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紫夜小说>青色回忆录 > 第24章 曲终封存(第1页)

第24章 曲终封存(第1页)

夜,浓稠如化不开的墨,将这座沉睡的小镇每一寸肌理都细细浸染。

巷口孤零零的街灯,撑开一圈昏黄脆弱的光晕,如同暗夜航道上,为晚归者点亮的寂寞灯塔。张甯用钥匙旋开家门,老旧的门轴出一声疲惫而绵长的“吱呀”呻吟。

客厅里,那股熟悉的、混杂着微苦药香与清甜米粥的气息立刻温柔地将她包裹。灯光下,藤编小桌上静静摆着那只边缘带着豁口的旧瓷碗,里面盛着母亲自己熬好的、尚温的汤药。柔和的光线如同轻薄的暖纱,笼罩着这个空间逼仄却竭力维持着整洁的家,勾勒出一种既温馨又难掩沉重的生活轮廓。

张甯轻轻放下书包,脸上的淡妆早已拭去,只余眉梢眼角处,还依稀可辨一抹浅淡的胭脂痕迹,如同清晨花瓣上将曦未曦的露珠,为她略显疲惫的脸庞添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媚。

她走到母亲身边,自然地拉过母亲微凉的手,挨着藤椅边沿坐下。她的眼睛,在柔和的灯光下,亮得惊人,仿佛骤然点燃的星火,语气也带着尚未完全平复的激动,急促而热烈:

“妈,今天演出可热闹了!礼堂挤满了人,掌声响得像炸雷!”

她的声音清亮高昂,充满了属于这个年纪的、纯粹的雀跃。手指无意识地、紧紧地攥住了母亲睡衣的袖口,像个急于展示自己珍贵战利品的孩子。

母亲微微侧身,灯光愈清晰地映照出她瘦削苍白的脸庞,但眼角眉梢,却因女儿的兴奋而绽开了一抹极其温柔的笑意。她抬起另一只手,用带着凉意的指尖,轻轻拂开张甯额前微乱的丝,动作轻柔得如同在呵护一件易碎的珍品。

“宁宁,瞧你这兴奋劲儿,像只叽喳的小鸟。”她的嗓音低缓而温存,像一被岁月浸润的老歌,带着抚慰人心的力量,“怎么样?演出顺不顺利?累坏了吧?”

张甯咧开嘴,露出一个大大的、带着点小得意的笑容:“累是累,但是,值!太值了!妈,我跟你说,我一句台词都没忘!底下那些观众,好多人都看呆了!”

她绘声绘色地描述着舞台上变幻的灯光,说那聚光灯如何像一道神圣的光剑,劈开黑暗;她复述着繁漪那些沉痛的台词,强调自己眼角那滴泪如何让全场瞬间鸦雀无声;甚至还模仿起顾问老师的语气和神态,手指夸张地比划着:

“‘张甯!你!就是我们今天最大的惊喜!’”

她的声调忽高忽低,表情生动投入,像是在独自上演一出精彩绝伦的独角戏。

一直安静坐在旁边写作业的弟弟小川,早已被姐姐的讲述吸引,停下了笔。他抱着课本,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瞪得溜圆,像是在聆听一个遥远而不可思议的传奇故事。

“姐,你真哭了?不是演的?”他的嗓音清脆稚嫩。

张甯斜睨了他一眼,迅收敛起激动,语气恢复了几分惯常的戏谑:“当然是演的啦!你当我那么容易掉泪?”

她的嗓音带着点逗弄小猫般的俏皮,伸出手指,轻轻敲了一下弟弟的脑门。然而,就在那一瞬,她的眼神深处,却飞快地掠过了一丝极其细微的柔软与黯然。脑海中,那句“我始终不是你们周家的人”的台词,如同幽灵般再次响起,心底那道细微的裂缝,似乎又在隐隐作痛。

她不动声色地将这缕思绪压下,语气重新变得轻快起来:“不过,掌声是真的响,震得我耳朵嗡嗡叫。”

一直沉默地坐在角落那张老旧木凳上的后爹,手里捧着一只印着褪色红星的搪瓷杯,如同角落里一尊被遗忘的石像。他的目光,如同蜻蜓点水般,极其短暂地掠过张甯兴奋的脸庞,也只是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喉咙里出一声极其低沉含混的“嗯”。

他的沉默,如同客厅里一堵无形却坚硬的墙,将这份难得的热闹与温馨隔开了一段距离。

母亲看着女儿和儿子的互动,再次轻笑出声,语气是全然的温和与包容:“那你们老师怎么说?对你的表演满意吗?”

张甯用力点点头,语气里终于带上了一丝掩饰不住的满足与肯定:“嗯,老师说了,夸我了呢。她还问我要不要参加话剧社。”

她的嗓音不自觉地放缓了,像是在细细咀嚼、品味着一个遥远而诱人的可能性。

母亲的眼睛倏地一亮,如同被点燃的烛火,语气中充满了显而易见的好奇与期盼:“是吗?那……那你答应了吗?演戏这么好看,你不喜欢?”

她的嗓音轻柔,像是在小心翼翼地试探着一扇虚掩的门扉。

张甯沉默了。

只有短短几秒钟,却仿佛过了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她的目光,从母亲那双充满期盼的眼睛,缓缓下移,最终落在了藤桌上那只安静的、带着缺口的白瓷碗上。

碗里深色的药汁,在灯光下泛着幽暗的光,像一个冰冷而残酷的现实,无声地对峙着刚才那个绚烂如烟火的舞台梦。

她的语气,如同被秋风吹拂过的湖面,渐渐冷却下来,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清醒与疏离: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