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清晨的特罗姆瑟港笼罩在一片灰蒙蒙的寒雾之中,冰冷的空气刺入肺腑。巨大的破冰船“北风号”如同一头钢铁巨兽,静静地停泊在码头,深红色的船体上凝结着白色的霜花,粗壮的锚链上挂着冰棱。甲板上,船员们正忙碌地进行着最後的出发准备,各种物资通过吊机运送上船,引擎发出低沉的预热轰鸣。
顾遥和林笙提着行李,混在几名最後登船的科考队员中,沿着冰冷的舷梯走上甲板。两人都换上了厚重的防寒科考服,戴着防风镜和毛线帽,将大半张脸都遮住,尽量降低存在感。顾遥的左臂在宽大的防寒服遮掩下,看不出异常,但她每一步都走得格外沉稳,避免牵动伤处。林笙则背着一个看起来塞满了专业书籍和笔记本的双肩包,手里拎着一个沉重的设备箱,完美扮演着一位沉默寡言丶专注于技术的工程师。
一名穿着船长制服丶身材高大丶留着浓密络腮胡丶眼神锐利如鹰的中年男子站在舷梯顶端,手里拿着名单,逐一核对登船人员。他就是船长奥拉夫·约翰森。
“张伟?李萍?”轮到她们时,奥拉夫的目光在两人身上扫过,带着审视的意味,尤其在顾遥身上多停留了一瞬。他的声音粗犷,带着北欧口音。
“是的,船长。”顾遥微微点头,声音透过防风面罩显得有些沉闷。林笙则只是轻轻颔首,目光低垂,一副不善交际的样子。
奥拉夫在名单上打了个勾,没有多问,只是指了指船舱方向:“你们的舱室在B层走廊尽头,204和205。放下行李後,李萍去主实验室找安娜报道,熟悉设备。张伟,你去轮机舱找大副伊万,他会给你安排安全巡检任务。一小时後,全体会议室集合,进行航前简报。”
“明白。”顾遥简短回应,带着林笙向船舱内部走去。
船舱内部温暖许多,但依旧弥漫着机油丶铁锈和消毒水混合的味道。走廊狭窄,灯光昏暗,金属墙壁上挂着各种安全规程和消防示意图。她们找到自己的舱室,相邻的两个狭小单间,除了一张床丶一个储物柜和一张固定的小桌外,几乎没有多馀空间。
快速放下行李,两人在走廊交换了一个眼神。
【分头行动,保持警惕,随时联系。】顾遥用极低的声音说道,手指在身侧极快地做了一个【注意监听】的手势。
林笙微微点头,【你小心手臂。】
没有更多交流,两人迅速分开,走向各自的任务区域。
顾遥沿着指示牌走向位于船体下层的轮机舱。越往下走,引擎的轰鸣声越大,空气中机油和热金属的味道也更加浓重。她找到正在指挥船员检查主机的大副伊万·彼得洛夫。伊万身材壮硕,剃着平头,脸上有一道淡淡的疤痕,眼神冷漠,动作带着明显的军人作风。他看到顾遥,只是冷冷地瞥了一眼,扔给她一个平板和一套工具。
“这是安全巡检清单和船体结构图。每天早晚各一次,覆盖所有关键区域。重点是防火丶防水密门丶应急设备和动力系统。发现问题立刻报告,不要自作主张。”他的语气硬邦邦的,不带任何感情,“现在开始,跟我走一遍。”
顾默默接过,没有多言,跟在他身後,开始熟悉这艘船的每一个角落。她看似在认真记录,实则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个通道丶每一个通风口丶每一个可能隐藏监控或异常设备的地方,将整艘船的布局和安保薄弱点快速记在心中。伊万步伐很快,几乎不做停留,偶尔会用简短生硬的词语指出某个阀门或开关的作用,显然对这位新来的“安全顾问”并不重视,或者是一种刻意的轻视。
另一边,林笙来到了位于上层的主实验室。实验室里各种精密仪器嗡嗡作响,几名科研人员正在忙碌。一个看起来年轻干练丶亚裔面孔的女性迎了上来,她正是数据员安娜·陈。
“李工是吧?欢迎登船。”安娜的笑容很职业,语速很快,“我是安娜,负责本次科考的数据采集和处理。你的工作站在这里,主要负责冰芯样本的初步光谱分析和环境传感器数据的校准。这是操作手册和本次任务的参数列表,尽快熟悉。我们有严格的日程表,时间很紧。”
她将一叠资料递给林笙,手指纤细白皙,指甲修剪得很整齐。林笙接过资料,低声道谢,目光快速扫过实验室的布局丶设备型号丶网络接口位置以及在场的人员。她注意到安娜的工作站有多块屏幕,其中一块似乎正显示着并非科研数据的丶快速滚动的加密日志流,但当她看过去时,屏幕迅速切换回了冰层厚度模拟图。
林笙不动声色地走到自己的工作站前坐下,开始翻阅资料,同时悄然将一枚微型的无线信号嗅探器贴在了桌板下方。设备箱里的“地质分析仪”也悄然啓动,开始被动扫描实验室范围内的所有无线信号和能量波动。
一小时後,全体船员和科考队员在会议室集合。奥拉夫船长站在前方,神色严肃地进行航前简报,强调了极地航行的危险性丶纪律性和本次科考任务的重要性——研究喀拉海冰架的历史变迁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他的讲话严谨而官方,滴水不漏。
顾遥和林笙坐在角落,默默观察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伊万抱着手臂站在船长身後,眼神扫视全场,带着审视。安娜坐在科研人员中间,认真做着记录,偶尔推一下眼镜,姿态无可挑剔。其他船员和科学家看起来也都正常忙碌,似乎没有人对两位新加入者表现出过多兴趣。
但顾遥和林笙心中的警惕却提到了最高。这艘船,就像一座移动的钢铁孤岛,表面平静,水下却暗流汹涌。“牧羊人”就在其中,“镜子”不知所指,而她们,如同闯入狼群的羔羊,必须时刻绷紧神经。
简报结束,衆人散去。“北风号”拉响汽笛,巨大的船体缓缓驶离码头,破开灰绿色的海水,向着北方无尽的冰海驶去。
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航行最初的几天风平浪静。船体破开浮冰的撞击声单调而规律。顾遥每日进行着枯燥的安全巡检,与伊万几乎没有交流,但凭借其专业和敏锐,还是发现了几处细微的设备隐患,并按规定上报,处理得无可挑剔,似乎逐渐赢得了伊万一丝不易察觉的认可(或者说是放松了警惕)。她利用巡检的机会,几乎摸清了船上所有公共区域和大部分非限制性舱室的结构,并标记了几处值得深入探查的可疑点。
林笙则沉浸在数据工作中,出色的专业能力让她很快融入了科研团队,甚至解决了两个困扰团队的小技术问题,安娜对她的态度也似乎缓和了一些。但她利用一切机会,悄无声息地扫描着船上的网络流量,发现了一些异常的丶加密等级极高的数据包,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指向船上几个权限极高的区域,包括船长室丶大副室和通讯中心。她尝试追踪,但都被强大的防火墙和跳转协议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