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上午十点。
一辆老旧的绿皮火车,缓缓停靠在了站台上。
人群乌泱乌泱的从火车上涌了下来。
三十六七岁的编辑刘良有些秃顶,他穿着一件棕色的皮大衣,拎着一个公文包,从火车上被人群裹挟了下来。
而后又被裹挟到出站口。
这种双脚不离地,被人群裹挟着的拥挤,刘良这辈子都不想经历第二次了。
出站口,陈述已经站在这儿迎接了。
他的手上举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一行醒目的红色大字——欢迎刘良编辑。
“你就是平川?陈述?”
看到那块牌子后,刘良踱步走了过来。
“是我!”
陈述点了点头。
“年轻,出乎我预料的年轻!”尽管刘良早就有准备了,知道陈述是个大学生。
可陈述的样貌,还是让刘良有些吃惊。
很难想象,这样的一个学生,竟然能写出《明朝的那些事儿》这样的着作。
还有之前的那本短篇小说,也神乎其技。
刘良差点以为陈述是找人代笔写的。
“走吧,先去招待所。”
刘良说道,“来之前我查过地图,光明县招待所距离汉东大学不远。”
“现在应该叫光明区了,一个月前刚撤县设区。”陈述解释道。
国内从年开始陆陆续续撤县换区,不过大规模开展县变区这一政策,还是从今年开始的。
此时的丁义珍、孙连成估摸着仕途才刚起步不久。
“看来是我落伍了。”
刘良笑了笑。
两人上了公交车,直奔区招待所。
等到出示了证件,办理了入住之后,刘良在附近找了一家国营饭店,和陈述边吃边聊。
“出差补贴,住宿补贴一天o块,饭费一天块,再加上公交费那些,林林总总o块左右!”
刘良说道,“平日里都没机会,正好我这次来和你签约,所以上面才让我过来。”
刘良点了一桌子菜。
明显有些出标准了。
“放心吃,我买单!”刘良还让老板上了一瓶白酒。
他也不问问陈述到底喝不喝,直接给陈述倒了一杯,然后又给自己添满。
而后,刘良又从随行的包里取出了一个小笔记本。
他左手拿着烟,右手拿着钢笔。
“聊聊吧,早就想和你谈谈了,可惜一直没有机会,这次终于见面了。”刘良说道,“你边说我边写,这可是第一手采访稿件,我有预感你的这本书会畅销。”
“到时候我的这份原始采访稿件就有价值了!”
刘良是有备而来。
做好准备后,刘良问道,“你为什么会选择写明史呢?这让我很好奇!”
“这个嘛……”
陈述沉默了片刻。
总不能说自己看的最多的就是明朝那些事儿了吧!
而且现代历史文小说里面,这本书也是最出名的、最畅销的。
思索了片刻后,陈述才开口说道,“其实很简单,因为明史距离我们不算太久远,留存下来的史料更多一些,而且明朝的野史也很多,趣味性大,可以调侃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