你进门时手里还拎着个食盒,想来这糕是你家小主特意让你带来的吧?”

惢心见金玉妍注意到梅子糕,连忙点头,脸上露出几分欣喜:“回娘娘,正是!小主知道娘娘爱吃甜食,尤其是这梅子糕,特意让小厨房的张师傅按娘娘喜欢的口味做的,加了些蜂蜜,减了些糖,甜中带酸,不腻口。小主说,让奴婢一并送来,给娘娘当早点。”

“这就好。”金玉妍拿起一块梅子糕,放在鼻尖闻了闻,青梅的清香与蜂蜜的甜香混合在一起,确实诱人。她笑着将梅子糕放回碟中,对惢心说道:“这梅子糕看着就可口,甜香扑鼻,想来味道定是极好的。这个我留下了——收下这糕,就算是领了你家小主的心意,这样你回去也能跟你家小主交差了,你说是不是?”

惢心见金玉妍肯收下梅子糕,心中松了口气,连忙笑道:“娘娘说得是!能让娘娘收下梅子糕,便是奴婢的福气,回去定能让小主放心,也不会被罚了。多谢娘娘体恤!”

金玉妍笑了笑,转头对澜翠道:“你去后园的暖棚里,把那盆刚绽放的墨兰搬来。昨日我去暖棚瞧着,花苞刚开了一半,墨绿的花瓣衬着翠绿的叶片,清雅得很,如懿姐姐素来喜欢这类雅致的物件。”

澜翠应声而去,不多时便捧着一盆墨兰回来。那墨兰栽在一个青釉瓷盆里,瓷盆是前朝的旧物,釉色温润,盆身上还刻着几行小篆,写着“兰为王者香”;墨兰的叶片修长翠绿,边缘光滑,没有一丝破损,墨色的花苞刚刚绽放,花瓣呈半透明状,透着一股清冷的香气,与殿内燃着的檀香混在一起,别有一番雅致的韵味。

金玉妍示意澜翠将墨兰递给惢心,语气温和却不失庄重:“这墨兰是我前几日让花匠特意培育的,暖棚里温度适宜,才开得这般好。我记得如懿姐姐宫里的博古架上,摆着一个青玉瓶,瓶口宽大,若是把这墨兰剪下来插在瓶里,墨色的花瓣衬着青玉的莹润,定是相得益彰。你替我捎回去,就说让姐姐赏玩,也算是我回赠她的心意——礼尚往来,才显得亲近。”

惢心双手接过墨兰,青釉瓷盆的凉意透过指尖传来,墨兰的清香萦绕在鼻尖,让她精神一振。她连忙屈膝道谢,语气真诚:“多谢娘娘赏赐!这墨兰清雅不俗,小主素来喜欢兰花,见了定是喜欢得紧。奴婢回去后,定把娘娘的话一字不差地传给小主,替小主谢过娘娘的心意!”

金玉妍笑着摆摆手:“不过是一盆花,不值当谢。你家小主刚晋了娴妃,宫里的事务定然繁多,让她多歇息,别总为这些小事费心。若是宫里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也让她别客气,派人知会我一声便是。”

“是,奴婢记住了,定把娘娘的话传到。”惢心再次屈膝行礼,捧着墨兰,拎着那匣未送出的南珠,转身小心翼翼地退出内殿。殿外的阳光正好,透过回廊的窗棂洒在她身上,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澜翠看着她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回廊尽头,才关上殿门,转身快步走到金玉妍身边,脸上满是疑惑:“娘娘,您为何不肯收下娴妃的南珠?那可是南海进贡的极品,价值连城,收下不仅能讨个好名声,还能添件贵重饰,日后出席宫宴也更有面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金玉妍走到窗边,看着窗外庭院里的兰草——晨露还挂在叶尖,被风吹得轻轻晃动,像在诉说着晨间的宁静。她脸上的笑意瞬间消散,语气冷了几分,声音压得很低:“你以为如懿是真心感激我,才送这么贵重的南珠?她这是在试探我,也是在拉拢我。”

她转身坐在紫檀木椅上,端起桌上的茶水——这是澜翠一早泡好的雨前龙井,茶汤清澈,香气清雅。她轻轻吹了吹茶沫,却没有喝,只是指尖轻轻敲击着杯壁,出清脆的声响:“那日宫宴我帮她解围,她心里比谁都清楚,我不是单纯的‘姐妹情深’,而是为了制衡高曦月和苏氏——若是她失势,高曦月没了对手,下一个被针对的就是我这个‘李朝来的嘉嫔’。如今她刚晋娴妃,娘家的案子虽已查清,却依旧是她的软肋,前朝还有御史盯着乌拉那拉氏,她在后宫根基未稳,高曦月、苏氏又处处针对她,她急需一个盟友,一个能与她并肩对抗高、苏二人的盟友。”

澜翠恍然大悟,连忙点头:“娘娘说得是!若是咱们收下这南珠,便是默认了与她结盟,日后她若是与高曦月、苏氏起了冲突,咱们便不得不出手相助。可咱们如今在后宫也只是刚站稳脚跟,启祥宫的人手还没完全理顺,若是与她走得太近,定会被皇后娘娘盯上——皇后素来不喜嫔妃结党,也会被高曦月和苏氏联手针对,到时候咱们就是引火烧身!”

“正是这个道理。”金玉妍放下茶盏,眼底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后宫之中,没有永远的盟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如懿心思深沉,比高曦月那个只会耍脾气的草包难对付得多。那日我帮她,是为了自保;若是此刻与她结盟,他日她根基稳固,甚至晋了贵妃、皇贵妃,说不定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我这个‘曾经的盟友’——毕竟我是李朝人,身份特殊,始终是她登顶路上的障碍。”

她顿了顿,想起前世如懿后来的境遇——虽然后来如懿凭着皇上的恩宠成了皇后,却也因太过刚直,得罪了不少人,最后落得个被打入冷宫、自焚而亡的凄惨下场。但那是后话,眼下的如懿,羽翼未丰,急于寻找靠山,而她金玉妍,同样需要时间稳固启祥宫的根基,不愿过早卷入嫔妃间的派系争斗——她要做的,是坐山观虎斗,待各方势力两败俱伤时,再坐收渔翁之利。

“我收下她的梅子糕,是给她留了脸面,不让她觉得我驳了她的情分,也不让她在宫人中落个‘热脸贴冷屁股’的名声;回赠她墨兰,是告诉她,我领了她的心意,但也仅限于‘姐妹之谊’,不会与她深交,更不会与她结盟。”金玉妍继续说道,语气平静却字字清晰,“这墨兰清雅,既不名贵,又不失雅致,正好符合咱们如今‘低调行事’的态度——既不让人觉得我傲慢,也不让人觉得我贪图富贵。如懿聪慧,定能明白我的意思。”

澜翠走到她身边,看着桌上那碟梅子糕——糕点摆放整齐,还冒着淡淡的热气,显然是刚送来不久。她又想起方才惢心捧着墨兰离去时的模样,忍不住道:“娘娘这一手真是高明!既没得罪娴妃,又没让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还让娴妃明白了您的态度,真是一举多得。只是娴妃若是明白了您的意思,会不会心生不满,日后不再与咱们往来?”

“不满也无妨。”金玉妍淡淡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自信,“她如今需要的是盟友,而不是敌人。就算她明白我不愿与她深交,也不会轻易与我为敌——毕竟多一个敌人,不如多一个‘面上和睦’的姐妹。再者,今日我回赠她墨兰,也算是给了她一个台阶,她若是识趣,便不会再强求结盟,只会与我保持‘互相照应’的关系,这正是我想要的。”

她起身走到窗边,目光落在庭院里那株刚栽下的玉兰上——这玉兰是昨日内务府送来的,说是皇上赏的,让启祥宫添些景致。玉兰的枝干粗壮,枝头已经冒出了嫩绿的新芽,在晨光中显得生机勃勃。金玉妍看着玉兰的嫩芽,心中暗自盘算:眼下最重要的,是守住启祥宫的规矩,把宫里的人手彻底掌控在手中,同时讨好太后与皇上,稳固自己的位份。至于后宫的派系争斗,能避则避,待日后根基稳固,有了足够的实力,再作打算也不迟。

“对了,”金玉妍忽然想起什么,转头对澜翠道,“昨日让你去查张全近日的动静,可有什么异常?他守宫门这些日子,有没有私下与外人接触,或是传递什么消息?”

澜翠连忙回道:“回娘娘,张全守宫门倒是安分,每日都按规矩登记出入人员,不管是嫔妃宫里的人,还是内务府的太监,都一一登记在册,没有半点含糊。只是前日傍晚,他远在京城外的侄子托人捎了封信来,说家里的老母亲病重,想请几日假出宫探望。张全没敢直接来求您,只私下跟李嬷嬷提了一句,想让李嬷嬷帮他问问您的意思,又怕您怪罪他刚被降职就请假,一直没敢开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金玉妍眉头微蹙,手指轻轻捏着窗棂上的雕花——张全是先帝旧人,在宫里待了二十多年,从洒扫小太监熬到库房管事,人脉盘根错节,上到内务府总管,下到各宫的跑腿小太监,都有几分交情,消息更是灵通得很。先前虽未重罚,只降了职守宫门,可他心里定然是有些不满的——毕竟在库房当差,不仅体面,还能时不时沾些小利。

若是处置不当,怕是会让他心生怨恨,暗中给启祥宫使绊子,金玉妍指尖松开雕花,目光落在庭院里正在扫地的小禄子身上,心中已有了计较:“你去告诉他,准他明日出宫半日,从辰时到午时,足够他去城外探望母亲。另外,从我的份例银子里取二十两,让他带去给母亲抓药,就说这是我赏他的,让他安心尽孝,不必挂心宫里的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