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群臣们也互相看了看对方,点了点头,
都觉得这小子说得好像是这么一回事。
“但陛下,诸位大人,凡事都有两面性,
我方的所有动机虽具备合理性。
但由于大夏伪朝与我大周朝廷分庭而治,
已有数百年历史。
我大夏的那些同胞们早已被大夏伪朝的权贵所蛊惑,
那么大夏伪军的士兵们,自然会将我军的所有战事视之为侵略!
从而会激他们的斗志与反抗的决心。
因此,我军与大夏数十年以来的战事,
基本都是胜少财多,这才是我方失利的最根本的核心。
故而小人才会以非战之罪来做评论。”
他话音刚落,整个书房的空气仿佛被凝固了那般。
丞相捻着胡须的手指猛地一顿,花白的眉毛微微扬起,
心中暗惊:这后生竟能跳出“战力”“粮草”的表层,
直戳“民心”这层百年积弊?
寻常武将只知论兵戈,文臣只晓谈礼法,
他却能将战事与人心连在一起,这份眼界,
倒真不像个寻常文书。
兵部尚书紧绷的下颌线条悄然柔和,
握着茶盏的手松了松,他征战半生,
见惯了因粮草不济、兵甲陈旧败北的惨状,
从未想过“民心向背”竟能成为战事的关键症结。
钟文才这话像一把钥匙,
忽然打开了他心中某处未曾细想的关节,
让他忍不住重新审视这数十年的拉锯战。
太傅长须轻颤,眼底的不以为然早已散去,
取而代之的是几分郑重与惊讶。
他原以为这年轻人不过是拾人牙慧的书生之见,
却没料到他能透过表象看到深层的矛盾,
连“分治百年民心易变”都看得如此透彻,
这份洞察力,便是朝中浸淫政事多年的老臣也未必能及。
几位翰林官交换着眼神,眼底的轻视彻底烟消云散,
只剩下难掩的佩服。
他们日日埋文卷,论起经义头头是道,
却从未想过战事背后竟有这般复杂的人心纠葛,
钟文才这番话,竟让他们觉得以往的议论都失了些格局。
龙椅上的皇帝指尖依旧摩挲着龙纹扶手,
面上笑意温和如常,眼底却悄悄泛起亮色,
藏着一丝“果然没看错人”的欣慰。
他没说话,只是目光在钟文才身上多停留了片刻,
那眼神里的赞许,如同春日暖阳,
虽未言说,却已悄然流露。
喜欢特战女兵在古代请大家收藏:dududu特战女兵在古代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