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礼部尚书朱泉和杨亦有隐秘往来,随安香坊被污蔑,替朱泉查过逃走的刺客。
现在看来明显不是为太子查的。
那就只有为杨亦追查的了。
杨亦先前遭遇刺杀,太子和他翻脸,皇帝亦有杀心,所以他似乎要提前动手。
刑司传来消息,徐公公耐不住拷打,招了,翻起五年前的案子,说咒术是他做出来的,送到东安王府,由府里买通的小厮藏到世子卧房。
而徐公公,亦被查出和杨亦有私下信件往来。
突然抓人,突然检查,很多东西没有毁掉,都被翻出来了。
听到消息的风屿落和山无州一脸沉思,带孙正墨到将军府屋顶。
他们猜错了,当然这个不重要,都是过程。
没想到,当年“咒术”案,是杨亦,朱泉,徐公公几个人做的。
风屿落看着孙正墨:“孙老板,你不厚道啊,这人你都没跟我们说。”
东安王府被拖下水,太子也被太傅牵连,杨亦证明忠心耿耿,从而保住了兵权。
太傅走後,朱泉升任礼部尚书,成为太子看重依赖的人。
其实这也是杨亦留的後路。
一方面,他要有人盯着太子,以及在将来为他说话。
另一方面,朱泉他每次参大将军的不好,是一种昭示,大将军在朝中人缘不好,好让皇帝放心。
徐公公是“咒术”提供者,并且成为杨亦在後宫的眼线。
而杨亦,在皇後太子出事後,接着也疯了。胡言乱语,乱砍乱杀。
有人觉得他也被诅咒了,但皇上觉得他是被咒术反噬。
区别很大,皇上意见最大,杨亦落马。
所以她们原来的计划是,知道太子的行动,扶卿木带人刺杀杨亦,这样可以让杨亦紧张,警惕京都,知道太子和他撕破脸,从而调动心腹商量後路。
孙正墨找徐公公,借供香生意和徐公公搭上关系,只要香料进了後宫,皇後太子出事,那徐公公就有罪。
追查下去,他会咒术,当年是他诅咒皇室,害皇後早産,带出当年的案子有问题,追查到杨亦身上。
皇帝就会知道,他有结党,渗透朝堂後宫,还在太子身边安插人手。
而杨亦被刺杀,自然警惕,皇帝太子都想除掉他,所以动用咒术,想先下手为强。
以此来让皇帝动怒。
但是後来,因为藏尸人的事,杨亦过来插手,供香生意到了礼部。
礼部用香都是大场面,不好让所有人出事,也很难办到,而且无法让人联想到咒术。
只能调整计划在寿诞当日献香。
帝後高兴,拿下後宫用香,等香料到後宫,再行事。
相当于绕了个圈。
因为山无州和风屿落的插手。
但不出手的话,扶卿木可能就死了。
该绕的圈就得绕,该费的力省不了。
孙正墨抱臂扫视乱成一团的府里,又看街上紧急去抓人的禁军,思索了一下:“我是老板,我跟你交代我要做什麽?”
“……”
黑心的。真是哪哪都一样。
风屿落道:“这又不在我们干活范围内,聊几句怎麽了?”
孙正墨嗤笑:“要把护国大将军丶礼部尚书送进去弄死,这麽大的事我到处说?我不要命了?”
她悠闲直起身,慵懒伸手道:“事以密成,真想做什麽事,可得管住嘴。”
话音落,闻到晚香玉的香气,风屿落眼前一黑,随即被人抱住,掉进数丈深渊。
没空理会山无州的小动作了,他心想,孙正墨的游念幻境,来了。
可杨亦是征战杀伐之人,戾气比第一案里的九个凶徒加起来都要重,孙正墨能抵抗得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