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砸东西就行了,干啥要杀人?”殷俊摇摇头,说,“我觉得太牵强。”
确实,这也仅仅是个猜测。
“这是啥?”殷俊戴着白手套,在收录机破碎的边缘上擦拭了一下,白手套上顿时出现了一道黑色的痕迹。
“黑色的?这不是你们刷指纹留下的粉末?”这个发现立即引起了顾红星的警觉。
“不是啊。”殷俊说,“这里我们都没有清理到,怎么会在书籍下面刷指纹?”
顾红星立即从勘查箱里拿出一个放大镜,在收录机的周围看了起来。这一看不要紧,整个案件的性质就发生了转变。
收录机的附近,有很多黑色的粉末,就连覆盖在收录机上的书架和书籍,也沾有黑色的粉末。很显然,如果它们不是刷指纹使用的黑色粉末,那么这些黑色的粉末是从哪儿来的就是个很大的问题。
另外,有一本被压在最下方的书,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页边缘有受热翻卷的现象,甚至还有一点烧焦的迹象。
顾红星小心地翻开了这本书,看到扉页上用蓝墨水写着一句话:“走正路,走大路,走远路。”落款是李进步,下面手写的日期是1990年9月14日,正是他死亡的那一天。
经历过“滚天雷”爆炸案的顾红星,脑海里第一时间就出现了爆炸案现场的样子。可以说,清理完书籍之后,这一起案件的现场状况和爆炸案现场无异。
“爆炸。”顾红星低声说了一句。
“爆炸?”殷俊吓了一跳,这是他第一次见到爆炸案现场。
“是的,这是爆炸啊!”顾红星说,“这些黑色的粉末,是爆炸残留物。这本书应该是要送人的,放在收录机旁边,所以有烧灼痕迹。”
“收录机会爆炸?”殷俊问。
“不会,是有爆炸物。”顾红星说,“仔细搜索书桌附近,看看能不能找到其他有用的线索。”
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顾红星带着两名痕检员,又是趴在地上,又是伏在书桌上,又是趴在窗框上进行了搜索,找到了不少物证。
这些物证主要是一些带有黑色粉末的牛皮纸碎片,不出意外,就是爆炸物的包装纸。只可惜这些碎片都太小了,不能在上面寻找指纹。另外,顾红星在窗框上发现了一些灰色的条形灰烬,不用说,这是引爆炸药的引线燃烧后留下的灰烬。
至此,可以确证顾红星的猜测了,这就是一起爆炸案件。
涉及爆炸案件,顾红星不敢再独自进行侦办,因为这不仅是重大、疑难案件,而且可能带来广泛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在这个亚运会即将举办的节骨眼上,出现了爆炸案件,极有可能成为有全国影响的大案。
所以,顾红星带着殷俊他们退出了现场,对现场进行封存。
顾红星带着提取到的物证,回到了分局,找到分局刑警大队技术中队的理化检验师马晴红,让她对牛皮纸上黏附的黑色粉末进行理化分析,确定爆炸物的来源,看能不能找到破案的捷径。
拿到物证后,马晴红分析这种黑色粉末很可能是黑火药,所以用显色法对粉末进行了检验鉴定。
黑火药的显色法,是一种快速区分tnt、硝酸铵和黑火药的检验方法,可以用最快的速度来确定爆炸物的成分。
马晴红先是将01克二苯胺溶于10毫升浓硫酸中,搅拌后放入深棕色玻璃瓶密封。然后将20毫升丙酮和10毫升蒸馏水混合均匀,将前期收集的牛皮纸上黏附的黑色粉末和丙酮、蒸馏水混合溶液加入试剂瓶,振荡均匀。最后,用滴管取二苯胺、浓硫酸混合试剂1毫升,滴入刚才已经振荡均匀的试剂瓶中,等候显色反应。
不一会儿,试剂瓶中出现了绿色。
“确定是黑火药。”马晴红对顾红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