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上,十几艘帆船排成一线,此时正刮着东南风,鼓起的船帆带着船只稳稳地前行。
每艘船上都插着两种旗子,一种是彰显盐漕总督官职的金边蓝底的旗子;另一种则在旗子中央绣了“公西”二字。
看到这两面旗子,别说匪盗,就算是仙门中人,也断然不敢轻举妄动。
“先生,咱们此次东南督办盐税,没想到这么顺利,清月还以为要费上一番周折呢。”公西子的书童清月站在一旁,迎着河上的微风,心情也是大好。
公西子捋了捋花白的长髯,微微一笑,眼角挤出几条皱纹,说道:“想当年我初入京城,一无钱财、二无人脉,若不是太子赏识,焉能有我今日之地位。
此次东南督办盐税,如此顺利,也是托了皇上的鸿福、太子的威望。只盼能早日回去,好与太子交差。”
“那先生这次带着这么多银子回去,皇上一高兴会不会封你个大官啊?”清月天真地问道。
公西子爽朗地笑了几声说道:“就算皇上封了,老夫也会推辞掉的。”
“那是为何?”
公西子看向清月,轻声问道:“你觉得当官好么?”
“好啊!”清月想都没想,脱口而出。
“怎么个好法?”
“权力大啊,您看咱这次去东南,当地的官员,上到巡抚、知府,下到道台、县令,哪个见了您不是恭恭敬敬的。”
“你以为他们是对我恭敬?”
“当然是了。”
公西子微微地摇了摇头说道:“他们恭敬的是太子,是皇上,不是我。”
清月似懂非懂,吞吞吐吐地说道:“您……您可是三品大儒,整个天下,凡读书人,都得对您尊敬有加才是啊!”
“是,但那是做学问时,若说为官之道,老夫不如他们。”
“那要是以理服人呢?”
“哈哈哈哈……他们一起上也不是老夫的对手!”
清月笑了笑,一副我果然没跟错人的样子。
“那先生回去不打算做官了吗?”
“你这小小的书童,官瘾还挺大的嘛!”公西子笑了笑说道。
“不是的,先生。我只是觉得虽然做学问好,但最终还是要报效国家,不一定非要做官。”
公西子略微一愣,问道:“你为何会这么想?”
“此次来东南,我经常会听到当地百姓谈论胡大人,没有一个不说胡大人好的。可是那些当官的,嘴里说得天花乱坠,百姓们除了骂便再听不到一个字。先生,您跟胡大人是好朋友,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啊?”
“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清月啊,我原本就打算此次回京,便卸任返乡,开一家书院,为我大齐培养人才,你看如何?”
“好啊,先生,那我岂不是就是大师兄了。”
“哈哈哈,对,你是当之无愧的大师兄。”
突然,公西子面色一变,河上的大风瞬间变了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