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我在大秦能上网 > 第72章 县令支持助发展农技推广展新篇(第1页)

第72章 县令支持助发展农技推广展新篇(第1页)

清晨的井台边,赵王氏正用布条缠住陶罐口,往井壁抹一层乳白的液体。她动作比前几日利索了些,手腕不再颤。麦穗从晒谷场走来,脚步停在三步外,没说话,只从鹿皮囊里抽出一张黄麻纸,递过去。

赵王氏擦了手,接过一看,是县令签押的文书抄件,墨迹未干,写着“准赵家村陈氏麦穗以民力协理农事,各里配合,不得阻挠”。

“昨夜差役送来的。”麦穗说,“不是虚名,是实权。往后外村若问,你也能说一句——这法子,官府认了。”

赵王氏低头盯着那几个字,指腹在“协理”上摩了摩,没抬头,只把纸叠好,塞进怀里。

“你要走?”

“明日就走。”麦穗转身,“李家沟、王家坪、孙家洼,三村先试。”

赵王氏没应声。麦穗走了两步,又停住:“你要是愿意,下回教人面,我让阿禾记进农册。”

赵王氏终于抬头:“我教的,是老法子。”

“老法子也是法子。”麦穗说,“只要能让人吃饱,就不该埋着。”

她走了。赵王氏站在井边,手慢慢松开罐子,罐底磕在石沿上,出一声闷响。

晒谷场上,阿禾正用炭笔在兽皮上画田亩图,麦穗把文书摊开在石板上。赵石柱蹲在一旁磨铁锹,听见动静抬头:“县令真松口了?”

“松了。”麦穗指了指押印,“不是口头应承,是动了公文。”

赵德拄着铜杖走来,站在文书前看了半晌,没碰,只用杖尖点了点地:“官府肯认,是好事。可你一个妇人,跨村走动,人家未必服。”

“我不求他们服。”麦穗收起文书,“我只求他们肯看一眼地里的活法。”

赵德沉默片刻,铜杖轻轻一敲地面:“既如此,赵家村不拦。”

当天下午,麦穗召集村中妇人,分三样东西:一包草木灰、一袋豆种、一张手绘的“间作图”。她只说一句:“明日我去三村,你们谁想学,就跟着去。不收粮,不收钱,只收一双肯蹲下来看土的手。”

第二日天刚亮,麦穗带着阿禾、五名妇人,挑着种子和工具出。赵石柱本要随行,被她拦下:“你在村盯渠,我在外推法。你守家,我走路。”

李家沟的里正姓李,五十出头,听说赵家村妇人来授农技,站在村口拦住:“田里的事,自有老农做主。你们女人家,回去蒸饼做饭更合适。”

麦穗没争,只让阿禾在村口那块半荒的坡地上划出半亩地。阿禾掏出炭笔,在地上标出横竖线,又从布袋里抓出一把草木灰,沿着线沟撒了一圈。

“粟豆间作。”她声音不大,但清楚,“一行粟,一行豆,草木灰施在豆根旁防虫。去年赵家村试过,粟增产两成,豆不减收。”

围观的农人交头接耳。一个老农冷笑:“空口白话,谁不会说?”

麦穗抬头:“你有地?”

“有。”

“敢赌吗?”她从布袋里倒出一把粟种,“你划一块地,照我说的种。秋收若不如你自家田,我当众焚犁断锄,从此不再提农事。”

老农愣住,看向里正。里正皱眉:“你真敢赌?”

“我赌。”麦穗把种子放在地上,“文书在县令手里,数据在田里。我不靠嘴,靠收成。”

里正终于点头:“准你们试一季。”

当天下午,王家坪的里正听说了这事,主动派人来请。孙家洼的村老更是早早备好饭食,说“早听赵家村收成好,如今可算见着真人了”。

三村人聚在孙家洼的打谷场,麦穗站在石墩上,把三张图铺开:一张是间作法,一张是草木灰防虫,一张是轮耕时序。

“我们赵家村出这三样。”她说,“你们各村也有长处。王家坪的垄沟抗旱,李家沟的豆种耐瘠,孙家洼的粪肥配比——咱们换着学,谁也不藏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