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路百姓伸长了脖子,连生意都不做了,这高门大户里的辛秘,想想就刺激,没想到有朝一日还能亲眼所见。
马车畅行无阻,极其顺利地来了县衙大门前。
胡夫人却小腿肚子颤,闹出这么大的动静,衙门里的人必然知晓。
一路上她总担心会不会突然冒出一队官差,把她“请”回郡守府。
若是如此,倒也不怕,今日随行的家丁都是百里挑一的好手。
反倒是没有任何阻碍来到县衙,让胡夫人心里慌。
大宅院里的手段,把人请进屋,或打或杀都是主人家一句话的事,再对外随便给个由头糊弄过去,谁还能吃了熊心豹子胆上门说理不成?
胡玉儿似是看出母亲心中所想,宽慰地拍了拍她的肩膀,“母亲无需多虑,众目睽睽之下,阳城百姓都亲眼瞧见了您这个郡守夫人进了县衙,阳城最大的官是郡守,在这片土地上,谁还能越过父亲对您做些什么不成?”
胡玉儿丝毫没有掩盖音量,为的就是让县衙里的人听见。
百姓尊称一声女大人,可没有朝廷授官,到底名不正言不顺。
胡夫人是官眷,虽然姜朝名存实亡,可只要龙椅上坐着的那位还姓姜,谁都不敢堂而皇之地做乱城贼子。
以白身打杀官眷,只要不是脑子昏,都不会做这样的蠢事。
胡夫人仍旧心有戚戚,“可若是你父亲……”
胡玉儿胸有成竹,“母亲不曾犯七出之条,父亲还能将母亲扫地出门不成?母亲只管拿出官员大妇的气度,阳城悠悠之口,父亲还能嫡庶不明尊卑不分?”
胡玉儿最后上了一剂猛药,“再说了,有那位苏小姐在,她是站在母亲这头的,母亲还怕什么?”
胡夫人一颗心这才完全落回肚里。她轻轻推开女儿搀扶的手,步履从容,款步迈入县衙大门。
行走间,衣袂轻扬,头上珠钗却纹丝未动,一派世家大妇的沉稳气度。
胡玉儿和苏真真紧跟其后,一左一右,像是两大护法。
县衙之内,无人敢阻。三人径直来到升堂办案的地方。
春芝坐在上,手里翻看着书籍,胡文不知所踪。
有趣的是,春芝往日总是一身粗布麻衣,髻也梳得简单。可今日她不仅着了身湖蓝色的新衫裙,连式也挽成了时兴的妇人髻。虽无珠钗点缀,但那缠绕在髻间的白色带,却异常醒目,引人注目。
胡夫人气个半死,原只道襄王有梦神女无心,却不知神女何时动了凡心。
明明知道自己大张旗鼓地过来,还偏偏特意打扮了一番。
不仅如此,她头上的白布,正表明仍在为亡夫守孝。
阳城旧俗,寡妇为养活孩子,常给大户人家做外室,只为换口饭吃。
一般当家主母,也不愿与这等可怜人计较,多会赏些银钱打走。
但也不乏那等不知天高地厚的,妄想以狐媚手段进府,做个姨娘,甚至觊觎主母之位,妄图鸠占鹊巢。
胡夫人一时不知道,对面是向自己示威,还是示弱来着?
喜欢鬼差小姐今天转正了吗请大家收藏:dududu鬼差小姐今天转正了吗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